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作用

作者: 改变的迷宫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22:23 被阅读0次

        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便是认真二字,而这两个字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的盘旋,经过一段时间细细的思索,再加上重复的实验,发现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应用的教学及学习方法:重复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回顾我们的教学及学习过程,虽然有很多知识点在不断的增加,然而更多的是在个性化基础上年复一年的重复,尤其是在班级授课过程,学生初始能力具有极大的不同,面对此种情景,如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特征,只有寻找到班级内存在的规律,制定相应教学高级规则,从而使我们的措施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人。作为语文老师,更多的是站在语文的学科上与大家进行探讨,语文学习内容丰富而杂乱,若是没有相应的学习体系,是很难在语文学习中更进一步,当然在汉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理解力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亦是不断提升,所以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很喜欢语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学习语文很简单,其他科目例如数学如果自己不努力,成绩会非常差,然而语文却不是如此,若是不努力,语文依旧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他们来说收获感更大,但中等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觉得已经很努力的学习语文,需要背诵很多内容,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大跨步的提高语文水平,这种很有意思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学习体系建构对学习的重要性,然而体系的建构对于理解力和基础不好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唯一比较简单且容易操作的便是重复。

       例如曾经我有一个学生,他在其他老师那里学习已经学习过很长时间的阅读理解,然而在我们第一节课上,我认真的分析了他的做题,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学习阅读理解很长时间的孩子,虽然能够看出来他有一定的答题步骤,然而关于格式的细节,他根本不能够清晰的体现出来,好像就是在套公式,而这些公式他已经记的混乱了,将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回答在了段落中,这种答题格式的融合原因在于他不理解这些题目回答的侧重点,以及对自己所学习过的知识了解并不是很清晰。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他的吸收能力,以及个性特征,我对他采取了三层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层便是先了解知识体系,用了四到五节课将大型知识点过一遍之后,便让他每天阅读笔记,第一周不要求背诵,仅仅熟悉,第二周会脱离笔记进行默写,同时能够在做题时候找出相对应的答题技巧,第三周开始自己给我讲解一道题目的思考步骤:题目的考点,寻找相对应的答题技巧,利用答题技巧来分析文章。

        大约一个月后,学生已经熟练的使用这些知识点,并且在做题过程中能够为老师讲解相对应的技巧,便会进入第二层,不断的熟悉阅读理解中相对应的一些答题词语,具体学习方法和之前相似,依旧是每天阅读笔记;最后进入第三层,去体会文章的细节感情,总结出来相应的人物形象及主旨词语,自己每次做题便会总结,这样逐层递进,学习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方法一直不变,便是重复他所学习过的内容,在最后这个孩子便能够为老师讲解题目,甚至在遇到相关的文章时候会自己去思考,与刚接触这个孩子时候那些惰性的习惯相比,无论是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有巨大的改变,因此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重复重要性。

        通过这几天的教学,发现学生的特性虽然不同,但是其实在他们这个年纪,他们的初始理解能力虽然有所区分,但在生理上并不是很大,正如某些学生对语文的看法一样,我们可以利用重复的作用来不断的让这些孩子加深知识印象,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本身也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讲解以及重复教导提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复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qm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