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时的过年

儿时的过年

作者: 浮世清欢13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22:56 被阅读0次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又到年关将近的日子。身为大人的我,只觉得荷包不够鼓。做孩子是幸福的,有过年时的期待,还有好多好吃的,还有压岁钱。让我回忆一下,儿时的过年回忆吧。谨以文字记录一下。

我的家乡在莆田的一个小山村里,四周都是山,一条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一头是镇,另一头是一个乡。镇在山下的平原,乡也在另一个方向的山下平原。

童年里的过年,从大年二十五左右就开始了。做年糕,做粿,做红团。大年二十九白天,杀鸡、杀鸭。大人放血,小孩子帮忙拔鸭毛。小时候家里没冰箱,冬天天气比较冷,也不担心食物会坏,一杀鸡鸭,就是好几只。平时养的鸡鸭,基本上都是留着过年杀。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杀了3只鸭,两只鸡。有的人家里没有养鸡鸭,也会找村里人买。二十九晚上,炸肉、炸鱼、炸豆腐。准备去张公庙里烧香的贡品。大年三十的凌晨5点左右,和妈妈一起去张公庙里烧香,妈妈挑着贡品,我和弟弟拿着贡银,打着手电筒,给妈妈照路。讲究的年轻人在十二点过后,就争着烧头柱香,早早的就出门烧里了。全村人都要来张公庙给张公过年。所以庙里很热闹,经常会遇到同学和小时候的玩伴。大家都是帮大人拿贡银,打手电的小跟班。

张公庙里出来以后,回家吃了早餐。我又提着新的贡品去“社公庙”里烧香,妈妈则提着贡品到祖厝给列祖列宗过年。爸爸则提着贡品到太爷爷的老家给一个祖宗过年。我从“社公庙”回来,又换了一份贡品,去山上给“土地公”过年。等这些都忙完,到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午饭了。下午,我和弟弟拿着妈妈熬的浆糊,开始贴春联。其实贴春联最大的工作是把往年的旧联撕掉。门、窗户、柱子。都要贴。我家的春联每年都是我爸写的。他的硬笔和毛笔字一直是我膜拜的对象。有珠玉在前,我对自己的字也有很高的要求,从四五年级开始,就会刻意地去练字,没有字帖,就力求横平竖直,但也有自己的风格。妈妈忙着洗菜。洗很多的菜,基本上这些菜,要吃到初五六,中间是没有洗菜的。我爸则早早地开始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很丰盛。数量都是八个菜或十个菜。有卤面、炒米粉、炒白粿、肉片汤、海蛎汤、炖鸭子、红烧猪脚、红烧鱼……农村里,有啥就煮啥,不分主食或汤。眼睛都看花了。但是每年过年,我都是卤面和海蛎汤就吃撑了。到撤桌时,还剩下很多。总想着明天还可以吃。但是大年初一时,会发现都被我爸和他的麻将牌友给吃光了。可惜我每年都不长记性。吃年底饭时,也是长辈给小辈压岁钱的时候。我记得父母是10元,伯伯们是5元。基本一个过年也就几十元的压岁钱。

吃完年底饭,就是孩童时最高兴的环节啦:“游灯”。此“游灯”没有提灯,拿上一个袋子,挨家挨户串门去啦。主人家会到灶王爷的位置拿糖果给每一个来串门的小孩子,一个村子逛下来,那是一大袋的糖果。有硬糖,有软糖。有牛奶糖,还有水果糖。家庭富足的人家会购买比较有档次的糖果。收集糖果纸,也是我们儿时的一个爱好。带着一大袋糖果回家,连梦都是香甜的。

大年初一的早上,不会赖床,因为期待着穿新衣服。从秋衣到毛衣到外套,秋裤和裤子,以及袜子和鞋子都是新的。平时可以没有新衣服穿,但是过年一定要有新衣服,这大概也是一种过年的仪式感。新年的第一顿是吃面线,寓意我也忘了。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很喜欢吃。但是打多少要吃完。不能留碗底。吃完饭,妈妈又要去祖厝拜列祖列宗,带着面线去的。爸爸也要去另一个山头太爷爷的老家拜一个祖宗。春节串门叫“游春”。初二不串门,但是初一有去过的亲戚家,初二可以走动。(这个历史和当初倭寇侵犯有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倭寇来犯。大年三十还在外面躲避。初一时,倭寇已撤。便清点人数。若有伤亡,初二发丧。故初二不走亲戚。也是莆田白头联的由来。)初一到初五,一天三顿都是吃干饭,农家的柴火灶与木桶饭,当时并未觉得有啥,现在却成了回忆。三餐吃干饭,也意味着新年天天都有余粮。

农村人的春节,是正月十五过后才结束。从十一开始到十五,张公庙里的张公要出来巡视,每家每户都要轮流抬张公菩萨。我最喜欢的是跟着队伍走,当时的风俗是男孩子才能举旗子,而我只能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点心吃(面条、咸稀饭),还会发小点心。锁呐锣鼓敲起来,很是热闹。

这些儿时的记忆,在物质丰富的现在,已经不复当初,唯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能永远地被记住。

相关文章

  • 儿时的过年

    过年是窗前的一串鞭炮 像极了天天的星星低在了地上 过年是玻璃上盛开的烟花 像云端之上有一个秘密花园绽放整个世界 过...

  • 儿时的过年

    我们常说,现在的年没有小时候有那种年味儿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才会这样。 现在,每逢快要过年之时都会回忆起...

  • 儿时过年

    时间由着自己的性子不急不慢,曾在艰难境遇中希望他快快流逝逃离苦痛折磨,也曾在无数个时刻幻想着停留美好。但他始终由着...

  • 儿时过年

    又到一年过年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往这个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就越低。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年味变得不那么浓了。 ...

  • 儿时过年

    裴新民 小孩儿盼过年,一进腊月,小时候就开始每天掰着手指头算着过年还有多少天,因为那时候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好玩的...

  • 儿时过年

    腊月里的一天,孩子上完网课,从手机提交完作业,便问我,我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作业有没有他们多?上不上网课?让不让...

  • 儿时过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说每年过年都一样的热闲,但如今却少了儿时过年那份浓浓的年味了。 ...

  • 儿时的年味|过年?过年。过年!

    听到过年这个词,我想,作为一个孩子,第一反应就是能够收到长辈给的红包了。但我素来反应比较慢,所以过年,于我而...

  • 过年蒸馒头

    儿时过年,有很多的习俗,杀年猪、扫尘、蒸馒头,都是儿时过年的习俗,那是儿时过年隆重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这几个习...

  • 儿时过年的记忆

    (一) 记忆中儿时的过年 总是那么新鲜 物质匮乏的年代 只有过年最值得企盼 父辈踏着雪赶集 买来平日难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us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