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经在离石经商的梁坡底人

曾经在离石经商的梁坡底人

作者: 云飞扬_511f | 来源:发表于2022-04-26 17:23 被阅读0次

 

赵锦荣(1883—1938):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于赵家庄,上世纪20年代末迁居梁坡底村,1938年逝世于离石。祖籍南西泉村,其祖父于光绪四年(1878)恰逢大旱,闹饥荒,祖上由南西泉村迁至义庄赵家庄落户定居。赵锦荣成人后由娘舅们带到离石城做生意,后创办“永发长”商号杂货店,主营日常用品。当时也同很多晋商一样,分家自立门户时起堂号“福寿堂”,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冀。“永发长”不仅城里开店,还让伙计每逢赶集肩挑货物流动卖货。最常去的地方是15里外的田家会,一个月5次。1918年成立“永发长” 田家会分号,由叔伯堂弟赵锦富担任掌柜,赵家后裔族亲锦富、锦茂、锦盛、锦章等人入股,主营织布、粮面等日用品,还添加了纺麻绳、做挂面等制造业。当时因诚信经营,管理有方,生意很兴隆,客商远涉黄河流域的陕北、内蒙等地。期间在梁坡底大堡北门口购置王锦忠院一处,内有正窑五间,西房三间、马棚两间,西房后地六丈。并购置地三块,分别是大堡旱地(七分七厘,东至王炳昶南至墙壁北至西至大道)、茔地二块(分别为二十四亩儿茔地里半堰地14亩及五十亩儿白地外半堰地28亩),最终落户梁坡底。1937年12月日本人攻破文水,逼近平遥,赵锦荣把财物藏好,返回梁坡底避难。

1938年1月重返离石,发现“永发长”商号财物被抢劫一空,受此打击,落落寡欢,抑郁而终,享年55岁。随后由堂弟赵锦富雇骡子将其棺木运送回梁坡底村安葬。

赵锦荣生三子。1938年在赵锦荣去世后,次子增亨于也被日本人迫害致死。其后“永发长”商号由其余两子苦苦支撑至倒闭。

赵锦富(1896—1979)字玉泉。1896年2月24日出生于赵家庄,1932年在梁坡底购置三间窑洞,落户梁坡底村,1979年2月24日去世于梁坡底。

他从小家贫,只上过两年冬天私塾,13岁因贫辍学劳动。1913年17岁的他随同源祠跑运输的赶脚夫相随去离平遥三百里外的离石“永发长”学做生意。由于家贫,走时只带一床破褥子。离家一月,其父去世。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他未能回家奔丧,只能化悲痛为奋斗的力量。

他勤奋务实,为人豁达。作为小伙计,他先从担水做饭、端茶倒水扫地开始。闲暇时他热爱学习。每天关店后还用包装纸练习写毛笔字,最终练就了一手好字。每隔五天他还要随同“永发长”的其他伙计一起肩挑货物外出赶集。常去的地方是县城东15里处的著名集镇田家会,每逢初五和初十外出摆摊卖货。1918年,田家会有一铺面出租,赵锦富与赵锦荣商量,租赁开设“永发长”田家会分号,结束了赶集卖货的日子。田家会分号由赵锦富担任掌柜,顶二厘生意。因为他勤快心细,又有辛苦,经营范围比城里的“永发长”还丰富,添加了麻绳纺织和挂面加工等加工业,生意比县城里的“永发长”还兴旺。自立门户时取堂号为“福庆堂”(当时晋商自立门户时都会取一堂号以示区别,多在器具上刻字,既寄托美好期望,又用以区分器具。有时候甚至用堂号代称姓名)

1932年,36岁的他花240块银元买了梁坡底东新堡后西巷第一宅梁铭名下西窑三孔,外院宅基地两块,把家迁入梁坡底。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山西各地时,他除管理“永发长”外,还兼“大生泉”的东家。这是他在田家会开设生产酒的作坊。1942年他离开“永发长”;同年他组建并出任“晋生玉”商号掌柜。“晋生玉”由几个离石年轻人集资,每股500元银元。他兼一股和身股。商号设在离石县城东关,但不设门市,主要从事布匹百货。他经营“晋生玉”三年,第一年光一股就分红1000元,身股1000元,当年净得2000元。第二、三年利润逐年上升,最终因为世道混乱而解散。

期间,他于1939年2月以银洋145元购置梁坡底北门外土地三亩(过去梁坡底乡政府所在地);7月以940元购置赵壁村大湾渠水浇地9亩9分;12月以80块银元购置赵壁村麻洼地水地2亩;1940年以533块银元购买梁坡底顺道则旱地7亩;1941年以120元购置赵家庄沟边地土地3亩;1942年入股时的500元还是卖粮食东挪西凑得的,但1943年“晋生玉”盈利后他就又开始置房买地。1943年11月以4300白洋购置梁坡底村西头巷坐南向北张姓宅院一处;12月,其妻又以300元银洋购置堡南枣林地1亩。1945年返乡后,他于10月以200400文购置梁坡底破产财主王氏寡妇三十三儿土地10亩;12月以3000元银洋购置上堡枣林地2亩。

赵锦富生五子一女。在1945年重返梁坡底后,再未外出经商,度过了一段勤勤恳恳的务农生涯,1979年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相关文章

  • 曾经在离石经商的梁坡底人

    赵锦荣(1883—1938):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于赵家庄,上世纪20年代末迁居梁坡底村,1938年逝世于离...

  • 在离石经商的梁坡底人

    赵锦荣(1883—1938):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于赵家庄,上世纪20年代末迁居梁坡底村,1938年逝世于离...

  • 碾坡底

    七绝 新韵 此地原为造纸坊, 桃江旧曰水汤汤。 芦花两岸秋容冷, 正是割收入大场。

  • 铁尺梁游记

    春日闲游铁尺梁,至梁底,有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散落满坡;藏家小院,獒犬低吠。顷刻间忘却尘世烦恼,洒脱于山...

  • 爬坡心得

    每天上班要经过一座坡桥,坡底距坡顶约有200米,在坡底能一眼望到坡顶,每次骑单车上桥,望着坡顶就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

  • 故乡(坡底韵)

    目穷远处有吾家,小径通幽少丽华。 绿水青山栽翠竹,蓝天白絮映红花。 潺潺溪涧鸣乡曲,阵阵松涛带彩霞。 最是民风多戆...

  • 回忆:一组90年代初的离石照片

    离石,战国重邑,盛唐昌化,宋明石州。明末永宁,民国复离石县,1996年设为离石市,今为离石区。今集离石建设志等多张...

  • 【苏坡画面.二】

    (图片原创-苏坡拉底)

  • 童年之神秘的堡子

    堡子梁和西坡梁是相对的两座高山,它们一样伟岸雄厚。两山之间的区域就是整个的榆林六社了。 依傍西坡梁的住户有两撮:王...

  • 谁该对我的感受负责?---读《非暴力沟通》

    (图文原创--苏坡拉底) 今早送完孩子,潮湿闷热的空气让人烦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在离石经商的梁坡底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kh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