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行为自古有之,西汉有哀帝断袖之癖,现今有多国同性婚姻合法化。尽管同性之爱在动物界或人类历史中均不罕见,但是,当今社会的大部分群体依然对同性行为持否定态度。
其实,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人类还难以准确解释同性恋的生物起因。因为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性染色体和荷尔蒙系统的变异会引起同性恋。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一些研究,来揭示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比如,同性恋有遗传性;儿童小时候遭受性虐待、或缺乏父母关爱、或受制于同龄人的压力,就有可能导致同性倾向。
当父母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时,大动肝火是最无效的办法,这样做不仅让孩子拒绝沟通,还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情况更加恶化。
正确做法是,不批评不指责,肯定孩子敢于坦诚的勇气,然后承诺父母将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
另外,家长需要了解到,同性恋行为和同性-恋取向是两回事。
首先,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同性恋行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家长不要草木皆兵。只要孩子不是同性恋取向,那么这种行为会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调整和纠正。
其次,如果孩子确实属于同性恋取向,那么家长也要接受这个现实,感谢孩子的开诚布公,然后告诉孩子,自己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也希望他们能了解父母的担忧和难过,鼓励孩子寻求一些咨询帮助或矫正治疗。
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预防青少年的同性恋现象呢?
一、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多陪伴孩子,防止他们太过于孤独寂寞。
二、性取向的心理支柱是儿童对同性别家长的认同。因此同性别的家长要与孩子多互动交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异性别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异性的世界,避免自己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不要随意发火打骂,以免引起小孩对异性的排斥。
四、养育过程中,父亲不能对女儿大肆批判女性不好,母亲不能对儿子大讲特讲男性恶劣,以免孩子们对自身的性别产生厌恶。
五、家长要从小给予孩子正确的性别指导,比如给女孩买女性化的衣饰和玩具,给男孩买男性化的服装和玩具,并告诉他们,不同的性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鼓励儿童正常的男女生交往。
六、密切关注孩子性发育过程,防止性发育异常。比如,提供正确的性教育,让孩子认识到,性是人类发展的正常现象。指导儿童阅读健康的性知识读物,防止年幼儿童接触不健康的性资料。
七、防止孩子遭受性损伤和性虐待。
八、多多鼓励儿童,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