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小古文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走进小古文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作者: 梦在燃烧_06ae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13:33 被阅读0次

        文言文并不仅仅是一个古代的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其实就是在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没有被西方文化所侵蚀的文化!

        统编教材中一共编排了14篇小古文,本篇《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的第二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过9篇小古文,对于小古文的特点以及与现代文的差异都已经比较熟悉。细读于老师的这一篇课堂实录,我觉得犹如置身于课堂之上,在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小古文的世界,深切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一、课前巧铺垫——表情、动作助表达。

师生谈话中,于老师让学生明白:表情会说话。随后在第一环节“表情朗读、背诵课文”中,恰到好处地借助“表情”和“动作”进行范读和指导朗读,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由此学到解读小古文的方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还在第二环节“咬文嚼字、文本细读”中体现——读书要逐字逐句体会,细细品赏。

我去年教的三年级第一篇小古文《司马光》,在理解“光持石击瓮”一句时,学生对动词“持”和“击”的理解有偏差,我就让不同解释的同学去做动作,其他学生判断哪一种解释才是准确的。然后让学生边读句子边准确地做动作,最后再指名表演,其他同学配合朗读的方式感受司马光临危之际的冷静、勇敢和机智。

二、精炼中心句——鲜活、丰满赞人物。

由“甚聪慧”,先自然提出“哪里看出杨氏子甚聪慧””这一基础问题,借助文本,学生不难做到有理有据。接下来,深入提问“除了甚聪慧,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学生逐字逐句去借助文字发挥想象,走近人物,感受到人物的智慧和美德。

        这一点是我特别要学习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就是对于人物特点的把握,由浅入深,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使得学生一步一步走近人物,真真切切地感受人物的智慧和美德。

        于老师在第三环节中,引导不同排的学生有重点地发挥想象,把文章写丰满,交流反馈时及时的纠错,最后指出这样连起来就是一篇好作文,这就叫故事新编。虽然整节课戛然而止,但我颇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相关文章

  • 走进小古文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文言文并不仅仅是一个古代的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其实就是在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

  • 感受古人的智慧

    记得去年9月在深圳机场等飞机时在书店买了这本孙子兵法,一直都是偶尔翻一两页,并未真正去拜读经典。 今日趁着在机场等...

  • 《古文观止》中10句浓缩了千年的智慧

    《古文观止》中10句浓缩了千年的智慧,值得背下来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

  • 张中行:文言文比外语还难学吗?

    面对危机四伏的世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渴望回到传统中去汲取力量。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古文中保存着古人的智慧,镌刻...

  • 4月9日

    教育教学札记 今天的课最多,早7点40前,读背小古文,古诗词,让学生在古文的熏陶和浸染中去感受文化的影响。这周的小...

  • 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品质的是……

    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美德即智慧。”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想世界和人...

  • 寻梦塞北风光  领略大漠苍茫-甘青大环线

    走进塔尔寺感受最纯粹的信仰 取一捧青海湖水荡祛身心浮华 俯瞰张掖七彩丹霞的鬼斧神工 探寻莫高窟里神秘的古人智慧 用...

  • 放下头脑,用心感受

    最智慧的不是头脑而是感受,感受是最高的智慧! 用心去链接世界,感受世界,回到孩子一样的“感受”世界,去感受去体验。...

  • 古人的智慧

    都江堰之行。 都江堰是一个景区也是一个县级市。车程距离成都大约两个小时左右。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举世闻名,不管是在四川...

  • 古人的智慧

    文/春风柳上归 看了央视的《走近科学》。我一直想去宁陕城隍庙访古,探幽。 周一与夫驾车,沿着蜿蜒曲折的210国道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小古文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z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