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很痛苦,家长老师很纠心,这一招让大家都喜笑颜开!
为什么我写的内容只有这么一点?为什么我写了两三个故事,字数才一千多点?为什么我拿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写了?为什么我在写作前,就不停地咬笔头呢?为什么我把头都挠破了,还是没有挠出几行字来呢?为什么一提起写作,我就恐惧、害怕呢?为什么会有写作文这个作业呢?高考不考作文该多好啊!为什么……
为什么写作很烦恼?
说起写作,我们很多人都会在痛苦中挣扎,一谈起写作的痛,那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其实如果你在写作过后,能提出上面的问题,至少说明一点,你的内心其实还是想把作文给写好的,还是想写出一些好的作文来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作文不堪入目呢?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也不与大家分析太多,就谈谈我们的角度所看到的原因吧。
第一,我们从小学开始起,写作量并不大。除了部分语文老师要求比较严格之外,作文的作业一般都是很少的,基本上一周一篇作文,按这样计算,一年也不到60篇的作文。从量上面来看,写作这个训练就非常少了,作文的输出少,写作的基础自然而然就不牢固了。有的伙伴说,为什么别人能描写的很贴切,用词也非常的恰当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学习到的词语没有用武之地,自然而然就远离我们的视线范围了。在写文章的时候,自然很多词语用不出来的。要改变这一状况,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写,不断地写,哪怕是写上100字都可以。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写作的习惯、输出的习惯。
大量的写作
第二,我们写作文,总是用一些范文、格式来把我们规范住,大脑不敢去发散,不敢去想象。一个人的作文水平高不高,核心就在想象力的差异。想象力好的,想到的画面能自然而然地描述下来,想象力差的,想了半天都没有确定。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曾冠茗老师提出了零秒思维写作的三不原则: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通过这三个原则,让我们大胆地去写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跟随大脑的思潮起伏而写作,“我手写我心”。这样一种训练,不再是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而是先把大脑激活,让大脑的想象力处于活跃的状态,同时手下不停,一直保持一种持续输出的状态当中。这样就可以促进我们敢写、能写了,再通过各种刻意练习的技巧,让我们不断地去写各种内容、体裁、形式,自然而然地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发散思维帮助写作
第三,我们平常写作,都是处于焦虑的过程中去完成的,这样容易导致我们写作的情绪不佳,自然写作的状态就没有了,更不要说写作的灵感了。很多人都说写作要靠灵感,什么时候灵感最强?那就是我们写作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我们的写作依赖于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我们的写作。写作的时候,心态平和了,大脑才会处于放松的状态,进而我们的思维就会非常的活跃,很多人追求的灵感就会不断地涌现。用零秒思维写作的方式,我们可以与我们的内心处于一个同频的状态下,然后用我们的手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地写作状态,又会反过来平静我们的内心,写作的状态又不断强化,我们训练的越多,就会觉得写作越来越轻松。
放松寻找写作的灵感
写作在人的认知层级塔中是属于语言逻辑层次的,那是属于人的分析性思维的训练层次,是人抽象思考的一个基本能力。坚持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经也写过一篇文章,简单述说了教育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了。一是阅读,大量的阅读,专门针对输入进行的训练;一是写作,大量的写作,专门针对输出的训练。只要做好这两个内容,任何一个人的理解能力都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明显进步。而且这两个内容,推广实施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我们家长愿意去引导孩子们就可以很好的做起来了。
阅读与写作
写作的重要性非常有必要,找出时间来,拿起笔,按照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三个原则大胆地写出内心的想法,大胆地抒发内心的情怀,人的整个身心面貌都会得到很大的进步。伙伴们,请拿起你的笔,我们一起来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