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人

作者: 是非成败转头空_4d33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21:46 被阅读1次

做学生时,老师站在讲台上讲,我坐在下面听。

读书时,习惯拿一个本子放在旁边,有好的地方记录下来。

讲课没思路时,去网上找一个课件,下载下来直接用。

买股票时,不知道哪个收益会更好,心里没底,咨询一下别人,或者是看一下网上的评论如何。

最近我发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习惯了当一个容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桶,把别人的知识,经验感受,一并放进桶里,自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接受者。

今天读李欣频的量子创意课,里面的几句话点醒了我。“当你被一样人事物吸引时,你要让自己跳开来,看自己,究竟是哪个部分被触动,究竟被挑起了什么感动、什么情绪,要进一步探索,触动背后的程序代码是啥?并启动自己同步产生新的点子,新的灵感,新的作品。不要把现成的资料拷到手,就以为自己成功移植了别人的一切。

就拿上课所需要的课件来说,当我对一堂课没有思路的时候,我就会在网上去找同样的课件。

找到一个,我认为质量还可以的,就把它下到优盘里面,上课直接用,根本就没有分析这节课件好在哪里,哪一部分是我想不出来的有没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没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只是一味的去抄袭别人。我变成了一个依赖者,寄生虫。

究其原因,在思考时没有任何头绪。这样的过程很痛苦,坚持不下来。

烧脑是接下来要做的最重要的训练。

李欣频在这本书里提供了两种方法,第一个是站在创作的源头。当你享用一顿美餐时,要想想这一餐是你烹调出来的,你是怎么决定才得,怎么才买书?我怎么烹饪,总摆盘?

第二个方法是,站在创作源头的转换台上,练习,切换创作接口。比如,看完哈利波特第一集,不要着急去看第二季,想象你要把它拍成电影,你会怎么样设计,魔法学校的空间?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情景当中,作为亲历者去处理当时的情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桶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yc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