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章 3.教学案例三 被忽视和遗忘的学易会难

第六章 3.教学案例三 被忽视和遗忘的学易会难

作者: 健康数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08:31 被阅读0次

    在我们的课堂里,有着这样三道题:

    第一题(讲义第1题):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排座位,每排都恰好有3名男生和4名女生。如果男生比女生少7人,那么班里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第二题(讲义第6题):刺猬采了8天坚果,松鼠采了9天坚果,它俩一共采了88个坚果。已知松鼠每天比刺猬多采6个,求松鼠一共采的坚果个数。

    第三题(讲义附加题):某班有若干名学生外出郊游,集体午餐时,规定:每人一碗饭,每2人一碗菜,每3人一碗汤。如果午餐时共使用了55个碗,那么郊游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讲义里算上附加题一共7道,所以这三道题就是讲义的第一题和最后两道题。这一讲主要是让孩子沉浸思考的同时感知一下“实践”的力量。

    课堂上,先让孩子们充分思考。单从难度上看,可以说第一题比后两道题简单很多,大部分孩子也确实很快能够有办法得到第一题的正确答案。可就有一位小女孩,第一题怎么也不会做,没有任何思路。

    一直停留在第一题,这不是一件理想的事。为了让小女孩在思考时能有一定的方向性,我决定先把第一题讲了,然后再让他们继续想后面的题。

    第一题我问孩子:“你最希望题目给出什么已知条件?”学生说:“希望知道学生一共有几排。”当然很多孩子能够想到有7排,可我却说:“如果我们想不出来有几排的话,有没有办法?”孩子们确实没办法了。

    于是黑板上,就出现了如下引导孩子们一起思考和计算的内容:

    排数 女生 男生 男比女少

    1       4       3       1

    2       8       6       2

    3      12      9       3

    不用再往下写了,因为每个孩子都看出来:学生有几排,男生就比女生少几人。我说:“会这道题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如何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出来是我们要追求的。”

    连我都没有想到,小女孩最简单的第一题没做出来,但通过第一题感悟到的想法,把第六题和附加题独自都做了出来。

    这两道题她都有独到的思考,第六题她依次假设刺猬每天采一个坚果、每天采两个坚果,就发现了答案;附加题她更是通过使用碗数的多少,来调整假设的学生人数,最终发现了答案。我深深的陷入了“数学究竟有多奇妙”和“孩子潜力究竟有多强大”中无法自拔,深深的沉浸于课堂中发现了数学的美和孩子学数学的美。

    可以说,小女孩在做这两道题时的思路恰好与《思考模式的方向——实践》中的“实践”思路相一致,在大出我意料之外的同时却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一直坚信孩子们都有“学易会难”的潜力,只是往往没能将潜力变成能力。

    在现今的数学教育中,广泛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对老师或书本的依赖很大,只有老师讲过类似的例题才能做练习题,绝大多数孩子只能做到学易会易、学难会难,甚至只能学难会易,而类似的题翻来覆去要讲四五次也是很常见的事。

    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是出于对考分的执着追求,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信心不足,也可能是出于教师的水平有限。但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孩子们若能做到“学易会难”,其内在的成长远远强于通过“照葫芦画瓢”而考高分的孩子。也只有我们的孩子具备了“学易会难”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也只有具备了“学易会难”,才能真的做到在某一领域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该领域达到新高度。

    最后,我们想说:无论是“探索思考”、还是“学易会难”,或是其它一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秀能力,它们的价值与意义远超学会了多少知识,远超考取了多高的分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章 3.教学案例三 被忽视和遗忘的学易会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mv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