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返老还童》|你是否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返老还童》|你是否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作者: DaddyFred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3:56 被阅读0次
    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作:返老还童)

    2005年,新奥尔良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行将就木的老黛西通过一本日记,向女儿卡洛琳讲述了一位名叫本杰明的男人的故事。

    本杰明出生于1918年,与众不同的是,他生来就是一副老人模样。

    因为嫌弃,生父巴顿先生将他遗弃在一家养老院门口。幸而养老院有一位慈爱的主人奎尼,她收养了本杰明,将他与老人们一并照顾起来。

    养老院的童年生活

    也是在此,他邂逅了一生挚爱——一位叫做黛西的小女孩。

    很快,本杰明意识到自己的异样,常人都是渐渐变老,而他却一天比一天年轻。

    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表,本杰明也遭受过委屈。奎尼告诉本杰明: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但我们都走向同一个终点,只是走在不同的路上罢了,你也有你自己的路。

    17岁的本杰明决定离开新奥尔良外出闯荡。他跟随麦克船长出海工作,他们横跨大西洋来到了欧洲。期间,本杰明遇见了人生中第一段爱情,也经历了二战的洗礼。

    情人伊丽莎白 死于战争的麦克船长

    战争结束后,26岁的本杰明回到了新奥尔良,并且再次见到了黛西。

    本杰明外出期间黛西前往纽约学习芭蕾,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过去俏皮可爱的邻家女孩,而是成为了一名浑身散发迷人魅力的女人。

    本杰明却一时间未能接受黛西如此巨大的改变,面对主动示好的黛西,他犹豫着拒绝了。两人这次短暂的重逢显得有一丝尴尬。

    黛西返回纽约的芭蕾剧团,不久,曾经遗弃本杰明的巴顿先生病重。

    在临终前巴顿找到本杰明,道出了他的身世。他将家族企业巴顿纽扣厂传承给本杰明后不久便去世了。

    本杰明的生父巴顿先生

    另一边,不幸同样找上了黛西。

    黛西受邀前往巴黎表演期间,一场车祸断送了她的舞蹈生涯。本杰明得知消息立马赶赴巴黎,黛西因为过于绝望,拒绝了本杰明的探访。

    几年后,走出低落的黛西终于又回到了新奥尔良,两人经历重重波折,终于走到了一起。

    两人度过了一段亲密的二人世界,之后黛西生下了女儿卡洛琳。

    虽然女儿一切正常,但是很快本杰明就陷入了担忧,已经40多岁却一副青年模样的自己,将来注定不能胜任父亲这个身份。

    本杰明希望黛西给孩子找一位合适的父亲,为此他不顾黛西的挽留,为母女二人留下所有的财产后趁夜色离开了家。

    此后本杰明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流浪,黛西也终于改嫁。数十年来两人只有过一次短暂的见面,而本杰明看上去竟然已经和卡洛琳年纪相仿。

    本杰明、黛西与女儿卡洛琳

    黛西再次得知本杰明的消息时已经是几年前,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本杰明回到了当年的养老院,已经成了一幅五岁小孩的模样。老年痴呆的他几乎忘记了所有过往。

          黛西:“还记得我吗本杰明?我是黛西。”

          本杰明:“我叫本杰明。”

          本杰明:“我好像忘记了许多事情。”

          黛西:“比如呢?”

          本杰明:“我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度过了一辈子,但我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黛西搬进养老院悉心照料本杰明,直到200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怀中婴儿模样的本杰明目不转睛地望着黛西,仿佛忽然想起了一切,随后他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向女儿讲述完最后的故事,黛西望向窗外。此时一只蜂鸟略过,黛西缓缓说道:“晚安本杰明。”

    随后缓缓闭上了双眼。

    影评部分

    《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作“返老还童”)上映于2008年,由大卫·芬奇执导,说起大卫·芬奇,大家第一印象应该是悬疑、黑暗与快节奏,如《搏击俱乐部》、《龙纹身女孩》以及电视剧《纸牌屋》。而这部电影却一改大卫·芬奇历来的执导风格风格,呈现出极度的温馨与慢节奏。

    电影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化妆奖,同时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十三项提名。能够在群星闪耀的2008年,在《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蝙蝠侠之黑暗骑士》、《入殓师》等佳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说明大卫芬奇对于不同风格的驾驭能力。

    电影改编自菲兹杰拉德的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的一生》,比起这部短篇作品,菲兹杰拉德更加知名的代表作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最初的剧本由编剧罗宾·史威考德完成,剧情的重点放在了讲述本杰明与妻子黛西的故事上,被定格为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此后剧本由艾瑞克·罗斯再次改编,加入了许多对生命、命运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后者曾在1994年凭借《阿甘正传》斩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都认为这是一部奇幻版“阿甘正传”,对比看来,两者确实有太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通过自述的口吻讲述一个人的一生,两个故事都围绕一名具有先天缺陷的主角展开,以及采用了及其相似的上扬式结尾。

    但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故事内核,《阿甘正传》通过叙述阿甘的人生经历,反映出美国的社会的变迁,重点落在对“美国梦”的价值观的提炼,如同一篇叙事诗。

    《返老还童》更像一篇散文,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不断穿插,讲述了许多零零散散的小故事,在串联一个个故事的过程中,逐渐拼凑出本杰明完整的一生。电影并未将重点放在提炼出某个中心思想,而是努力向观众展示出这个故事的本身。

    这样的电影风格让我联想到是枝裕和,只不过是枝裕和是一位典型的“佛系”导演,他在自传中提到自己自从入行以来,就与“表达自我”的思想格格不入。而大卫·芬奇是一位风格化十分明显的导演,这也难怪有人评价《返老还童》堪称其“放下屠刀”之作。

    也许是先后经过两位不同风格编剧的打磨,《返老还童》融入了许多主题,小到亲情和爱情,大到命运与时光。

    即便如此,这个奇幻故事却又是如此平凡,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最开始看到这部电影是在2011年,那时候才上大一,此后总是隔个半年或一年又翻出来重新观看,随着心境与处境的不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相信有像我这样感触的人不在少数。

            距离第一次看《本杰明·巴顿奇事》过去七年了。第一遍看懂了剧情,第二遍看懂了两者的爱情,第三遍看出了本杰明作为父亲的无奈,第四遍明白了黛西的苦衷,第五遍体会到“你可以像疯狗一下对周围愤愤不平,但到头来,还是要平静放手”的心酸,看到第六遍、第七遍我终于下定决心做自己想做的人。

    (摘自网易云音乐:主题曲Bethena评论)

    或许你像迈克船长一样,干着平凡的工作,内心却有着一份为他人所不解的追求。

    或许你像伊丽莎白一样,有一件让你挂念许久的遗憾,至今仍不知是该弥补还是放下。

    又或许你像黛西一样,被巨大的不幸荒废了青春,断送了前程。

    或许你的生命中也有一位永远称呼自己为“baby”的母亲;或者一位愿意用整个韶华去等待,想要互道一辈子“晚安”的女孩;亦或像这些故事中的角色一样,遇上命运的不公与作弄,然后一边抵抗一边大声咒骂命运,最后却只能无奈地放手。

    荧幕前的我们听着本杰明平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然后在不知不觉中,突然被某句话触动内心,然后毫无防备的潸然泪下。

    电影的主题很散,但如果一定要提炼出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我认为是离别与永恒。

    电影开场的小故事中,钟表匠蛋糕先生为了纪念死于一战的儿子,替火车站造了一台逆行的时钟。他希望时光能够回溯,这样就能永远留住至亲。

    而事实上,经历时光倒流的本杰明,他的一生却是充满不幸的一生。反向的人生轨迹使的他注定与生命中的每个人擦肩而过,就连与他相爱一生的黛西,也只能陪他走过生命中途的几个小段。

    但是到了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本杰明的一生又是无比精彩的一生。生来就不断经历离别的他,学会了用心记录身边的每一位过客。就像一本厚重的日记,上面珍藏了每个人最令人难忘的样子。

          这里面有的人生来就坐在河堤上

          有的人曾经被闪电击中七次

          有的人弹得一手好钢琴

          有的人懂得莎士比亚

          有的人了解纽扣

          有的人是艺术家

          有的人很会游泳

          有的人是天生的母亲

          有的人,她是天生的舞者。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自始至终陪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我们虽然不像本杰明一样经历返老还童的一生,但相同的是,我们的一生同样充斥着无数离别。

    或许,对我们来说,真正的永恒并不意味着时间倒流或者停滞,而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记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返老还童》|你是否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q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