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看问题简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肠子一个,受了气,管对方是谁,睚眦必报,能怼定怼,绝不忍气吞声。
那时候,当面的快意,一时的“得逞”,也伴随着被人背后使绊子、穿小鞋的别扭、难受。
经历了大事小情的磨砺,在很长很长时间里,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痛苦煎熬、揉搓赋形,渐渐明白了把“我”缩小的必要。
当小心地收起自己、“我”不再那么凸显,当心甘情愿地戴上“紧箍咒”为某种目标努力,当自己从被动变为主动,当静默观察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形态呈现,当身边的阻力减少甚至变为助力,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时候,不敢说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地,但已大致能做到顺势而为、不再横冲直闯了。
所谓“势”,大抵是要与“时”“位”和“人”结合起来看的,哪个条件不具备,都最好乖乖猫着、默默扎根,不要轻举妄动,待万事俱备时,再一举突破。
以退为进,择舒服的姿势待着,不抛弃,不放弃,按自己的节奏精进,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带情绪,不怨天尤人,生活的样子,便会朝着自己构造的方向发展:凡发生的事,都是好事;即将发生的,也全都会变成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