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日某大学公然将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一元钱,并把取消的金额转移到扶贫助学金上,对此的做法我不敢苟同。
奖学金自古以来一成不变,而助学金也并不是凭空而现。
看似有心的善举,却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病根。
有的人对此项举措表示赞同,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摒弃杂念、专心学习、不慕名利,所谓“拾金不昧”。
但是此项举措违背了奖学金所设立的最初意义。
奖学金的本质是对于每一个学习阶段达成目标的学生的奖励,
作为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成绩优秀的肯定,是对学生付出汗水的回报,
也是为维持良好、各美其美学习圈,是让学生奋发向上的第一动力。
而此项举措不但不利于维持生态圈的长久稳定,无法平衡学生“支出”、“收获”的比例,
使其认为“学这么累还不如不学”从而放弃勇争第一的念头。
正可谓学习才有收获,此举虽出于正义却违背常理。
而将剩余的余额转到扶贫助学金上,诚然此举令人暖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穷困学生的衣食住行,但事实上却南辕北辙。
首先,挪用奖学金也会促使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以此调侃:我的奖学金都去用来扶贫了。
传播消极思想,大大的加深了误会,将原本的善意之举反而成为舆论攻击的“泄洪口”。
再而,因此项举措而增加的扶贫金额反将弄巧成拙。人人皆有羞耻之心,光明正大的宣扬自己的善行则会令困苦之人宁可“受苦挨饿”也不愿去领本应当的“救命稻草”。
就好比不食嗟来之食;本掩面前来,却因一句“嗟食”成为众人的焦点,最后宁可饿死也要维持作为君子的操守。
做事不一刀两断、整改留下祸根,这也是最不合理之处。
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设奖学金。这才是激起广大反响的重中之重,一元的奖学金实在是太过于碍眼,在学生领取时无不提醒着奖学金这一莫须有的存在,刺激学生的心灵。
总之,一元的奖学金不如没有奖学金,微小的改动不如一贯到底。看似别有用心的善举,却引发诸多严重的问题。
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就不应该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希望能够听取学生们的心声,查清利弊、一刀两断,祝更美好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