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知识青年
这本人类大历史,时间紧凑得读完结尾还记得开头

这本人类大历史,时间紧凑得读完结尾还记得开头

作者: 新思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6-05-10 13:20 被阅读0次

大家来看下面这段儿文字:

当宇宙刚刚出现时,它极其微小,很可能比一个原子都小。然而,在其内部蕴含着组成宇宙所需的所有物质和能量。此时的宇宙温度极高,(几乎无法用数字衡量!)以至于物质、能量、粒子、空间和时间全都混杂在一起。随后,在巨大能量的作用下,宇宙发生爆炸性扩张,其速度可能比光速还要快。在扩张过程中,宇宙逐渐冷却。正如蒸汽最终会凝结成水一样,宇宙在冷却过程中,也会经历一系列不同的“阶段变化”。从宇宙诞生的第一秒开始,各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就出现了,包括引力(这是一种将万物拉拢聚合的力量)与电磁力(这是一种促使异性电荷相吸,同性电荷相斥的力量)。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此时也出现了。然而诞生伊始的宇宙变化剧烈,大部分粒子一出现就消失,转化成宇宙中的纯能量。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要开讲宇宙大爆炸的架势啊。

请在三秒之内告诉我:上面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你会不会想到物理课本、或是某一本纯正的科普读物?

但是,这段文字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历史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确切地说,是他写给大众的一本人类简史入门读物——《极简人类史》!

是的,《极简人类史》第一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讲宇宙是如何演变的。

《极简人类史》,[美]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著

为什么一部人类史,要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呢?

这得从1988年麦考瑞大学历史系一次普通的教师研讨会上说起。

历史该从何处讲起

1988年,克里斯蒂安还是历史系一位教俄国历史的年轻教师,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历史该从何时讲起”的问题,克里斯蒂安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把一切“联系到一起”的“大历史”研究,于是他主张——从最初讲起。哪里是所谓的“最初”呢?是地球上第一个生命的诞生,还是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抑或是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克里斯蒂安选择了宇宙大爆炸作为他的“大历史”叙述的起点。

当我们审视整个人类历史时,会发现一些很有趣也很重要的东西。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仅是比较晚近才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那么,人类在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卫•克里斯蒂安曾经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假如将整个130亿年的宇宙演化史简化为13年,那么人类的出现大约是在3天前。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生在5分钟前,工业革命的发生不过6秒钟以前,而世界人口达到6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阿波罗登月都只不过是最后一秒发生的事情。

马克•吐温也做过类似的比喻,他说,若用埃菲尔铁塔地表地球的年龄,那塔尖小圆球上的那层漆皮就代表人类的年龄。

与漫长的宇宙演化史相比,人类历史或许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吧?

集体的知识

尽管如此,人类仍然是地球上生活过的物种中最有趣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把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通过这种方式,历经千百年,我们学会了运用各种方式掌控环境、开发利用生物圈中的多样资源与能源。而且近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之所以可以积累信息,是因为人类语言的特殊力量让我们每个个体都可以与他人交流思想,并能从成千上万的其他人类个体身上学习知识和经验。

我们每个个体都可以与他人交流信息,学习知识和经验。图为西班牙北部岩洞中发现的古代欧洲野牛壁画。

通过分享新信息,早期人类学会了在世界各地迥异的环境中生活,从我们物种的诞生地东非,到中东地区,到亚欧交界区域,再到亚洲和澳大利亚,最后抵达南北美洲和太平洋地区,人类的足迹逐渐遍布全球。

在克里斯蒂安看来,人类这种非常精确、有效地分享信息的能力,使知识在被个体习得的同时,也被存储到群体和整个物种的集体记忆之中,实现了世代的累积,正是人类能够脱颖而出、主宰整个地球的根本原因。

随后,大约在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如何通过农业改造自然。随着我们改变环境,生产出更多人类认为有用的农作物和动物,农业使我们能更好掌控流动在生物圈中的各种能量。随后,在刚刚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3亿年来在化石燃料中不断积聚的巨大能量。化石燃料的发现为今天的高科技世界奠定了基础。

大问题呼唤大视野

今天,我们人类主宰着整个生物圈。我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能量改造了人类社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类成员过上了健康、富裕的生活。但是有了力量,责任也随之而来。整个生物圈未来千百年的命运将取决于我们人类的抉择,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掌握了足以改变全球的巨大力量。我们正在改变全球气候系统,我们正在改变海洋的化学构成,我们正在耗尽地下水资源。我们占用了地球绝大多数的土地和资源,其他物种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如今,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超过了过去6500万年的任何时期。

只有我们从各自的国家民族史中退后一步,将整个人类历史当成整体来审视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物种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在未来几十年中即将面临的挑战。而为了更好地认清人类史,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退后,将人类史置于更大的地球史甚至宇宙史中来观察。

《极简人类史》就是将人类史作为宇宙史的一个章节来描述。用这种方式观察人类史是新兴学科“大历史”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历史利用现代科学证据和学术成就解读我们的宇宙如何在“大爆炸”中出现,越来越复杂的事物如何在宇宙中产生:从恒星到新的化学元素,再到行星,最终形成生命并发展成为现在我们改造的全球社会。今天的全球社会是我们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事物之一,这部还在不断延续的历史即是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历史。

《极简人类史》向对这个世界和人类自身怀有好奇心的读者呈现了这样一部“大历史”,它提供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审视人类历史的新方式,一种将人类历史视为更宏观宇宙史一部分的新视角。

也有人怀疑,即使我们将历史回溯至地球起源,我们恐怕也无法找到一部连贯的人类史。但事实上,这部人类史一直存在,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极简人类史》旨在通过讲述一部人类简史,帮助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概要,厘清世界历史中纷繁芜杂的历史事实,成为他们在这个陌生领域的导航地图和指南针。

从这个意义上讲,《极简人类史》就是一套导航工具,它的作用就像学习地理时所用的地图:它如同一个宏观的提纲,让你在学习具体史实的时候脑海中始终存有更大的历史背景。你还可以把它想象成乘飞机俯瞰你曾经徒步穿越过的乡村。乘飞机,或许看不到太多的细节,但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形;单独的个体或许会模糊不清,但你能更容易地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乘飞机,或许看不到太多的细节,但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形

这部人类简史仅仅大致勾勒出我们人类这个神奇物种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重要线索。当然,其他历史学家很可能会以不同方式梳理这些线索。尽管如此,随着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史(大历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就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达成了共识,而《极简人类史》即是从这些共识中提炼的精华。当然,简短有其弊端,但也有优势,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坐下来一两次就可以读完本书,时间紧凑得你读到结尾还能记得开头的内容!

比尔•盖茨迷上了大历史

如果这样一本书或这样一套“大历史”课程摆在面前,您会是什么反应?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看到这样的“大历史”课程时,可是非常激动,“我一下子就迷住了。”他说,随后立刻给大卫•克里斯蒂安投了1000万美元。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大学教育课程制作公司叫The Teaching Company(简称TTC),专门聘请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尖级教授讲授各种课程并录制发行,因其注重学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符合终身学习的时代观念,在业界享有盛誉。不用说,TTC也邀请了我们这位大卫•克里斯蒂安去讲“大历史”。说来也巧,2008年刚刚退休的比尔•盖茨喜欢一边跑跑步机一边看TTC的课程,当他看到一位麦考瑞大学的教师配合着手势,声情并茂地讲这样一部“大历史”时,他一下子迷住了。

大卫•克里斯蒂安与比尔•盖茨谈笑风生

盖茨立刻安排与克里斯蒂安会面,并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在线“大历史教学项目”,免费向公共开放课程。2011年,大历史教学首次尝试在五所私立高中推广,然后再普及到公立学校,短短几年之内,已经覆盖美国300多所高校、澳大利亚100多所高校,荷兰、加拿大、韩国、英国等也已开始引进这个项目。“大历史”这种全新的理念,迅速在世界各地扩散,带动了大众的认知进阶。

来看看比尔•盖茨自己是怎么说的:


极简人类史:更适合青少年和大众阅读的人类简史,比尔·盖茨推荐-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相关文章

  • 这本人类大历史,时间紧凑得读完结尾还记得开头

    大家来看下面这段儿文字: 当宇宙刚刚出现时,它极其微小,很可能比一个原子都小。然而,在其内部蕴含着组成宇宙所需的所...

  • 开头=结尾

    名言+排比+现状+分析+总论点 民生(乡村振兴), 创新:世易则事易,事易则备变, 文化, 环保, 经济。的名言,...

  • 开头结尾

    开头 等待,看着它慢慢地长大,一点点地绽放。那天,它终于摘下了它那神秘的面纱,完全绽开,我不禁感叹,那朵月...

  • 开头&结尾

    开头: 是风吗?带着丝丝凉意。是雨吗?和着春潮,伴着夏韵。亦或是风夹着雨,在无形中滋润这万千土地。 结尾: ...

  • 《唐人街》——林语堂

    这本书花了零碎的时间读完。 起初,看开头,我就彻底喜欢上这本书了。我很喜欢读主人公从小到大,从卑微到强大无比,就像...

  •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让读书之路有迹可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初中时,我很喜欢《平凡的世界》,觉得这本书真心好看。还记得,第一次读完时,总觉得结尾意犹未尽,甚至曾计划自己写续集...

  • 开头与结尾之间的时间

    “开头与结尾都总是平淡” “时间的意义,纠结于心的,永远是那过程中的一地鸡毛与零落桃花。” ——摘自卢小波《逆着时...

  • 《人类简史》读后感

    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人类简史》,一位70后的历史学博士,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个方面对整个人类的历...

  • 至少,我们还有梦

    我不知如何开头。在第一章还没有读完的时候,就想着要写一些东西。《人类的群星闪耀时》,14篇历史故事,每一篇读完都会...

  • 枪炮,病菌与钢铁—13/289

    读完这本书之后,颠覆了我对世界与人类历史发展史的认知,越往后读,愈加感受到我们犹如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颗一颗尘埃,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本人类大历史,时间紧凑得读完结尾还记得开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ky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