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周五
片段一:走迷宫时,来到分叉路口,CZ想要去到另一条路,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喊他归队,于是被拉回大队伍的他一脸失落地念叨:这样就不是探险了呀…,于是我拉住他,轻声问:“你很想去试试走那条路对吗,那我们一起去试试吧”(感受到他原本即将爆发的情绪突然安稳下来),果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没走几步就与其他孩子重新相遇了,后来他在每一个分叉路口,一直选择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最终我们从和别人不一样的出口走出了迷宫。
那一刻很有感触,每个孩子是那样的不同,他尝试着去探索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是多么可贵,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或许我要做的,是陪伴他,确保他一路的安全,而不是要求他走在我指定的路上。
(当然,界限上的调整是:提前告知孩子,如果想选择不同的路线,要告知老师,并在一位老师的陪伴下去走,又或者尝试,老师来到每一个出口等待,孩子们独立行走)
片段二:孩子们走到烧烤区域,自发玩起了烧烤游戏,一开始老师没察觉,会召唤孩子来做自己原本的安排。后来,选择停下来,看看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寻找材料,创造了一个场景,每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开始共同合作起来,有的负责采集(寻找木材,串串签,食物:树叶,甚至有的孩子找到别人吃剩的肉,碳,)有的孩子负责烧火,烧烤食物…后来有趣的事发生了,一个老师问你们的食物烤好了么,我想来一串,孩子们开始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买卖场景并让老师参与到了游戏中。让我很触动的是,很少与老师互动的CZ拿起一片树叶,一根枝条,来到我面前问,“你可以把你想要的写在这里”,看到他一脸认真,我情不自禁很入戏地问:这是菜单对吗,一边拿起树枝认真地写起来…他又挨个去其他老师那里点单。后来,他还来问我们要喝什么,“我要橙汁”,“我要…”,老师们也开始入戏,我无意中瞥见孩子们看着老师们那种闪烁的眼神,其乐融融。
很触动的是,当孩子们去寻找材料,跨越出老师内心设定的区域,情不自禁会想召唤回孩子,或者喊停,后来,试着跟随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会发现他们捡的东西都是可取的,他们不会去随意碰店里别人的用具,看起来是不需要的他们会捡拾,(唯一的一个介入,是孩子们拿了钳子,我提醒他们用完了要记得归还,他们也很认同),能感到孩子们的内心对于环境的界限是有的。
总结:
感知孩子的世界
而不是孩子跟着你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