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三卷第9章【自我】)
自我表征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在进入这一部分开始的时候,澄清下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概念,无论是具体领域还是整体水平,是不可改变的还是容易变化的。如果自我表征是相对稳定的,那么相关从业者便不能指望促进消极自我意象个体产生积极自我评价。相反,如果自我表征是具有可塑性的,从业者会更加乐观,尤其是在能够对某个个体的负性自我评价成因作出有力分析的状况下。
本节首先根据相关文献,聚焦于自我表征正负性的实际稳定和变化——自我如何有效评价。文献的一个中心主题是自我评价,尤其是自尊和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是否会随着发展发生常规性的变化?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自我评价变化范围内是否存在个体差异。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自尊到底更像是一种特质还是一种状态?在回顾完自尊发展的常规模式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常规发展变化
有关常规发展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儿童中期,儿童的正性自我评价会有所下降。研究者将这种下降归因为对社会比较信息和外部反馈的依赖,这使得对能力的评价更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到青春早期(11-13岁)会出现另一次回落,此后,自我价值整体评价和具体领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会在青春期逐渐上升。
青少年报告的许多变化都发生在初中的升学转变期。Eccles 及其同事,以及 Simmons 及其同事假定,部分原因在于小学和初中环境的差异。初中更倾向强调社会比较和竞争,有更严格的分级标准和更多的教师管制;个人更少受到教师的关注,原有的社会网也被打破。所有这一切导致学校环境结构与较小青少年需求的不匹配。众多身体、认知、社会和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破坏了青少年的连续感,而后者会威胁到青少年自尊。许多研究还发现女孩的自尊低于男孩(这种性别差异在14-23岁之间不断扩大)。
总体自我价值感的下降程度还与升学的时机和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变化相关。六年级升七年级就进入初中的个体,自尊下降程度大于延迟一年,即七年级升八年级才进入初中的个体。并且,较早发生变化的学生无法在中学阶段回复到原有的自尊水平,尤其是女生。早熟的女生情况最糟糕。她们最不满意自己的身体,部分原因在于她们往往会稍显丰满,不符合以瘦为美的审美文化标准。这会给她们的自我价值带来消极影响。相关内容我们将在自尊和外表知觉的关系中进一步讨论。此外,根据发展准备假设理论,早熟的女孩对约会等社会期望和早熟带来的其他常见问题在情感上做好了应对准备。
对自尊从八年级起在整个中学阶段逐渐提高的现象,目前有多种解释。根据 James 的分析,个人自主性的提高可能使个体有更多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表现自我。按照镜像自我理论,更多的自由也带给个人更多的机会来选择那些有利于促进自尊提高的支持群体。更强的角色扮演能力也使较大青少年能表现出社会接纳度更高的行为,获得他人的接纳。Hart、Fegley 和 Brengelman 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利的证据。在对过去和当前自我的描述中,青少年声称自己逐渐摆脱了那些不良的认知、情绪和人格特点,变得日益能干、成熟、有魅力和吸引人。
用平均数来分析自我价值水平的变化,会掩盖对升学过渡反应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升中学和大学的转换期中会出现三种情况——自我价值感上升、下降或保持原样。根据我们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自我价值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会受到 James (重要领域的能力)和 Cooley(重要他人的赞同)提出的决定因素的影响,发生相应变化。检验结果表明,在升学期间自我价值上升的个体在重要领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在新的学校环境中也获得更多的社会赞同。自我价值下降的学生报告在自己重视的领域的能力有所下降,并且在转换环境之后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有所减少。没有表现出自我价值变化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能力和社会支持上的变化微不足道。Demo 和 Savin-Williams 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证明,约有一半的被试表现出整体自我价值感的稳定性,而其余被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性。
但这方面的文献仍然存在很多争论。有人声称自我表征相对恒定,有人主张自我表征更具可塑性。一些研究者报告,有证据表明成人自我概念相对稳定。例如,Swann 提供的证据表明,个体拥有精细而巧妙的“自我确认”策略,会竭尽全力去寻找确认自我概念的信息,并且尽力抗拒那些会威胁到自我概念的信息。根据 Swann 的结论,人们不希望获得与他们现有同一性相矛盾的反馈。因为同一性提供了行动的心理蓝图,是指引我们如何行为的路标。Epstein 也观察到,“人们有一种维持对现实的个人理论的既定倾向,因为这些个人理论是他们唯一可以用来理解世界和指导行为的系统”。Swann 的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具有负性自我评价的人实际上非常矛盾,即便受到赞扬也会使他们陷入冲突之中。虽然他们喜欢有利的评价,但他们也需要不利的评价反馈,因为这些个体渴望确认。他对这类人的评论是,“他们陷入了一种困境,有利评价带来的暖意被寒冷的怀疑驱散”。
由于自尊发展会出现常规的起伏变化,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这方面研究仍需获得进一步的确证。如何将成人研究与青少年个体的现象研究相联系,仍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尤其是当其中还牵涉到遗传和大脑的发展因素。James 最早提出,个体拥有基线自我概念和变化的自我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点达成共识。人们拥有一个相对持久的核心自我感;但围绕这个核心,自我肖像也会出现情境导致的起伏变化。其他研究者也得到相似的结论,他们假设个体同时具有特质自尊和状态自尊。根据其中的某些观点,个体的基线自我感很难改变。理论家认为,在自我的层级模型中,整体自我价值或自尊等较高层次的图式对改变的阻抗大于较低层次的具体情境结构。Epstein 认为,这种较高层次的图式通常都是在发展早期获取的,并且往往源自于个体无意识的重要的情感经历,因此很难改变这些信念。
青春期是自我不断变化,起伏震荡非常明显的时期。认知发展理论派将这些起伏归因为对表面矛盾的自我特征(害羞对外向)认知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尤其在青春中期。精神分析学家将这种起伏归因为青少年急剧提高的自恋和自我关注,他们的自尊摇摆于极度的自我膨胀和猛烈的自我贬低之间。Rosenberg 更关注社会化因素对青少年自我易变性的影响。因而他发现青少年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很难对他人的感想进行推测,这使他们对自我的看法含糊不清。此外,不同的他人会对自我持有不同的感想,从而会给出可能冲突的反馈。我们新近采取的观点是,某些青少年的自尊有着相当高的跨情境和跨时间一致性,而另一些则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