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用一句话形容读完《我们仨》的感受,在我有限的词句中,仅找到一句:“相思始觉海非深”。
我一向觉得这么严重的句子,总是和平凡无关的,它该出现在某个轰轰烈烈而后遗憾收场的爱情中,或者某个爱不得于是怨念嗔痴的人身上……总之,不该是杨绛与钱钟书这种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民国、解放、文革、和平,经历过最动荡的年代,杨绛的笔下不见指摘与抱怨,一点一滴的生活琐事,一桩桩一件件的难事,最终都化为珍贵的回忆。痛苦映衬相守的力量,正如她所说,一家人相守相助,是充满希望的。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仨》中,有两个细节很打动我。
一是相识之初,钱钟书将自己早年写的诗,自订成册,送给杨绛。这是年轻人的浪漫,对于钱钟书这样的文人来说,诗是最神圣的爱情信物。难得的是,二十多年之后,钱钟书依然会为杨绛写诗。
还有一处,是钱钟书与杨绛在三里河寓所的生活细节,她写道:“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
这是一段无声的描绘,可在字里行间,有着远超任何情话的温馨和浪漫。
正因此,在接连失去女儿圆圆与丈夫钱钟书后,杨绛彻骨悲痛,从此,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遗憾是有的,痛苦是有的,但这不能抹去感激和快乐,杨绛在书中写道:“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细水长流的《我们仨》,让我想到了另一部回忆之作:《平如美棠:我俩的生活》。
九十多岁的饶平如老人用文字和画笔,描述他和妻子毛美棠的生活。
毛美棠去世的5年里,饶平如的生活中只有思念。很长一段时间里,饶平如都不愿意讲话,他开始整理自己和妻子回忆的点滴,却发现很多珍贵的相片遗失了,于是这个并不会画画的老人,开始用画笔记录两人的回忆,他的回忆填满了近30本画册。饶平如给它们起了个平实的名字,叫《我俩的故事》。扉页上题的是他写的词:“同生死,共患难,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载隔幽冥,绝音问,愁肠寸断,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柴静曾采访过饶平如老人,她说:这一期不过是寻常巷陌的情理,也没有什么传奇而言,就是一个世纪来一对普通男女的生活,我们也明知收视不会太好,但还是要做这一期。
柴静为《平如美棠》写的序言里,引用黄永玉的话:“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有些拗口,但让人窥见了一丝相守的真谛:美当然是重要的,但好,比美更重要。
什么是“好”?对于饶平如来说,是朴实的一条道理:“做人要忠厚,忠厚的人终归是可以持久的”。
画册里摘抄了杨绛《我们仨》中的一段话:“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饶平如说,活到这么大岁数才明白白居易说的“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意思。这个曾经历过战争、中年又历经浩劫的坚强老人,本该是能放下的年纪,对面离别依然是无解的痛苦。
痛苦不可解。
幸福的少年人们,珍惜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