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只把腊月当做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来看,似乎没什么不同。可是一旦过完小年,似乎就有过年那味儿了。过了小年以后,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一系列年节活动也陆续开始了。
说到过小年以及年节活动,南北方似乎有不少差异之处。
1时间上的差异

通常来说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南北划分,按照地理分界线来说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家安徽紧邻这条线,在这条线南边,算是属于南方了。 可是也是农历二十三过小年的。
2北方“扫房”,南方“掸尘”

安徽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叫法。就是到这一天了就要大扫除。不管叫什么,似乎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寓意也都是一样的。小年这天要把家里的里里外外和大大小小的物件都清洗干净。寓意将过去一年的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彻底丢出去,迎接幸运的开心的幸福的顺利的一年的到来。在这一天,不如也盘点一下这一年让你烦恼的事情,该清理的清理,或者换个角度思考和处理它,或许能柳暗花明。这样新的一年才不会继续背负旧年的重担继续前进。
3年节活动

小年过完后,就开始买年货了。杀猪割年肉,买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并且买一些瓜子水果糖果之类的,招待来的客人。除此之外,家里的人也会都买几件新衣裳。因为穷苦人家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舍得如此奢华的犒劳一下自己。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随时可以买到想吃的东西想穿的衣服。
但是那种延迟满足的幸福感也减淡了。
安徽大年三十或者除夕这一天的中午或者晚上会请祖上大供。
供完后,一家人开始吃年饭。吃完年饭后就是一起边嗑瓜子边看春晚。一般当天晚上要守岁和放鞭炮的。传说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半夜12点左右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
4饮食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不过我们这里一般只吃面条。主食是米饭,平时很少吃面做的食品。最多的面食就是面条了。
5对联窗花

一般北方人过年都会贴窗花,南方基本不贴窗花。从小到大,只在电视里见过窗花。不过看着贴窗花就感觉特别喜庆,节日氛围一下子就来了。
写春联北方南方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张贴春联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6洗浴、理发的习俗

一般从小年开始到真正过年这天,会挑个日子理发的。意在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7灶王爷

北方一般用糖瓜拜祭,南方就很丰富了,芝麻糖的烧饼、年粽、米饼、年糕、甘蔗等。不管是什么,寓意就是祭灶祈求神明新年保佑阖家平安,吉祥如意。
8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现在似乎没这些说法,不过年底结婚的也多,因为上班族只有放假了才有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