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乱是唐玄宗时期天宝末年因安禄山反叛掀起的一场风雨,耗时8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后世文人尤其是中唐以来的唐诗创作也具有重大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笔记中关于写安史乱的作品中,就有45种,有写了分析安史乱原因的、记述动乱状况的、总结历史教训的,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而在这场政治浩劫中和创作高峰中,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诗史”杜甫,这位在中国诗界与李白双峰并峙,双星同耀的“大咖”,其成就是离不开其所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的。
李白这位大天才在盛唐诗坛创造了传奇,若没有兼收并蓄的社会经济文化,他浪漫又瑰伟的诗风也不会达到自由不羁的理想高度和生命的厚度,那么,杜甫笔下的博大和健全、深厚和沉着,也往往和他的出身及经历密不可分,尤其在这场中国封建时代兴衰更迭的战乱中,对于正逢其时的杜甫还有他的诗歌创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杜甫出生在世代都有读书官宦的传统家族中,自小就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幼年早慧,才华横溢,弱冠后南北几次漫游十余载,有着丰富的游历经验,早年就立志报国。20岁开始进京赶考,屡次不第,后来因写了三篇《大理赋》献给玄宗得到赏识被予特权单独考试,4年后才得到回信,也只是得到了个县尉小官,但他从来不傍依权贵,谄媚奉承,在为官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愿沾染权贵的恶臭。
杜甫笔下的诗,勾勒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碰撞更改的盛衰。25岁那年,他落榜登泰山,写下了第一篇《望岳》,诗中饱含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除了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浩荡中,我们能瞥见这位诗人开阔胸襟外,还能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看到诗人的意气,这时他的精神风貌还有诗歌风格,都像那个盛世时代一般昂扬、一样饱满的,在怀才不遇的境遇中,他依然保持高度的自信,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开头就写道:“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体现出“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的才华自矜,表达“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贞报国的孜孜追求。
但世事变化让他渐渐从梦里走出来,忠君报国梦在现实的窘迫中一步步成为奄奄一息的影子,在时代的动荡中缩成一片枯叶。
安史乱的爆发不是一夜之间的,而是危机四伏的社会背景下朝政涣散,奸臣贪权日益积攒野心带来的后果,杜甫这位关心社会生活的诗人,困居长安的10年里,非但没有实现政治抱负,反而亲眼目睹他的时代和社会在慢慢褪去以往的华丽,随之而来的是朝政的腐败和下层生活的民不聊生仕途不顺,他处处碰壁,其父亲也离开了人世,逐渐步入下层人民的生活,贴近社会最底层,体验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感受到“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辛酸,渐渐地,他的诗歌创作离不开他生活地所见所闻了,笔下皆是切身体会民众痛苦的申诉。在颠沛流离生活之道上,他以“一布衣”的身份和视角,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杰作,这些都是奠定他诗歌形成现实主义之风的基础。
动乱之前,他往奉先县与家人会合,在安顿好妻子儿女之后,不忍心把民族和人民抛诸脑后,凭着“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的意念和夙愿,冒着被叛军俘虏和被杀的危险,毅然要奔到君王身边去,为国家效力。
安史乱前后,杜甫诗歌中,变的是由幼年、少年、到青年的“开元盛世”的创作背景;从“稻米流脂书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足生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背后民族矛盾、国家危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没落;变的是笔下的风景、人世、国家命运。不变的是满腔家国正义的儒士情怀,正直、忠君、爱国是他一生积极入世的准则。
他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儒家道德“正”的典范,把时刻挂念着家国的心揉碎了化在笔墨之中,用一种炽热又沉痛的情感渗进诗里,不选择归隐,也不乐意奉承,不在其位却费心谋政,不弃仕途,不二于君王,一介布衣的笔,一身颠沛,一生失意,他一生一千多篇作品中,承载着的是一个独行者对一个时代和家国的深切关爱,流淌着的是一个忠君爱国者至死不渝的哀痛和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