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RFC是来自美国的国际财务顾问师协会(IARFC)的培训课程,为期7周。我会另外在RFC课程心得(1)中介绍协会在美国的缘起以及在大陆的发展历程。
今天的课程老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郭教授) 布置了回家作业,要求把听课后感想最深的几点写下来:
1) 郭教授在开篇就开诚布公地说,经济学不像理工科在教科书上就可以学到具有确定性的定理、定律。经济学、社会学教科书上所学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课书若学得很好,并不代表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我顿时释然。
2) 第一次知道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所在的研究领域。若按我自己的话来讲,微观经济的表现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学研究需求、供给、市场。宏观经济观研究GDP, 货币供给以及经济增长。
3) 保险在经济学中的位置并不是刚需,而是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需求多样化的体现。需要非常警惕从业人员对保险的社会需求过高的期望。
4) 贴现率越低的人越会考虑保险,贴现率低的人更关注未来,想象力丰富,淡定。这或多或少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接触到的客户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担心通货膨胀,对未来焦虑) 和客户有所顾虑的地方(顾虑活得不长,延时满足的不确定性的补偿)。
5)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了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创新。因为已过了套利型增长的阶段,再要获得可持续增长的动力需要靠创新。用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如医药行业实行了4+7采购制度,只要企业是否失去了生产的动力?
6) 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了解了市场经济的种种好处。所谓经济学角度,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的角度。市场经济从最大效率地创造社会财富是最有效的,因为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杜绝把资源 消耗在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事情上,如拉关系,搞腐败,请客,送礼等不良风气上。
7) 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了解到了产权并非指所有权利的总和,产权指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市场经济的前提是私有产权。
特别对不是科班出身的金融从业人员,学习这样的理论基础课非常有必要,是非常重要的补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