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书时代也是一个文艺青年,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情怀的人。对文字有很高的敏感度,也爱读经典,脑壳里装满了书中的人物和情节。
后来,到了社会上,转而非常务实,因为被生活所逼,所以就一直看专业书籍,基本就没看什么文学类的书。
一直到人到中年,我依然天天浑浑噩噩,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劝我,你该读读书了。并借给我一本《道德经》,开始不以为然,待阅读后,感觉颇有内涵。
我高中的一个同学,做生意很成功,出生书香门第。有一次找我聊天,跟我说,你呀,看书,要广泛,这样才不至于偏狭。文学的书呢,可以看,但是只看文学的书,人就不务实。你也要多看看哲学,看看历史这些书。并送我一本白话对照本的《道德经》,还有一本《菜根谭》。
后来渐渐的,对哲学有了兴趣,再后来,对心理学也有了兴趣,再后来,对美学也开始涉猎了。
我后来的认知里认为,假如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文学是一杯暖心的咖啡,让你得到安慰,而哲学则是一个指南针,让你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出路在什么地方。
所以,朋友也是如此,有的朋友让你酣畅淋漓,不醉不归,有的朋友给你当头棒喝,让你醍醐灌顶。
但哲学书看多了,回过来看看文学书,心中便慢慢厚重起来。哲学讲的是方向,文学讲的是情怀。
有些时候回想过去,在校园里大喊着“聂赫留朵夫”,一路小跑,那样一个青涩无知,而又自以为是的少年,不禁微微一笑。
生活是什么?不知道。
但是今天看来,沉醉在文学世界的少年们,恰好像一只漂亮的花蝴蝶,活在一只晶莹透亮的玻璃罐里,扇动着翅膀,嘲笑着外面的农夫愚昧无知,而手握锄头的农夫,眼看着玻璃罐里的蝴蝶,感叹它的轻薄,以及不堪。
到底谁更懂生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