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勇气读书会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余秋雨

作者: 莒县2147王小芳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21:33 被阅读58次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余秋雨

      拿到这本书的机会有点机缘巧合,中午小自习的时间,我去别的班看午自习,一个很文静的小男生完成作业后在拿着一本书在看,乡镇上初一的孩子,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后,安安静静的看书,在众多交头接耳、趴桌子上睡觉、作业都不写完的同学中,真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让我不得不注意到他。

      然后就随机聊了几句,随口说了一句:“看完之后能借我看看吗?”自己说完之后并没放在心上,过了几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一个男生叫住了我,说是李××给我的,喜出望外!我连忙道谢,可他已跑的不见身影。

      随后细细读来,读的越多,越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一个让我喜出望外的存在。

《文化苦旅》全书一共四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书以一种心灵感悟的口吻结合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叙述在路上的一切感受,与当今社会旅游日志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追求不同。余秋雨先生选择的地方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在我看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文化”二字,在于到每一个地方后,余秋雨先生由今及远谈及“文化”,在说起文化后会想到这个地方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苦”怕是苦在这个地方的经历,以及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于这种经历的同情。细读之后会折服在余秋雨先生广博的见闻,丰富的知识以及华美的辞藻中,每一句都是我想放在读书笔记里的摘抄语句,余秋雨先生对于一些问题的见解,独到、细腻,对于一些闻名景点的分析纵贯古今!

《文化苦旅》――余秋雨

也许是我曾经从事旅游行业的原因以及本身喜欢外出游玩的经历,对这本书有说不出的喜爱,尤其对里面一些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在余秋雨先生的解读里又有不一样的感悟!在旅游的角度来说,不同于现在旅游吃吃喝喝拍拍照的习惯,余秋雨先生追求的是对内在文化感知。对于现在人来说,若非大家,若非真的兴趣使然,怕是没有人乐意去考究一个景点的内在,就好像现在人在讨论是团队、还是自驾游玩的时候,对于一个不甚了解历史却又想知道缘由的我来说,我偏向于导游,因为他知道你不知道但想知道的事。

这一刻,由这本书想到了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未尝不“苦”。“苦”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付出不一定能收获相同的回报;“苦”在家长的不理解,学生的不配合。可转念一想,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转变需要慢慢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向余秋雨先生学习,是“苦”实乐,需要苦中作乐。

思想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假期还没来临,那就和思想一起上路吧!

相关文章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还历史以生命,还生命以过程

    《文化苦旅》余秋雨 余秋雨,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个人经历不多赘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于八十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

  •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你看过吗

    《文化苦旅》 余秋雨 7.8 (62276人评价) 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

  • 除了《文化苦旅》,余秋雨还写了哪些书?

    除了《文化苦旅》,余秋雨还写了哪些书? 《文化苦旅》,余秋雨成名之作,其价值自不必说。作者一路讲课一路游历,到了甘...

  •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看余老的文化苦旅,不得不说,从最开始的找不到共鸣点,觉得文人的爱国情怀实在太过粘稠,到后面却越看越入迷。 从莫高窟...

  •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余秋雨 拿到这本书的机会有点机缘巧合,中午小自习的时间,我去别的班看午自习,一个很文静的小男生完...

  • 《文化苦旅》余秋雨

    两年前的暑假,也就是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网上定下了这本书。打算利用暑假多看看课外书,多到外面玩一玩,没想...

  • 《文化苦旅》——余秋雨

    莫高窟 一 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开始开凿石窟,后来代代有人继续,这就成了著名的莫...

  • 《文化苦旅》——余秋雨

    道士塔 一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

  • 《文化苦旅》余秋雨

    刚读完新版小序时想,余秋雨,好像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当时穿着刚晒过的睡衣,布料有些粗粝,但很温柔地滑磨着肌肤,残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余秋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g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