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汉子对作恶的憎恶之心,正如老太婆插入地板缝隙中的松明子一样那等熊熊燃烧起来了。」
《罗生门》中这句话的前几分钟,充满正义的汉子正打算做强盗……
初读《罗生门》我还是初中,惭愧,在没有读懂之余还有些许不屑:就是一个打算做强盗的下人抢了一个拔si人头发的老太婆的衣服。仅此而已……
所以说人啊,还是需要有岁月的打磨,如今再读《罗生门》竟然发现,我读懂了!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字数并不多,几分钟就读完了,但我却读了二十年。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傍晚,还在想着解决明天的生计问题的下人,最终决定违背自己的良心,「只好去当盗贼」。
确实,生存和良心是无法用来比较的,更无法证明哪个更重要!
可当「下人」发现老妇人在拔si人头发的时候,他「每分钟都在增加着对所有恶的反感」。是的,此时没做坏事的人已经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虽然他正打算去做坏事……
于是,他站了出来,在这人人自危的末世,他为了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尸体「见义勇为」。
此时,芥川把下人的善提到了最高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不可思议的能量!
但老妇人也有她的理由:死者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她把蛇干当成鱼干来卖。
她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作恶的对象是恶人,那就不算作恶!很巧,「下人」也遵循了这个逻辑,他扒光了老妇人的衣服,桃之夭夭!
「替天行道怎么能算作恶?」我们可以脑补「下人」逃跑路上的心声。
人性是什么?孔子说,人性本善。可当身处末世之时,那份善会不会被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恶所取代?
我想身处盛世中的你我都无法给出答案……
但我知道,真正的勇士,在面对再极端的考验时,仍能守住内心的那份善,不为恶找借口,更不会为恶披上遮羞布……
村上春树说,「芥川的小说,是流传于后世的经典作品,无论阅读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倦。」
说的没错,每一遍的阅读都是一次对人性的检视,也是对我这近四十年人生的思考……
书籍:《罗生门》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