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录》,南朝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
此书是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篇幅较大的一种,作者为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彭城人,宋宗室,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期间,政绩颇佳。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志怪小说《幽明录》外,《世说新语》也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他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
《幽冥录》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杂史杂传体、谈佛论道体几种。其中多数作品都短小简洁,缺少细节,但描写文雅细腻。其中也有很多作品篇幅较长,其情节曲折,神怪形象多具人情、和易可亲,作品叙事具有抒情写意的诗化特征,有的穿插文人化的诗歌,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水底弦歌》,就是其中的一篇,译之如下:
一个风和日丽、花繁鸟鸣的日子,汉武帝在未央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兴致勃勃。突然,席间传来隐约之声,这声音虽然断断续续却很清晰,直达汉武帝的耳中:“老臣冒死启奏……”
汉武帝心下起疑,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在汉武帝茫然之时,忽然看到在宫殿房梁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翁。这老翁身高只有八九寸,脸上皱纹累累,看起来甚是苍老。他拿着一根短短的拐杖,弯着的背看起来像一张拉着的弓。老翁默默地从柱子滑下,来到汉武帝面前,身手却甚是敏捷。
汉武帝连忙问道:“老人家叫什么名字,来自何处?为何愁眉不展,有何事要向朕诉苦?”
这老翁放下拐杖,默默朝汉武帝行礼之后便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他仰头看了一下四周辉煌的殿宇,又俯身指了一下汉武帝脚下的土地,忽地就不见了。
这个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老翁让汉武帝有些不知所措,他觉得十分奇怪,又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他想想朝中的东方朔很博学,于是传旨召见。
东方朔听完汉武帝的叙述后,思索后说道:“如不出所料,那老翁的名字应该叫‘藻居’,是水与木的精灵。夏天他们居住在茂密的森林里,到了冬天就潜居在深深的河底。陛下最近大兴土木,建造了如此之多的宫殿,怕是砍伐到了他们居住的地方,所以他才来到这里,怕是想向陛下诉苦的吧!他环视宫殿,又指了指陛下的脚下,这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应该是希望陛下满足于现在这些本已足够华丽的宫殿,不要再破坏他的住所了吧!”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话后,分外感慨,想到自己一心只想建造豪华宫殿,却忽略了更多,顿生羞愧,于是下令停止建适皇宫。
又过了几日,汉武帝与大臣结伴出游,走到瓠子河的时候扎下营地,正准备休憩片刻,忽然听到水底传出阵阵奏乐之声,乐声奇妙,是武帝从未听过的悦耳之声。就在汉武帝听得出神的时候,看到水面上竟然浮出几个人来。
汉武帝一看,原来正是之前在宫殿屋梁上看到的那位老翁,还有几位少年,他们都穿着大红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上还有颜色鲜艳的璎珞配饰,这些人都只有八九寸高。这些小人从波浪中浮出,安然立在水面上,衣服竟也没有被水打湿,手中还都拿着精巧的小乐器。
汉武帝连忙招呼那些小人们坐到帐篷内,开口问道:“朕刚刚听到水下有人奏乐,乐声甚是动听,奏乐是你们吗?”
那个曾在屋梁上的老翁回答道:“老朽先前冒死启奏,幸亏陛下体恤,即刻下令停止砍伐森林,我们的住所才得以保全,陛下真乃一代明君啊!皇恩浩荡不能不谢,我们才在这里奏乐庆祝。”
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便说道:“刚才乐声突然,朕没有听清楚,老人家可否为朕再奏一曲?”老翁答道:“当然,这是我们的荣幸啊!”
一曲完毕,汉武帝非常高兴,举起酒杯邀老翁等人一同畅饮,老翁饮了几杯酒后毫无醉意,却分外高兴,于是拿了一枚紫螺献给汉武帝,正当汉武帝喜爱把玩之时,老翁等人忽然一下子消失了。
汉武帝拿着紫螺问尽身边的人,无人知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拿着紫螺又去请教东方朔。东方朔看了一下说道:“这东西是蛟龙髓,可是个大宝贝,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还能保宫里嫔妃顺产,这是那‘藻居’的谢礼啊!陛下英明,听得规劝,不过度骄奢,才得以获得这样的宝贝啊!”汉武帝听了,拿着那紫螺反复把玩,甚是欢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