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不着,刷到几篇文,都说简书上的广告很烦人,躲不开。
看完我很疑惑,不是只有“我的”界面有广告吗?而且面积不大,完全可以避开。
结果今天早上一打开首页右上角的抽奖,也不知道是眼睛还是手的问题,碰到了“看视频”那个按钮。立时就跳转广告界面,而且还找不到关闭的按键,只能关了声音闭上眼睛等着广告结束。
然后我才想起夜里的那个对广告没感觉的想法,之前一直没有误触过“看视频”,怎么一对广告产生“没影响”的想法,事实就来打脸了……
这让我想起高中坐校车上学的一件事。
一到冬天我就和朋友们一起坐校车上学放学,校车到每一站的时间相对固定,但也有早或晚的时候。
三年里,为了不迟到,我通常都会早几分钟在站点等校车。
那天放学在班车上,不知道聊起什么,我说了一句,“我就没有赶不上校车的时候”。
打脸的事情来得特别快,第二天早上我收拾书包迟了,雪化了一半的路面有点滑,我不敢跑,很努力的大步往站点走。
冬天6点多也黑,我到了公交车也是校车站点,看见一辆大车黑影。平时视力很好的我,那天完全看不清那是不是校车,而且脑子还抽筋,没有直接去车头看一眼或者先把车拦下。
而是问一个站在那没上车的人:“您好,这个是一中校车吗?”
“是啊”
对方回答的挺爽脆,可是校车已经启动开走了!我就这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错过了校车。
从小到大,我妈常说的话里,有一句叫“说嘴打嘴”。大意就是,有些事情说得特别肯定,就容易出现意外。
对此我一直半信半疑,因为没有什么科学理论能支持。直到错过校车的那个早晨,我意识到这话是有点道理的。
那之后,我说话很少特别满,都会留点余地。因为担心话说出去,实现不了丢脸。
可今天这间小事,似乎给了我新的思路。或许一件事,无论是说话还是心中构想,都不能太“满”太肯定。
就像墨菲定律说的: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这就意味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几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个定律左右,那么首先,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一定不要妄下断言。其次,无论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自己预期,都不要怕麻烦,多次检查总能减少出错概率。这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行得通。
不过这次的事也算是给自己敲了一下警钟,思想上麻痹大意,往往也会出错。
千万不能因为控制住嘴就沾沾自喜。
语言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唇齿的功劳,而是它们传达出的思想和意识,让语言有了轻重之分。
谨以此文,警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