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浪费时间,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先仔细审视,所谓三思而后行,行动之前有必要反复思考一下,通过记录,我发现了我其实有思考厌恶症,有时候碰到思考卡点就先对自己说,先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完之后开始做别的事情,也就是碰到障碍就会转移目标,以前没有意识到,现在经过时间记录以及复盘,对标大咖,发现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一定时深度思考,去找到解决的问题
比如:有一年,我特别想提升职场技能,我首先想去整理我多年的工作文件夹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文件太多,好难整理头绪,我又开始去学习做PPT,后来再去做类似项目时候,发现因为没有SOP 沉淀,工作效率不高,这一年的职场技能没有根本突破与提升。 为了保证自己的深度思考,这里给大家一个自我发问清单: 比如我想去坚持写作,每天1000字,第1个问题,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如何快速提升文案能力,如何坚持每天写300字,每天坚持300字要花多久,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如何坚持,挖的越深,越能想清楚与执行。
我之前读过一位日本医学研究,我也制作表格,供你参考,大家在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格可以以此为参考依据:如下是参考日本一位作家,根据脑科学原理设计的最完美的一天: 我们可以将一天24小时化成一个时间轴,也可以制定出excel表格,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填写,再观察与建议的设计差异,慢慢去修正与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 换框思维:
一般我们工作日时间稳住,周末可能会被打乱,可以采用换框思维,把平时用来工作时间换成陪伴家人,亲子关系等经营,做家务,休息阅读,其他时间跟平时一样,保持正常的学习思考节奏,这样既不会觉得累又保证了持续稳定。
2. 制作并校准时间预算 每天制作你的时间预算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到30分钟仔细制作你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划算的。经常听到说,我高估了自己,没有完成这件事情,这个需要一段时间的数据观察,评估自己实际能完成的任务量,这个过程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有一个韧性,就是今天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没关系,我明天再去调整,明天又不行了,没事儿,我再去调整我的事情规划,多次校正之后,你会对你的时间预算越来越又掌控感。
3. 工作时间不等于有价值的时间
专注力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每天规划几个价值时间段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力长为40分钟,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价值时间段”,比如设置3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中间不要间隔太久,也不要分心去想工作的事情,休息就是休息,闭目养神 喝茶,晒太阳,散步都可以,一旦你再休息阶段分心去想别的事情,就很难进入下一个“价值时间段”,根绝每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的不同,可以几个60分钟。
4. 重复正确的事情持续做
有效的动作持续做,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虽然有时候不可避免的打破规律,但至少我们心中应该有意识保持生活规律和节奏。每天同一时间起床,晚上同一时间睡觉,醒着的时候在相同时间做相同的事,是能将打大脑机能发挥到最大的生活方式。每天的生活规律建立之后,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专注力了。
通过以上的对时间的记录分析总结和规划,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时间账户,一般工作时间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的学习,用来陪同事闲聊,打招呼,上厕所,吐槽,购物等杂事不要超过2小时。这样就已经用掉10小时,休息需要8小时,一天还剩6小时可以自由发挥,这些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听课、思考,这是增加个人价值的最好方法,或者陪伴家人,旅游,健身,放空自己,给家里人准备一顿晚餐,如此设置,一年下来你的有价值时间多出1个月时间很容易的事情,也可以按照每天24小时,吃饭和睡觉,与家人沟通12小时,剩下的12小时就是工作和学习上,前一天晚上就规划好第二天每个小时要做什么,这个比较简单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