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承五代残唐纷争杀戮的五十年之后,一直没有强盛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赵匡胤传下来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时期的武力值一直都不太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那么这个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其实呢,就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以及天津的北部地区,它贯穿了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东到大海,是中原地区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如今这道屏障没有了,所以西夏、契丹、金等少数民族不断骚扰宋朝的边境,边境战事不断,宋朝与这些部落交战之后,发现很难战胜他们,所以就和这些少数民族签订合约言和了,当然,签定的条款对宋朝皇帝来说也是忍垢蒙羞的条约,因为那些少数民族部落虽然承认大宋朝的皇帝,但那是大宋朝每年赐予他们大量的金银绸缎换来的,每年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这就使得国库财力日渐空虚,而国内的行政一向松弛泄沓,所以政府经费捉襟见肘,于是神宗注意到了自诩为财务奇才的王安石,而王安石主张的通过改革纳税征兵制度可以给国库筹集款项,同时在西北用兵恢复国威,深得神宗的君心,于是后期王安石当政时曾在西北多次发动战争,其中有几次胜利,但是却有一次惨败,为了继续作战,皇帝需要钱,为了筹钱,朝廷的财政制度必须改变,于是王安石变法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神宗熙宁二年,苏轼兄弟回到京师之时,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随后的两年中,但见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纷纷离朝,御史台遭到清肃排斥,台谏官再也没有了风闻奏事的权利,取而代之的都是王安石的心腹和追随者,王安石大刀阔斧地清除异己,朝廷中的抗争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官场乌烟瘴气,那些贤德干练深孚众望的大臣,公开反对王安石,但是神宗对这些充耳不闻,假装不知情,而王安石则很巧妙的将这场纷争转移到了皇帝身上,他极力得让神宗相信,这些反对的老臣是想要和皇帝夺权,是存心阻挡神宗行先王之道,于是很多的反对王安石的人都被罢官免职,离开了权力中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