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08:11 被阅读44次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风暖花香的春日,在阳光的明媚里繁盛一时,红花绿叶俊俏了许久,随着时光慢慢流逝,不得不面对微微见凉的天气和早早西沉的太阳,喧嚣热闹了一整个季节,终是到了褪却红妆的时候。

    凋零飘落前,忍不住回想起最初,在泥土中积攒能量,吮吸着四面八方的营养,只为有朝一日的盛大绽放,灿烂夺目的花瓣,将沉寂许久的大地装点。

    也许作为花朵的这一世,已经足够满足,所以在坠落的那一瞬间,得以继续保持微笑。从泥土中来,再重新归于泥土,这就是属于花朵的宿命,承担得起鲜艳,也忍受得了败落。

    杏树上,挂着青涩的果实,小小的,一颗颗,带着饱满的生命力,不慌不忙间等待他日果实成熟。无忧无虑的燕子不时掠过天空,展翅飞翔的感觉一定美妙极了,看它那般轻快自在,着实令人羡慕。

    清澈见底的河流不懂时间为何物,也不知疲倦为何物,围绕着宁静祥和的村落人家,自顾自地匆匆流过,下一站也许就是梦中的归属,就是那片蔚蓝无边的大海。

    袭来的阵阵微风将柳枝上的柳絮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不知将飘向何处,也不知何时才能落脚,就这样漫无边际地走走停停,不久后便可以被某一寸土地收留。天之涯,海之角,天下之大,四处都有萋萋芳草,又何必担心。

    清脆悦耳的笑声越过高耸的围墙,传到路人的耳朵里,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愉悦起来,不自觉地驻足,想象着是谁发出这动听的声音。

    一位妙龄少女在自家院中,无拘无束地荡着秋千,来来回回,笑声不断,真是千金难买的好时光。墙外的陌生人等到笑声消失,才意识到自己已然在这里站了许久,当笑声不再,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

    墙内的人可曾知晓墙外有一颗静静聆听的心?他的心不知不觉间被打动,她却全然不知晓,自古多情之人都怀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而无情之人自然是铁石心肠,如此一来,多情总会被无情所伤,也是意料之中的结局。

    伫立良久的行人,没能再等来佳人的嬉笑声,长久的寂静让他原本激昂澎湃的心慢慢冷却了下来,一时的热闹终究成不了永远,一切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悄然注定了。

    多情到底多在何处,其实苏轼并没有平铺直叙地解释清楚,也许是甜蜜又伴着心酸的爱情,也许是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情,又或许是沉甸甸的思乡之情;无情也未必就是残忍的,所谓没有忧愁、不知忧愁,才会被旁人描述成无情之人。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轼究竟怀着何种心绪,后人不得而知,他用空无一物的留白丰富了人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独自一个人,去静静体会五味杂陈,在某个平淡的午后,顿悟出些许真谛。

    就以世间的爱情为例,两情相悦者有之,单相思者亦有之,谁人能够保证在他付出真心的同时,就一定能够收到对方的回应;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一个人动了心,就要求对方必须跟着一起动心。

    这不是多情和无情的关系,多或无只是相对而论,唯一无可争辩的是,被冷落之人的落寞是真切可感的存在,恍然间钻进了后人的心中,撩拨起一阵惆怅和惋惜。

    向来豪迈洒脱的苏轼,将伤春之情刻画得入骨三分,他的深情在此,他的缠绵也在此,浓郁之中不失空灵,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沉迷在情景之中。

    清人王士祯在《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苏轼一改往日豪放之气,将婉约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多情就这样呈现在每位看客的眼中。

    现实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快乐和烦恼,这正是活着的乐趣,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祈盼都在实践中每时每刻得到诠释,有热爱就会有伤感,谁人都不能免俗。

    面对一去不复返的韶光年华和起伏更迭的宦海生涯,也就难怪苏轼会用一颗多情的心,去审视、打量这个世界。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又称大苏。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生于眉州眉山,一个青山环绿水的好地方。他的父亲苏洵,便是《三字经》里那个“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其父在27岁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发奋较晚,却用功最勤,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大器晚成的苏洵,对苏轼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年幼的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年未及冠即可“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若是没有父亲的教导,恐怕也就没有日后的苏轼。

    嘉祐元年,时年21岁的苏轼第一次走出家乡,踏上赴京的道路,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这一路走,一路游,科举对于饱读诗书的苏轼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舞台,他的才华需要展示,更需要认可。

    第二年,他参加礼部的考试,挥笔写就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有幸获得主考官欧阳修大加赞赏。可谓无巧不成书,欧阳修将这篇文章的作者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只给了他第二的名次。

    神宗时他极力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历密、徐、湖等州知州。

    一帆风顺过后,就是周折的开端。不拘小节的个性,让他吃尽了苦头,作诗讽刺时政,无奈下狱受审,并贬谪到黄州,这便是闻名历史的“乌台诗案”。

    纵观一生,起起落落实属正常,只是谁人都懂得命运的常态,却罕有人能够做到不悲不喜,顺其自然是难以达到的境界。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耀眼的全才,是中国千年文化长廊中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家。其文如人,洋洋洒洒,明炼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更是清新豪健,别具一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自成一派,开豪放之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与陆游并称苏陆。

    除此之外,他所取得的成就还远不止此。他书法擅长行书、楷书,在起承转合间极尽烂漫之趣,又不失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文学素养醇厚之人,绝对没有刻板呆滞之气,苏轼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美食家,他对烹调菜肴的研究堪比诗文辞赋,其中尤以红烧肉最为远近闻名。

    在徐州之时,苏轼就着手烹制红烧肉,到了黄州,手艺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再到杭州,完成了闻名全国的过程。

    元丰三年,苏轼不幸被贬谪到黄州,正值黄州市面上的猪肉价贱,又无人爱吃,就跃跃欲试,亲自烹调猪肉,并一时兴起,作了一首打油诗,名为《食猪肉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诗一出,百姓争相模仿,并命名为“东坡肉”。

    相传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时,不辞辛劳地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葑草湮没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复昔日美景,淳朴的百姓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纷纷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一时间推辞不掉,只好收下百姓的一片盛情,随后亲自指点家人制作红烧肉,再回赠百姓。

    人们品尝后,赞不绝口,肉肥而不腻,又带着令人久久回味的醇香,映着它的美好心愿,人们为它起名为“回赠肉”。

    一个对生活挚爱的人,才有欣赏到生活美景的可能,才能够在普通平凡的琐碎事物中,找到生存的乐趣和勇气。他的豁达之心带领他突破羁绊和枷锁,在茫茫的人生岁月中,看到曲折挫败,也看到精彩美好。

    想要真切地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便是去观察他与友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苏轼是举世闻名的风流才子,佛印是与世无争的高僧,二人引为知己好友,常常一起打坐、参禅,探讨佛道,参悟人生百态。

    不知二人相对而坐时,是否也如寻常百姓那般,聊些家长里短,说些茶余饭后的笑谈,或者只是安安静静地各自打坐,互不打扰。是是非非,都在沉默中涤荡,只在心中留下一片自在悠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t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