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小时候舞狮、跳“钱龙”、跳“财神”等活动早就消失多年,农村居住人口越来越少,过年也不复以往的隆重和热闹。 通东人家过年,就剩下最庄重、最具仪式感的 “烧经”,而年味还剩下什么? 我想只有“青菜豆腐汤”才是最好的年味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6064/9c3cc6379ae8a4e3.jpg)
01 儿时记忆
小时候,不喜欢吃青菜,总感觉青菜有点苦,可能那时炒青菜时舍不得放糖,也可能经常吃,已吃厌了。那时,总是盼着过年,过年总是那么开心,不用上学,还能穿新衣,吃美味,所谓美味无非也就是鸡鸭鱼肉,我尤其喜欢吃鱼。
那时候,小河里水很干净,春天时,几户人家合起来放鱼苗,到过年前会捕到很多鱼,看捕鱼,分鱼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事。过年一定要有鱼,所谓“年年有余”。我喜欢吃红炒鱼,通常过年分到的鱼,全部红炒,然后天天吃冻鱼。有一年,看到橱柜里10多碗鱼,摆满整整一格,特别兴奋,那是记忆中幸福。
当然,鱼不会年年有那么多,而“青菜豆腐汤”却是年年有,过年期间还天天吃,只是从来没觉得“青菜豆腐汤”好吃。
02 寓意
工作后,有一年除夕,我问妈妈,为什么每次过年都要做“青菜豆腐汤”,妈妈说:“以前穷,过年也不一定有鱼有肉,青菜中加点豆腐已算不错了,吃到青菜豆腐汤就算过年了,也是有寓意的,盼着来年日子好一点。”
原来,“青菜、荠菜、豆腐”谐音分别是“请财”、“聚财”、“大富”,用通东话说就是要“讨一个好的口彩”,粉丝也是寓意长长久久,总之希望来年日子更好。
这不是“谐音梗”,这是纯朴的愿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从那开始,才明白知道的“青菜豆腐汤”还有如此深意,那次就吃得特别有滋味。
之后,每次过年回家吃得最多的就是“青菜豆腐汤”,这是饭店、食堂根本做不出的美味。
03 简约不简单
青菜豆腐汤是家常菜,选材也很简单,一般有“青菜、荠菜、豆腐、粉丝”,有时还会加蛋皮、豆牙等。然而,看似简约,其实并不简单。
豆腐不是市场上买的豆腐,通常在节前两天专门加工的,选用的是最好的黄豆,也不会挑豆腐衣,产量低,但豆腐品质更好,煮时间长不也会碎,煮好后变成蜂窝状,嫩嫩的、软软的、又有韧性,口感特别好。
荠菜是到野外去挑的,虽然市场上也有荠菜卖,嫩绿嫩绿的很好看,然而却远没有野生的荠菜香。野生的荠菜通常是平铺长在地上,不高不大,颜色更深,一般是深绿色,有的还偏紫色。
青菜都是自己自家田里种的,家里大大小小的青菜很多,不选太大的,不容易煮烂,不选太小的,太嫩又烧不起。只选用不大不小的那种青菜,一般只挑菜心,通常一大篮子青菜,最后用作食材的只能一小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6064/6180458bda83a5d4.jpg)
鸡蛋当然是土鸡蛋,所以这样的食材也只有老家才有。
过年时,土灶烧的柴也是有讲研究的,那就是芝麻秸秆,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家里芝麻种的不多,但每年都会种一点,芝麻采下后,芝麻秸秆晒干,妈妈会用红色的带子捆好,作为过年烧火用。
过年最喜欢干的活就是烧火,坐在土灶前,火很旺很温暖,芝麻秸秆燃烧发出“噼啪噼啪”热烈而清脆的声音,这是幸福的声音,这是春天的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6064/90def87181b795ac.jpg)
年味虽越来越淡,而“青菜豆腐汤”依然还是那样的美味。
返回城里,妈妈专门为我准备了青菜、荠菜、豆腐等食材,让我们回去自己做。然而,但回家做的时候,却再做不出那样的味道。
也许只有过年,只有在父母那里“青菜豆腐汤”的味道才特别浓郁,这是过年的味道,这是家里土灶做出的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