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文化苦旅,秋雨堪夸,字字珠玑,文话中华。千年古道,追寻踪迹,万里河山,赋壮天涯。笔下波澜,壮志豪佳,胸中丘壑,品出大家。世间繁盛,皆为过往,独留文气,闻名迩遐。
七律·余秋雨与《文化苦旅》
秋雨笔耕不辍飞,中西文化探幽微。 沧桑岁月沉深意,灿烂文明日月辉。
历千险,壮怀随,崎岖坎坷意崔嵬。 文心苦旅传千古,继往开来醒世雷。
余秋雨与《文化苦旅》
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的余秋雨,从小就对文学充满浓厚兴趣。在不到40岁的年纪,他已经发表多篇优秀作品,名声鹊起,40岁时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最年轻的校长,前途一片光明。
突然有一天,他提出离职,说要去大西北寻找中国文化的灵魂。他的辞职信被驳回22次,直到23次才成功。这一决定引起了身边朋友的嘲笑,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辞职后,他孤身一人踏入西北高原,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起,寻找一个个文化废墟和古迹,“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把孤独的无奈,质感的荒凉,化作一篇篇文化散文,走一路,写一路。最终结集出版,是为《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散文界和文化界,印刷发行量突破150万册,一年内就重印了11次。而更夸张的是盗版的数量竟然是正版的18倍,上到专家教授,下到贩夫走卒,人手一本,由此可见这本书的火爆程度。
金庸先生在阅读完《文化苦旅》后曾说:“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著名诗人余光中也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而白先勇先生更是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至此,“余秋雨”三个字名满天下。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福祸相依”,《文化苦旅》在享受赞誉的同时,也曾经经受过质疑。
起先,是质疑书中细节,不够专业;而后又涉及到作者余秋雨,那段时间,余秋雨成了文化圈内最大的“流量“,不论是谁,都想来蹭一蹭,甚至牵扯到他的私人生活,甚至可笑。
面对种种非议,余秋雨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人算计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已经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今社会,人心复杂,真心难寻,我们做人应该保持警觉,不可轻易相信他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仿佛变得越来越微妙,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孤岛,内心充满了疑虑和防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识人知面,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被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所左右。
人性这个东西真的不可言,不可研,不可验!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善良,又不失去对人事物的警觉与判断力呢?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写道:“路,就是书。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在时间的长河前,百年也不过一瞬。时代的兴衰成亡,个人的起落悲喜,其实都不过广阔的历史时间轴上,微乎其微的一笔。
见识过文明的沧桑巨变,你就不会为眼前的鸡毛蒜皮沉沦;感受过历史的更迭无常,你就不会为个人的得失耿耿于怀。
这就是《文化苦旅》给予我们的心灵震撼。
如今的,余秋雨内心强大,从不介怀外界的流言蜚语,而是一心专注于文学创作。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遗留下的残迹,在喟叹对比之余,更为咱们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延续而庆幸感动。
时隔30年,余秋雨先生认真的重新修订了《文化苦旅》,并把它重新出版,历时3年,逐字修订,重写序言,新篇目达2/3以上!
这本书新版精选了29篇散文精品,囊括山水、古迹、风物、脚印……让你重拾黄河文明、江南世态、文人品格等中华文化价值。
如今再读《文化苦旅》,跟随笔触游历完大半个中国以后,心中的故乡更清晰了。书读完了,旅行也就结束了,祖国那壮丽山河和悠久的文化,却始终在心头缠绕,久久不去。
《文化苦旅》全书由二三十篇散文构成,从西北的莫高窟到江南的西湖,从四川都江堰到新疆喀什,名山大川被余秋雨徐徐展开,历史和当下,悲天悯人和轻柔婉约,都成为他书写的对象。
写边塞的时候,他说:“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写莫高窟的时候,他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或者,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力。”
......
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祖国的大山大河,而是风物之间流淌的记忆和情怀,是山水背后蕴藏的历史和文化,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文化苦旅》已经被很多中小学校列为课外读物之一,被选为全国中学推荐次数最多的课外读物,中国家长邮寄给留学子女最多的一本书,以及新课标中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多篇文章入选北京市高中语文课本,是大师写给孩子们的人文精神启蒙书。
2014.10.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