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吃鱼的人来说,“春边(边鱼)、秋鲤(鲤鱼)、夏三泥(三泥鱼)”是永远不能错过的美味。 常吃河鲜的人是不会不知道河鲜至尊三泥鱼的大名的。
三泥鱼是广东的叫法,它其实就是长江流域所说的鲥鱼,据说它没有肠、胆、鳔,粤语把忘记拿走东西叫做“落低”,因为三泥鱼投胎时“落”下了肠、胆、鳔这三样东西,所以称为“三落”,叫着叫着就成了“三泥”或者“三黎”又或者是“三赖”。
不过,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剖开一条三泥鱼,这几样东西倒是都齐齐全全的。
而三泥鱼的另一个名称“鲥鱼”,早已是名动天下了。鲥鱼之名是因为鲥鱼平时栖息于海中,每年农历四至六月,溯江而上至镇江一带产卵,随后返大海,因其来去准时,故而得名鲥鱼。
康熙《丹徒县志》记载鲥鱼“本海鱼,季春出扬子江中,游至汉阳,生子化鱼,而复还海”。
三泥鱼最佳的食用时间是夏季,可惜的是现在西江已经绝少三泥鱼,目前我们所吃的大多是来自于越南、柬埔寨等地,所以食用时间也有所变化。
三泥鱼的外形似鲂或鳊,鲂也就是江门人平时所说的“鳊翅”。鱼身扁而长,大的据闻会有一米长,在《金瓶梅》中还写有有一条四十斤重的。
三泥鱼银鳞、青脊、燕尾、多骨并且味道鲜美。苏东坡诗云:“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舂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可见鲥鱼味道鲜美是其他鱼类难以企及的。
三泥的鱼鳞色白如银,亮泽如镜。鱼肥美的时候,脂肪会长到鱼鳞中,故三泥鱼清蒸食用时一般都不去鳞。
三泥鱼虽多细刺,但肉鲜甜嫩滑自带香味,令人食过回味无穷。 吃三泥鱼常用清蒸的办法,但姜汁蒸咸三泥的做法更为惹味。
姜汁蒸咸三泥这道菜,要先用盐腌过三泥鱼,讲究的还要用石头往上压一日一夜,目的是使鱼肉变得紧实。
食时肉质紧致,但肉质的柔顺感觉依然不减,有浓郁的鱼香,和鲜咸的口感。 有的蒸咸三泥上还铺着一层腊肉,腊肉薄如纸,增添了鱼肉的咸香层次。而鱼最外层都会铺一层金黄的姜蓉,姜蓉脆甘,不起砂,不辣口,口感极佳。鱼的味道全被姜蓉激活了。
在三泥鱼上市的时候也就是苦瓜上市的时候,捕三泥鱼的渔民称为“三泥苦瓜造”。奇妙的是和三泥鱼搭配的绝配也是苦瓜。
做法是用三泥鱼炆苦瓜。三泥鱼被煎得金黄后,再和苦瓜块一起炆煮。苦瓜虽有苦味,但绝对不会传给三泥鱼,反而这苦味能刺激味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有了苦瓜滋润后的三泥鱼味道更加突出鱼的鲜甜味,让人食指大动。浓稠的汁液掺和了苦瓜的微苦和三泥鱼的浓郁鱼香,让人感觉相当满足。
只可惜,如今新鲜三泥鱼难觅,有鲜品但价亦高,实在馋得紧的时候,就只能以腌制品代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