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往昔峥嵘;俯仰之间,气清景明。2017年,是阜阳师范学院一甲子轮回后的第一年,也是学校各项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就在这一年,阜阳师范学院乡村教师培养计划正显现出了她强大的生命力。
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奏新歌
都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都说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将美好的情感由己及人、由家至国,是一名优秀教师油然而生的热忱。没错,当阜阳师范学院已走过甲子之年,它输送到各地区、各学校的园丁们正夙兴夜寐、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
清河传师经,西湖育新秀。近年来在国务院《乡村教师扶持计划》的大潮推助下,阜阳师范学院向基层输送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他们年轻有为,活力四射,积极投身乡村教育,谱写出闪耀的青春牧歌。
长期以来,阜阳师范学院广大毕业生无私奉献投入乡村教育,在艰苦的环境中传薪不息,播撒着智慧的火种,谱写出动人的教育华章。他们用知识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通过教育拔除了穷根,阻断了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用爱、信念和奉献,诠释着乡村教师的职责,用情怀、知识和梦想哺育着乡村教育的未来,让梦想在皖北乡村生根发芽,让希望在颍淮大地上茁壮成长。
选择了乡村教育,她们累并幸福着
我们在阜阳乡村教师队伍中也发现了几张新面孔,有趣的是,他们都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同届同班,她们都葆有热情洋溢的永恒初心。
陈萍是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现任界首市舒庄中学八年级(1)班语文老师。对于舒庄中学来说,她是典型的从这里出发,再回到这里来。陈萍说,相比她的中学时代,如今乡村中学的硬件、软件设施已经今非昔比了,虽然和城市有差距,但从多媒体设施和体育设施的完善来看,能感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视。而母校熟悉的环境和身边老教师的提点,也让她在工作中顺风顺水,获益良多。2016年,陈萍在界首市第九届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界首市第四届“微宣讲”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安徽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阜阳市级优课,2017年再获得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获阜阳市级优课。
谢雯雯生长于阜阳市太和县,现任太和县大庙镇中心学校语文老师,同样来自于阜阳师范学院14届汉语言文学3班。她坦言,起初步入工作,觉得乡镇学校住宿、环境、卫生及设施条件较差,并不能第一时间融入乡村教育。但是,一段时间后,和谐的同事感情、真诚的孩童笑脸打动了她,很快,她在学校、乡镇、县市等各级比赛中脱颖而出,绽放光彩,连续获2014至2015学年度阜阳市“一师一优课”优秀奖,2015至2016学年度阜阳市“一师一优课”优秀奖,多次获太和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她们的同班同学潘蕊蕊同样优秀。这位工作在太和县皮条村镇中心学校的语文教师, 2016年获太和县开发区初中教师多媒体二等奖,辅导的学生获太和县青少年现场书法比赛三等奖、太和县中小学生“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征文比赛小学组三等奖,她本人也被评为皮条村镇第三届骨干教师。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乡村教师无一例外地告诉记者,她们现在都很幸福。陈萍说:“当老师两年了,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的幸福是孩子们赋予的。因为是他们给了我自信,让我变得开朗大方,是他们让我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谢雯雯说:“每当看到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欣慰,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苦点、累点在这一刻都值得。当然,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潘蕊蕊也表示,有时候孩子的一个眼神、一句细语都能让人感动良久。
三位年轻教师用行动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一种愉快心情,也是一种感觉,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一种恒久的正能量。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
阜阳是全国闻名的人口大市、农民工输出大市,所遗留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在乡村教育中屡屡凸显。使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养成健全人格、拥有心理晴空,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乡村教师来做。
“乡村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缺少好的条件,缺少好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爱。所以,作为乡村教师,就一定要关注到这些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弥补他们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关怀。”谈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陈萍如是说。
“教育学生是个‘技术活’,不仅仅需要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教师本身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情商。”谢雯雯表示,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教师提高技能别无旁贷。
而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她们都坦言,现如今在政府的努力下,乡村教师工资并不比城里差,但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常年和孩子打交道,乡村女老师择偶难现象普遍存在,希望能遇到合适的有缘人。
“学弟学妹们,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来基层”
采访中,她们都表达出对母校的眷念和感恩,他们告诉记者,现如今在教学方面的得心应手,离不开母校阜阳师范学院的培养。中文系出身的他们在大学时期,受老师们的引导,爱看课外书,如今才能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各种故事,谈笑风生;阜阳师范学院老师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他们走上讲台的榜样;未教赛等特色活动,更是提升自我能力的平台。他们想对母校和所有老师们说:“谢谢您,您辛苦了!”
乡村教师是最基层、最庞大的群体之一,他们像父母一样哺育着试飞的雏鸟。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注定他们要品尝更多的酸甜苦辣,经历更多的冷寂与无奈。他们像春笋,一批一批地长出来,那些竹壳一层一层剥离,像无声的岁月,即便倒下,即便消逝,根还留着,这就是千年的传统、千年的血脉,生生不息。
广袤的乡野,需要成千上万的乡村教师,需要这些乡村教育的坚守者、传承者。也正如谢雯雯对学弟学妹们所说:“是美玉,在乡村也能发光。趁着年轻,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来基层。”是的,在我们这块热土上,还有数万名乡村儿童,正期待着活力阳光、品学兼优的青年大学生走向他们。
(方强 李婷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