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弟子规》讲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学必有师,习必有规。《弟子规》是圣人之心,贤人之矩。读《弟子规》,要心存恭敬。恭敬,一要敬其为师,二要坚信其言,三要恪守其法,四要力行其道。
诵读《弟子规》,心贵以专,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眼口,三念一心。
三念,心在念、眼在念、口在念。念,不是口称,而是心念,故三念归于一心。如是诵读,如是心念,如是信愿,如是心行,方能如是受用。
读书知道,知贵在行道,知而不行,因为信之不深。如何深信?胡适曾经说过,科学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即信心。人缺信心,别说怀疑圣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假设,假定圣人之训是真理。小心,不急不躁有耐心,一丝不苟认真做。求证,把圣训带入生活,在生命中实证圣言的真伪,而非在书房中、在笔墨间、在推想里,评论圣训之是非。求证,以圣训所言为行之因,以现实作用为行之果,实证其因果关系。故,越证越信,越信越行,贯穿生命,代代不息。
如是读书,读一本书,精诚所至,所见必深,通达真理。若心浮气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能浅尝辄止。旧事未终,新事不起,故曰专。今人心躁,好跳槽、三角恋、婚外情、新手机,喜新厌旧,花样翻新,此未终,彼又起,人心不安,用心不专,天下大乱。一百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一百遍,心愈专注,入理愈深。理得心安,入理愈深,信心愈实,信念愈坚,信仰有根。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言文的读法,是诵读而非解读。不看注解,不思其意,把字音念准,文句读顺,解与不解,悟与不悟,一部经典,十遍,百遍,一月,三月反复诵读,如是专心,如是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必问人,也不必求人。
诵读《弟子规》,愈读心愈安,理愈读愈明,信愿亦愈读愈强。今日世界,信息泛滥,不缺资讯,最缺的是对众多资讯的“判断力”。佛家修行,行在“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生慧。戒,方读此,勿慕彼;定,此未终,彼勿起;慧,判断之力。
冯道云,“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若日日问前程而不知行好事,问亦白问。若行好事,不问前程,又岂能没有前程?谨防急功近利。只要春播,辛勤耕耘,秋必有收,自然而然,何必急于求成?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读书求智慧,亦复如是。比如诵读《弟子规》,读书有方向,也有方法,每天诵读,不求甚解,亦不求死背,或一遍,或三遍,或十遍,平时勤用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心通经,经通理,理通道,道通天下。我心能通圣人之境,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能通圣心,其智如圣,必通天地万事,故日智慧。百遍千遍读《弟子规》,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其心专而定,定后生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