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胶片与数码的对比之一:质感

胶片与数码的对比之一:质感

作者: Taomaker | 来源:发表于2016-12-22 10:28 被阅读0次

决心写几篇胶片与数码比较的文章,是因为摄影圈里于此话题众说纷纭却少有理性探讨。套用胡适先生的话,是为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情怀,避免无休止的争执,找到摄影的本真。文章可能有缺陷,欢迎理性讨论。

柯达E100VS反转片

爱克发公司的Ralph Schaetzing将画质定义为三个组成部分:图像的可客观测量的物理特性,观测者的主观感知,与具体场景的性能需求。如此归类,胶片的质感很难用仪器去观测,更多的是观测者的主观感受。

质感怎么定义呢?一般我们觉得油画、布、皮革等看上去有质感;屏幕上的数码照片、塑料等没有质感。仔细思考可以发现,从前者我们能观察到材质的肌理、质地,或者说,视觉上有比主体尺寸小很多的微观结构。就好比金属外壳手机做拉丝、氧化(以达到磨砂效果)处理后,相比未处理时更有质感。

那胶片的质感来自哪里呢?有人认为胶片的银盐是有厚度起伏的所以看上去有质感,这个违反常理。首先,人眼根本没法分辨纳米级的高度差;其次,彩色胶片都是由多层单色感光材料组成的,而不是一层。

富士胶片X-tra 400的结构,来源:Superia xtra 400 datasheet

如果不是因为实际的厚度差异导致,究竟是什么使得胶片更有质感呢?

仔细考虑可以发现,当我们谈论胶片的质感时,我们要么在谈35mm黑白胶片和彩色负片,要么在谈早期的中大画幅的黑白胶片。大家普遍觉得现代35毫米反转片(正片)很数码,中大画幅负片和反转片很细腻,却少有人说质感。

考虑到这一步,可能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前者和后者的不同:前者由于画幅原因或者冲洗技术原因,比较容易产生可肉眼可见的颗粒。进一步讲,是胶片本身的颗粒,以及感光材料的噪声,导致照片上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微观结构。

ClarkVision测量的负片与反转片的响应;可见暗处有相当大的噪声

而转片由于感光颗粒更细及噪声较小,肉眼不易看出这些微观结构;中大画幅则是因为常见观测方式(电脑屏幕,中小画幅放大)没有把颗粒和噪声放大到肉眼可见的尺度,让大家觉得干净、没有质感。

从反向考虑,最新的胶片模拟软件,如VSCO和DXO Film Pack,正是通过增加颗粒与噪声,来模拟胶片的。

所以胶片的质感,主要源自于噪声,这个噪声来自胶片本身的颗粒,以及感光材料的亮度噪声。

另外一个次要因素,则是微反差。微反差也可翻译为局部对比度,是一个由分辨率、对比度、色散等多个光学参数组合而成的镜头属性。反应到图像细节上,是诸如树叶、皮肤、纺织物等有微小结构的图像,结构之间有更大的反差,微观结构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摄影师Yannick Kong的认为新款的镜头相比于中古镜头,微反差普遍要差一些(The Problem with Modern Lens)。一方面我不是光学专业,另一方面各方大神至今也没解释清楚各个光学特性最后如何导致主观观测的差异,所以这里没有办法搬出一个因果关系来证明这个结论。但是这个观点得到不少摄影师的赞同,所以暂时认为它成立。由于胶片相机配套的多是这些中古镜头,而数码相机主要搭配新的自动镜头,导致最终成像上,数码相片的微反差要差一些。

总而言之,胶片质感其实来源于颗粒与噪声,数码相片由于过于干净,反而失去了质感。但是需要体现质感时,数码相片可以通过后期增加噪点等手段来补救。

柯达Tmax 400胶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胶片与数码的对比之一:质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ex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