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部会员专题(齐帆齐)心理想法
得到是以放弃为前提的 所以失去未必是坏事

得到是以放弃为前提的 所以失去未必是坏事

作者: 蓝齐儿1012 | 来源:发表于2023-08-16 17:25 被阅读0次

    得到是以放弃为前提的。

    给女孩子们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可能略显愤青,但,很真实。

    有个很高很帅的男孩子,他在认识现在的老婆之前,有过几任女朋友,都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但最后都分手了。最后选择了现在的老婆结婚。现在的老婆模样不出众,个子也不高,但自己保持工作能力,经济独立,平时的家务基本都做了,偶尔会需要他帮忙。可以说,这个男孩子,婚后省心的不能再省心了。

    后来,老婆开玩笑的说,你到底图我什么呢?他笑着说,结婚过日子就得选你这样的,男人玩够了,最后选的都是踏实的。

    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往往每个选择,都是放弃了C选择了A。

    当然生活不止是选择题,但选择题却很多。所做的选择,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所以,我们无论是选择或被选择,都要拎清楚,无愧本心,不欺他人,尤其是对自己来说很亲近的人。譬如,不要因为爱情上了头,完全放弃了父母亲人的意见。

    虽然,这声劝告很苍白,因为恋爱脑发作的时候,劝不动。

    有人说,看着恋爱脑摔惨,也是一种慈悲,是吗?是的。

    放弃因虚荣带来的纠结内耗,放弃因打骂争吵带来的仇怨。

    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情感的洁癖,放弃对欲望的渴求。

    放弃了次要的虚妄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我们的日子才能扎扎实实的坐在有面包的基础上,晴空万里岁月静好。


    佛教将贪、嗔、痴列为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三恶行的根源,亦为根本烦恼之首。其中的贪,是指世人对顺境的贪爱,非得到不可的执著。谁都会有欲望,但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就是贪欲,欲望太多、满足太少,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坑中。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就是对欲望的控制。美国一家雪山探险队准备公开招募一批探险队员。领队对测试合格的十五名雪山爱好者进行了最后一项心理测试,只有通过测试的人才可能成为雪山探险队员。

    测试的题目很简单,就是每一位应聘者回答同一个问题: " 假如在你面前的正是珠穆朗玛峰,可是在你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队员, 这意味着他将比你先登上顶峰,而你只能屈居第二,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

    几乎所有的人的回答都一致,那就是加快速度超过前面的人,成为所有队员中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只有一个人的答案与其他人不同:“没什么,那就让他做第一吧,我做第二。当被问及为什么时,这位年轻人说:“我不想争什么名次,对我而言,只要能登上雪山就很高兴了,这就是我的目标。探险队最后选择了那位"愿意做第二” 的年轻人,事后问及原因,领队说: "我和雪山打了多年的交道,那里空气十分稀薄,在那里喘一口气都十分困难,脚下是随时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悬崖峭壁。如果想超过前面的人,势必会加快速度,这样你肯定会因缺氧而窒息。很多登山者不是体力不够或者是技术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内心那一点点的欲望,所以才永远留在了雪山。

    这个故事,我从公众号,书中,至少看过第三次了,但每次都能令我醍醐灌顶。

    我们往往因为心中的一点欲望,而倒置了本末,玷污了原本的纯白。

    就像有的人选择懒惰,躺着卧着,什么活儿都不干,可今天读到的这句话,又是很好的栓释了选择中的得失。

    金句分享

    其实懒惰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情,它使你以为这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实际上给你带来的是无聊、是消沉、是倦怠……

    当你做选择题的时候,拎清楚考虑周全,选好答案。

    当你察觉到自己是选项的时候,也多问个为什么?选择你,对方的理由,你自己的得失。

    我们不能太自私,太也不能毫不顾忌自身的无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到是以放弃为前提的 所以失去未必是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o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