“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纪年时间的事件,也是西周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通常的解释是说周厉王唯利是图与民争利,并采取高压政策压制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民众暴动将其推翻,是一种类似农民起义的行为。
然而最近我听到了另一种似乎更加合理的解释。首先周厉王并不是贪图财富,而是当时西周的国力走向衰落,导致周王室的财政支出遇到了困难。由于当时采取的是分封制,负责管理地方的官员都没有俸禄,周王为了保证他们的忠诚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给予赏赐,而赏赐的内容则是土地。
这样就造成了周王室本身持有的土地越分越少,而当时土地是一切产出的来源,因此土地的减少就导致了财富的大量减少,但赏赐又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为此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收入,于是周厉王便想到了对于自然资源采取了专营的手段。
其实类似的行为后世也有很多统治者采取过,比如汉武帝的盐铁专营,北宋末年引发宋江起义的梁山泊专营等等。这些手段都引发了民间的不满,并也在国内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动荡。但与汉代和宋代时期相比,周厉王这次得罪的国人,其能量之大是后世那些商人和渔民所无法比拟的。
西周的国人是和“野人”相对的人群,即是指居住在周王城中的居民,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城市居民,首都居民。但这还不是居民那么简单,这些国人还是周天子出征的军队来源。要知道即便是在东周的春秋时期,战场上的士兵也都是由贵族担任的,因此这些国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百姓,而是一群贵族。
也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地位和能量,所以才足以将贵为天子的周厉王从国都驱逐。所以国人暴动并不是一场穷苦大众反对暴政的起义,而是周王朝上层贵族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