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与达

作者: 荡相遣执 | 来源:发表于2021-03-04 20:01 被阅读0次
    孰求闻达于天下?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译文讲解: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诸侯国里做官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家里做官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名声大,不是通达。所谓达,是品质正直,喜好大义,善于察其言语观其容色,总是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做官和大夫的家里做官必定会通达。至于有声闻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有仁德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德,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而不疑。那他无论在诸侯国里做官还是在大夫的家里做官,都只是博取虚名。”

    荡相遣执讲故事:

    子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事理通达的君子,但不明白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他去问老师。

    “夫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事理通达的君子呢?"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启发式地反问子张。

    “你自己有什么认识吗?"

    子张似乎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没有自信。

    “哪些名闻天下的人都是事理通达的人吧!他们在国内无人不知,声名也都传到国外啦!"

    孔子听了子张的回答,摇了摇头,说:

    “师儿,你所说的这些人,不能算是通达之人。他们只能算是闻人。通达之人,他们除了能做好当下的事,还在谋划着明后天以及未来的事,惟恐虑之不及做不到位而留下隐患。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内心不够纯洁,故尔不忘加强自心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四方愚智贤不肖人等,清晰明白,无处藏身。他们与人交往,上至人君,下至百姓,僚属之间,左右逢源,不失于礼。这样的人才算是通达吧!无论是邦国,还是在诸侯之间,他们都能随心所欲,通达无碍。"

    子张听到老师的教诲,真为自己认识的偏狭而感到羞愧。他脸色涨红,汗珠都流下来啦!

    孔子看着自己这个年轻的学生,抚须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你所说的那些闻名天下之人,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他们在其位,却不能谋其政,心中谋着私利,却表现出仁人君子的样子。当下的事情做不好,政治一塌糊涂,危机潜伏却浑然不知。纵如此,还以天下名士的姿态到处招摇,惟恐别人不知他们的存在。”

    说到此,孔子问子张:

    “师儿,你打算作什么样的人呢?"

    子张听到,慌忙跪下,半天才抬起头来,说道:

    “夫子教诲,弟子必铭记在心。请夫子放心,颛孙师决不能成为徒有虚名的闻人。"

    子张从夫子那里退出,内心琢磨良久,禹行舜趋,自言自语道:

    “夫达者,做仁义之事,存长远之志,修高洁之心,明天下之理。身心和谐,事理无碍。在家如此,在国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闻与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ak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