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极致的人,都不求名利

作者: 喵姬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20:51 被阅读74次

拍摄:李纲、格桑顿珠

作者:喵姬

人物:靖涵

巴拉格宗佛塔雪山 佛塔雪山下

你知道香格里拉,

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巴拉格宗”,

即使是香格里拉当地的藏民,

也很多人没有听过“巴拉格宗”这个地名。

而巴拉格宗是一个有一座天然形成的佛塔,

与雪山连在一起,

美得像仙境一样的村庄。

传说佛祖就是在这里讲佛法,受佛经。

而能让我们世人有登上这里的机会的,

是一个名叫“斯那定珠”的人。

斯那定珠

身材高大,

皮肤黝黑,说话客气,

语句中透出真诚。

戴着一副墨镜的样子像个黑帮老大,

这是我对斯那定珠的第一印象。

但其实是他眼睛不太好,

高原的紫外线太过强烈,

所以他需要戴着墨镜保护眼睛。

第一眼见到斯那定珠的时候,

看得出真的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的,

皮肤太黑了,有藏民的感觉。

他穿着一身藏民的服装,

为了迎接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斯那定珠

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旅游公司不能垮,

垮了公路就没有人来保养了。”

斯那定珠说这个话的时候,

嗓子有些哽咽。

他这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在奋斗,

就是改变他家乡的风貌。

巴拉格宗村

他出资建起了一条长达50公里的公路,

从214国道一直通到家门。

这是唯一一条没有国家出资的公路。

花资达到8个亿。

在公路没有修成之前,

巴拉格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

从村子去一趟香格里拉,

单程要7天的时间,

一来一回,

需要半个月。

村民们都是用平时打猎的兽皮换取一些日常用品,

出去一次,

就换一两年的量。

在我们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电灯、空调的时候,

他们最宝贵的电子产品还只是手电筒。

修成的公路 通向雪山的公路

斯那定珠8岁那年,

父亲带着他出了一趟城。

他第一次见到汽车、楼房、电灯还有公路。

13岁那年,斯那定珠作为家里长子,

不顾父母的反对,

走出了村庄,

来到了城市打工。

做过搬砖、厨房、工地......

一开始语言不通,

什么都愿意做。

后来做起了倒买倒卖,

因为个人诚信好,

生意越做越大。

再后来,就做了五金店,又做了酒店。

从一个大山出来的孩子,

勤勤恳恳工作,

做成了一个资产达到好几千万的老板。

公路中途可以看到的雪莲峰

被称为女性神山

正当人生巅峰的时候,

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他选择回家乡,

他要给家乡的人修一条路,

他要让自己家乡的人,

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斯那定珠决定修建公路的时候,

向村民们征地,

村民不相信他,觉得他是骗子

要骗了村民的田地

把口水吐在他的脸上,

村民还说:

“路要是修不成,他得跳楼自杀。”

斯那定珠说这个话的时候,

神情语言都很轻松。

巴拉格宗酒店外,抬头就能看到山和蓝天

他说,虽然村民这样说我,

但是我不能怪他们,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真的会有这样一天,

有路可以通到家门口,

一定要原谅他们。

斯那定珠说这个话的时候,

嗓门有些大,

但是还是让人听着觉得有些舒服。

巴拉格宗村 现在的巴拉格宗村 村子的正对面,就是神圣的佛塔雪山

通向巴拉格宗的路,

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得成的。

巴拉格宗的地理位置是在太偏僻,

要从90度角的山腰上修路,

是一个大难题。

斯那定珠请了一批批的施工队,

每一个施工队都摇头,

不敢接下这个活。

最后,斯那定珠自己来规划路线,

跟着工人一起施工,

钱花没了,

变卖了所有家产,

为了修建这条路。

可是他从没想过放弃。

公路在2007年建成通路,

斯那定珠印证了那句话: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斯那定珠修路

在艰难地把道路开出来之后,

2013年云南地震5.9级,

巴拉格宗刚修好的公路收到严重损害,

到目前为止,道路都还在修整当中。

地震后路面情况

再多困难,都挡不住一个有梦想有目标的人。

巴拉格宗是一个神圣美丽的地方,

这里总共就只有14户人家,

家家户户出门就能看到雪山。

窗外,美得就像一幅画。

巴拉格宗拥有丰富的矿物质,

只要开山挖矿,

这就等于是一座金山,

可以收入一大笔财富。

但是斯那定珠拒绝了所有想打这里矿物质主意的人,

把巴拉格宗打造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斯那定珠说,

我不赚那些钱,

我要保护好这些财富,

留给子孙后代,不然我们的子孙后代,

就什么都没有了。

巴拉格宗村

天然形成的佛塔

在我们看来觉得是正义得不吃人间烟火的话,

从一个务实的人嘴里说出来,

很有说服力。

这里的雪山,

这里的佛塔,

美得一塌糊涂。

斯那定珠,开了一条路,让我们看到神圣的雪山,

以及最原始的美景。

从一个穷到没有电的小村庄出来的男子,

到底是什么,

让他可以舍弃财富也要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这样的贡献。

当站在了雪山底下,

看着这天然的美景,

这座天然形成的佛塔,

给了藏民们心中的信仰。

正是这样的信仰,

走出了一个不求财不求名利的人。

这条路,是斯那定珠献给巴拉格宗最神圣的一条哈达

这里与世无争,

斯那定珠把巴拉格宗开发成为旅游景区,

是希望他的乡亲们有收入,

能养活自己。

也希望到了这里的游客,

可以看到和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

小伙伴说,这样的一个景区开发,

50年内,都是亏本的。

按照这样的规划,

等到巴拉格宗真的盈利了,

斯那定珠也不一定享受到了那份分红。

他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现在巴拉格宗的公路、以及景区的维护,

全部都是由斯那定珠成立的旅游公司独立运营。

这里以前是一个完全的世外桃源,

到现在路面修好,

斯那定珠把家乡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

斯那定珠从前的家 斯那定珠家窗外的风景

佛塔雪山就在家对面

这里一切公共设施,

都是由当地村民维护的,

包括公路、景点卫生,

这里还有专业的导游、酒店。

巴拉格宗从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现在是一个独立的旅游圣地,

如斯那定珠一样。

巴拉格宗旅游大巴 巴拉格宗酒店,旁边就是河 巴拉格宗藏式酒店

这里不只是风景美,

这里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站在雪山下,

回归真实的自我,

看着雪山,

面对着佛塔,

内心是平静的,

佛塔雪山赐予了这里一个无争无欲的世界。

佛塔雪山下 虔诚祈祷 雪山底下忍不住露出的笑容

斯那定珠把原来那条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栈道,

改成徒步路线,

整个路线下来需要两天时间,

这会是爱徒步的人的圣地。

而这些人马道,都是在悬崖峭壁上。

他保护了这里,

还给一条人们可以通向这里的道路,

为了他心里的村民,

为了他给自己的承诺,

不畏艰难不怕苦,

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信仰,

无人能敌的,是心中有目标的人,

无人能阻的,是心里有力量的人。

斯那定珠从前的家

他笑得很憨厚,

待人很诚恳,

这里的雪山真的很美,

洗涤了尘世的污浊,

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

都回归了真我,

这里是最后一处隐世天堂——巴拉格宗。

作者简介:喵姬(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身材微胖,思想积极向上,生活态度阳光灿烂,爱说爱笑爱唱爱跳,除了唱歌就爱写作,正在修炼个人品德与身材,愿与共勉。微博@老猫爱写字,简书@喵姬

相关文章

  • 活到极致的人,都不求名利

    拍摄:李纲、格桑顿珠 作者:喵姬 人物:靖涵 你知道香格里拉, 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巴拉格宗”, 即使是香格里拉当地...

  • 活到极致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活着的三个层次:1活着。 2体面的活...

  • 活到极致

    人前戒丧言,人后戒闲言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不轻易许诺,不轻言放弃

  • 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

    这里的雌雄同体,指的是心理,而非生理。你是男人,就是男人,你是女人,就是女人,只有一个性器官。 这里的雌雄同体,指...

  • 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

    每个完美的自我,都是雌雄共同体。 雌雄共同体没有性别之分,他们是心理上极致的融合, 只有融合时发挥作用,才能成为完...

  • 【做一个活到极致的人】

    序:Be a Man Who Lives Fully,每个人对“极致”的定义不同。但人生只有一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

  • 大会之后,我收获多少?

    47位极致践行者们,有47种不同的人生,但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不向命运屈服,把自己的人生活到了极致,活出了想要的精...

  • 2021-12-16

    人活到极致:会赚钱,能独处,常读书 有句古诗:静坐将茶试,闲适把书翻。 人活到极致,赚钱有底气,独处有静气,读书增...

  • 活到极致的女人

    她是让全世界男人都为之疯狂的舞台演员,也是让全世界女人望而怯步的女人——莎拉·伯恩哈特, 19世纪和20世纪初颠倒...

  • 把自己活到极致

    谢顶顶~自我修养第66天 屏读时代,人的思考都变浅了,不停的翻呀翻,过目不过脑,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只是消磨时光,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到极致的人,都不求名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wv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