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军人军人的故事
汶川十年回眸:空降兵某部侦察特种小分队深山搜救纪实

汶川十年回眸:空降兵某部侦察特种小分队深山搜救纪实

作者: 131406977eb6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20:46 被阅读16次

    作者/黄辉等讲述
    空降兵某部侦察特种搜救小分队深山搜救纪实——

    作者黄辉,系时任空降兵第某师侦察营仪侦连连长。

    2008年5月30日,上午,四川广汉机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解放军报、德阳日报等数十名记者聚在一起,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image

    10时17分,一架香港特别行政区飞行服务队的“美洲豹”空中救援直升机进入人们视野,缓缓降落在停机坪上。记者们蜂拥而上,机舱门打开,四名身穿迷彩服、头配“空降兵”字样的解放军战士小心翼翼的抬着担架走出机舱,旋即,救护车呼啸而至,将伤员紧急送往成都市华西医院。四名空降兵松了一口气,报告,消毒,整队,一切有条不紊。从他们轻松的神色上,根本看不出两日两夜不眠不休的疲惫。

    他们就是空降兵某部侦察营仪侦连紧急救援小组成员:连长黄辉(我本人)、班长王再平、康健伟、副班长马磊。此时,距5月28日15时16分救援小组滑降至清平乡城墙岩地区实施搜救任务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43个小时。

    紧急驰援

    【马磊日记摘抄】香港飞行服务队的搜救队员非常专业。从飞机一起飞,他们就一直跪在机门上,认真地搜索着飞机下每一处视力可及的地方。飞机顺着河道,时而急转,时而高速爬升,触目惊心的滑坡体和阵阵迷雾在山坡上间杂,旋翼刮起的飓风把山坡上的树林吹出了一个漩涡。绿色的漩涡。连长正在和向导了解情况,王班长和康班长正在地图上标注行进路线,我拿着GPS监测航线,不断变化的坐标和在地图上延伸的航线,就像是一道希望之路,通往大山深处。

    飞机的高度只有200米。再向上爬升,地面上的目标就再难以看清。在汉旺至清平这段山峰林立的山区,这个高度,几乎等于贴着峡谷底端擦过。甚至于山坡上每一根电线、每一片树叶,都历历在目。

    机舱内,空降兵某部侦察营仪侦连搜救小组正在紧张的做各项准备:熟悉地形情况,整理物资器材。地图,指北针,望远镜,北斗定位仪,卫星电话,对讲机,攀登绳,砍刀……一应俱全。连长黄辉看着地图上被向导标出的黄色的区域,神情凝重。

    时间太紧张了。中午十二时,正准备组织部队开饭的黄辉,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城墙岩地区还有受困群众,要求仪侦连搜救小分队第二组立即出发,前往救援!搜救小组立即整装出动,五分钟不到,黄辉带领王再平、康健伟、马磊已经在直奔广汉机场的车上了。

    【战况通报】空降兵某部侦察搜救小分队第一组组长彭兵从杨家沟报告:经近2个小时的搜索,4名搜救队员于10时28分在清平乡杨家沟发现8名受困群众,目前正在紧张营救中。另据群众报告,在城墙岩地区还有数量不明受困群众,位置不明。

    虽然司机已经把油门踩到了底,但是搜救队员还是觉得车子太慢了。刚刚从指挥部接到的消息让大家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快,快……”侦察科长在电话里的催促让队员们似乎听到了战鼓声。

    一下车,科长已经在路边捧着盒饭等候多时了。“不要下车,就在车上吃!”科长焦急的催促司机:“快,九号停机坪,飞机已经开始试车!”

    饭还没吃两口,九号停机坪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飞行服务队B—HRM号飞机旋翼已经开始高速旋转。队员们没等车停稳,跳下车就直奔机舱,鱼贯而入。黄辉跑到指挥部接过任务地图:一个黄色的不规则多边形紧紧框住了三个字:城墙岩。

    一个陌生的地名。

    人在哪里?什么情况?地形如何?来不及细问,领受了任务后,黄辉就匆忙跳进机舱。

    “就降在这里。”黄辉把手指定格在任务区域中部的一个小白点对机组人员说。从地图上来看,数十公里的范围,唯有这一段地形稍为平坦。“放心,OK!”机组人员用不熟练的普通话答道。飞机腾空而起,机头一转,直飞城墙岩。

    险境搜索

    【马磊日记摘抄】生平第一次经历如此大的灾难,我以为自己这些天的感官已经麻木。在汉旺,看到亲人遇难的群众悲恸欲绝的哭喊,我哭了;在天池,看到老乡面对废墟时那茫然的眼神,我流泪了;在进村进户的路上,看到一位妇女一动不动守在路口等候已经十天没有音信的丈夫,我忍住了再次要流出的眼泪。路还很长,眼泪代表不了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拼命的干。然而,面对机舱外那被地震破坏得支离破碎的山体,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城墙岩,从名字就能听出这里的凶险。这是一道长约6公里、宽仅30米左右的峡谷。峡谷两侧山峰高耸入云,连绵不断,夹皮沟沿山脚曲折下泻。唯一一条道路就像山上系的一条袋子,时而在山脚延伸,时而在山腰回旋。旅游者是不会来这里的,但这里矿产丰富,工地众多,是众多淘金者的天堂。地震前,这里仅矿工就一度达到千余人。

    根据向导的描述,机组人员和搜救队员反复寻找、对比,15时16分,飞机终于飞临预定滑降地点——城墙岩安全生产指挥部。机组人员用力地与每一名队员握手,冲他们树起大拇指:“Good luck!”目视。敬礼。悬停。放下钢索。队员们一一沿钢索滑下。飞机盘旋一圈,爬升,返航。

    虽然队员们心里早有准备,但一着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地震后的城墙岩已经满目疮痍,巨大的滑坡体从山顶倾泻而下,掩埋了道路,余震带来的山体落石不断的呼啸而下,在一座座破碎的山峰下堆积成山。地震的巨大破坏力碾碎了富含磷矿的岩石,给遭难的大地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尘被。石头上、树叶上、凌乱的电线上,到处都积了一层厚厚的尘灰。破碎的山体,凌乱不堪的工地,被砸得面目全非的汽车,堰塞湖的高落差水位形成的巨大水声……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灾难来临时那天昏地暗的景象。

    image

    “报告,我们已经安全着陆,正按照预定计划沿夹皮沟首先向东搜索!”黄辉打开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了情况后,迅速把人员进行了分工:王再平和康健伟为第一组,黄辉与马磊为第二组,一前一后,顺着堆满巨石的道路开始搜索前进。

    地震后的城墙岩地形变化极大,98%的山体滑坡,河流改道,有的甚至整座山都垮了下来,对比地图十分困难。但这难不住素质过硬的搜救小组。几名组员各有所长:王再平最擅长地形学,康健伟精通各种高科技装备,马磊,则是个智慧与素质俱佳的小伙子。

    二十分钟后,搜救小组抵达了夹皮沟与冰沟交汇处。“前方发现工地!”对讲机里传来王再平的声音。透过望远镜,黄辉发现前方是一个被山石砸塌了半边的炸药库。“炸药危险”四个黄色的大字格外的显眼。

    “连长,我去看看。”马磊对连长说。急迫的心情透过他的眼神流露了出来。这个还不满20岁的小伙子,什么任务都要冲到前面去。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让他一下子成熟了很多。

    【马磊日记摘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迫切。昨天,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哭了。她说她不敢看电视,太惨。妈说她担心我。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也许,还有无数个母亲正在翘首等待着她们的儿女,也许还有无数个孩子正在期盼着他们的妈妈。我能做的,也许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能早一刻找到受困群众,就能早一刻安抚一个孩子和一个母亲的心。事后,想想那个炸药库里遍地散落的炸药和不时掉落的石头,我有些后怕。但当时,我根本想都没想就冲过去了。也根本就没时间去想什么。

    确定炸药库暂时没有爆炸的危险后,黄辉决定渡过冰沟,继续向前搜索。为了加快速度,搜救队员们把背囊就地卸下,放在安全位置,只携带了水和必备的装备,轻装前进。

    冰沟的水果然名符其实。王再平刚刚踏进冰沟,就被冰冷的河水激得跳了起来。“太凉了。”他搬来石头,垫成一条便道。“不要把鞋子弄湿了,山路难走,鞋子湿了不便于行军。”经验丰富的王再平提醒后续队员。

    转了个弯,半山腰一处蓝色的屋顶出现在队员们面前。顾不上空气中弥漫的腐败气味,队员们沿着破损的阶梯爬了上去。工棚已经全部倒塌。堆积的砖瓦,横七竖八的家具,散发着霉味的衣服,让队员们感到莫名的恐惧。“老乡,老乡!”队员们用力地敲打着每一间工棚的蓝色铁棚顶。虽然明知这个地方已经不可能再有幸存者,但是队员们还是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但是,希望无情的落空了。

    夹皮沟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水流开始变得湍急。越往前走,路越难行。路已经被垮塌的山体削没了。只剩下断断续续的破碎路基和堆满滑落土石和树枝的断崖。沿路走,已经不可能了,只有顺着悬崖滑下路基,在堆积的山石中开辟一条路出来。

    “我先下。”还是年轻的马磊。康健伟把攀登绳一端固定在一块石头上,马磊抓着另一端,小心翼翼地往悬崖下滑去。

    散落的碎石很松,不断有石头沿着悬崖滚落下去。“小心,左边!”“又来了,右边!”黄辉大声的提醒着马磊躲避落下的石头。碎石砸在马磊的头盔上,砰砰直响。悬崖上三人的拳头握得紧紧的,紧张地望着马磊的身影。

    二十米……十米……到底了。马磊跳到一处平坦的石头顶上:“可以下来了!”

    【战况通报】据指挥部通报,15时50分,第一搜救小组在彭兵带领下,成功将8名被困矿工营救至广汉机场。

    悬崖下的“路”也仅仅只能说是可以走。但是每一步都十分的危险和艰难。一脚踩空,就有可能掉进深达数十米的山沟。不时有松动的石头被队员们踩落,轰轰隆隆地滚下山崖。

    16时10分,按照约定的时间,黄辉打开了卫星电话。“我们已经搜索前进了约2公里,没有发现幸存人员。前方需要通过一处断崖,对面有一处工地,我们马上前去搜索。报告完毕!”

    image

    断崖无路可过,只有山体崩塌造成大量土石积落,堆成了一个半锥形的土石堆。雨水的浸泡让土石堆已经十分松软,脚踩上去,马上就会塌下去一大块。情况危险,救援小组决定由马磊冒险第一个探路,其他队员依次通过。

    不知道是因为体力透支造成的幻觉,还是因为汗水浸入眼睛造成的视线模糊,马磊总觉得脚下的土石正一点一点的向下滑。向下望去,脚底下就是几乎笔直的悬崖,悬崖下是深不见底的蓝幽幽水潭。蹬踏掉落的碎石在悬崖上弹了几下,就笔直的落到深潭里,只能看见水面上溅起的朵朵小白水花,却听不到传来的落水声。

    马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用手牢牢抠住山崖上的石棱,一步一步向前挪。好不容易挪到了对面公路上,马磊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不住的大口喘气。短短二十米的距离,竟然用去了他整整5分钟的时间!

    【马磊日记摘抄】15时50分,发现工棚三间,全部倒塌,没有发现幸存者;

    16时25分,发现大型工地一个,工棚11间,全部倒塌,汽车5辆,矿洞一个,洞口完好,没有发现幸存者;

    16时55分,发现工棚2间,尚未倒塌,没有发现幸存者;

    17时30分,发现工棚4间,全部倒塌,没有发现幸存者;

    17时40分,发现汽车2辆,损毁严重,没有发现幸存者;

    17时45分,发现生活痕迹1处,根据现场遗留灰烬判断为十天左右。没有发现幸存者;

    18时15分,发现汽车3辆,完好无损,其中一辆卡车下有遗留被褥、衣物,没有发现幸存者……

    image

    18时30分,搜救小组一路搜索至一河道平坦地区。前方再次无路可走。整座山体再次垮塌,把狭长的峡谷封的严严实实。康健伟打开北斗定位仪进行定位,王再平准确的标出了所在的位置——长河坝。已经超出了预定搜索范围约1公里。

    队员们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头盔上的汗滴顺着帽带滴滴答答的滴下来。然而,一下午的搜索没有找到幸存者,队员们有些沮丧。为方便幸存者找到搜救小组,黄辉在路旁一大石上刻下了“空降救援队:请群众前行至大火地等待救援”的字样,希望再有零星下山群众看到此字样,集中到下游便于直升机滑降的大火地地区等待救援。

    鉴于此处位于河道下游,水情不明,在向指挥部报告了情况后,搜救小组原路返回至城墙岩安全生产指挥部进行露营。待次日天亮后,再向西继续搜索。

    搜救小组根据地形,选择了一相对安全的地带,生起了一堆篝火,开始补充干粮和水。夜色渐渐暗了下来,虽然一下午的跋涉让队员们很疲惫,但是受困群众还没有搜索到,救援小组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火光下队员们相对无语,互相依靠在一起取暖。身影在山体的巨石上跳跃,两侧的山崖如同两排巨齿,狰狞地看着救援队员,似乎随时都要把这些敢于同大自然抗争的队员们吞入腹中。宿营地周围聚集了大约二十多条狗,冲着救援小组的火光狂吠不止,无数只绿莹莹的眼睛死死盯着搜救队员。时时还能听到不远处山体落石的隆隆声和山涧中水流的巨大轰鸣声。为了防止野兽袭击,搜救队员不敢睡觉,只能围坐火旁,每人手里握着一根棍子,以至于一只鸡扑打翅膀的声音被当作是野兽来袭的脚步声,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乱。

    “说点什么吧。”连长黄辉岔开话题,笑着对大家说。“都在想什么呢?”

    王再平:“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在这样一个深山里过一次这样的夜晚。后天是我的生日,永远难忘……我们四个训练有素的侦察兵都难以克服黑暗和余震给我们带来的恐惧,那些还被困在山里的群众呢?。”

    康健伟:“今天是我女朋友的生日,原来说要打电话给她的,看来是不能了,走的太匆忙,甚至忘了跟她说一声……她会理解我的。”

    马磊:“我在想我妈。”

    沉默。

    马磊:“我妈说上次我休假回家,她提前三天就在想着给我做好吃的。我在想,也许,远方正有一位母亲做好了饭菜,等着她的孩子归来……”

    image

    一点钟左右,豆大的雨滴把队员们从昏昏欲睡中惊醒。篝火很快被大雨浇熄。无奈,队员们只好转移到一辆废弃的汽车里,又冷又困的队员们倚靠在座椅上,在鼓点一般的雨声中打起了瞌睡。

    【马磊日记摘抄】不知道为什么,尽管下午的搜索很累,但我还是睡不着。耳边蚊子一直在嗡嗡的叫,就算扎上袖口、裤腿,还是抵挡不住蚊子的攻击。腿伸不直,甚至腰都坐不起来,又酸又疼。突然我就想起了报纸上那个用自己的身体撑住预制板、用生命保护了三个孩子的老师。千斤的重压下,血肉之躯怎么会有那样的力量?也许,这就是人的潜力吧。大难之前,中国人的脊梁也是压不垮的!

    生死营救

    29日8时。暴雨。大雨造成道路湿滑无比,泥石流和山体垮塌加剧,如果继续搜索,势必要冒更大的危险。然而,搜救队员的心里非常清楚:为了早一点找到被困群众,就算是再危险,也不能犹豫!

    二十多条饥饿的狗是队员们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恶狗们凶狠地盯着搜救队员,作势欲扑。队员们围成一个圆,人手一只长棍,互相照应着通过了“恶狗阵”,踩着垮塌的山石,开始向西爬山搜索。

    前行约800米,一个长约50米的堰塞湖把山上道路拦腰斩断。其北侧是坍塌山壁,不断有碎石落下,而南侧是一天然陡崖,其上青苔遍布,极难上下。

    为安全角度考虑,搜救小组还是选择了从南侧陡崖通过。决定做出了,付诸实施以后才知道有多难。陡崖高约70米,其上灌木、竹丛交织遍布,只有约30公分高度可以通过,队员们只有伏下身躯,才能从竹丛里爬出来。马磊爬在第一个,他埋下头,使劲用头盔在竹丛中开出一条缝隙,任凭枯枝烂叶扎得脸生疼。队员们依次趴到地上,四肢着地,慢慢爬出竹林,踩着青苔一步一滑缓慢前进,雨衣上、头盔上全是泥水。下悬崖的时候,队员们无法控制住下滑的速度,后来干脆坐到地上,屁股着地,“哧溜溜”地一路滑了下去。

    “坐滑车啦!早知道屁股下安个轮子好了。”马磊不忘孩子般的顽皮。

    返回的时候怎么办?没有人去想。前方隐约露出工棚一角。队员们早已经把注意力全集中到那处工棚上去了。

    城墙岩2003号工地。海拔2003米。从山腰至山脚50米的区域内,散布着数十个工棚和矿洞。上山的道路已经毁掉了,队员们只好爬上矿洞上沿,顺着水箱爬到工棚处。

    “有人吗?”队员们大声的呼喊着。河水的轰鸣声淹没了队员们的声音,搜遍了工棚,仍然没有找到幸存者,队员们不甘心地不愿离开。突然,马磊发现山腰处还有几个不起眼的废弃小窝棚,散落在树林和废墟中。“连长,快来,那边还有三个工棚!”

    9时27分,受困达18天的受伤矿工夫妇谢德华、刘代蓉夫妇终于见到了日思夜盼的救援队员。

    image

    【马磊日记摘抄】倒塌的工棚到处都是腐臭的味道。我们喊话的时候,几乎也已经不抱希望了。一天多的搜索,我们没有见到一个人。但是,当我们听到一个微弱的回应声时,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循声过去,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影,正站在几个废弃窝棚门前冲我们招手。哎呀,找到了!那一刻,我们难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脚下的路也好像一下子轻松起来。我们一边冲那个人影喊:“老乡,我们是解放军,我们来救你们来了,你别动,这边危险!”一边飞快地跑了过去。

    被救矿工谢德华,36岁,清平乡盐井村五组村民,城墙岩工地2140工段矿工。刘代蓉,35岁,谢德华之妻,城墙岩工地2003工段矿工。

    刘代蓉一见到搜救队员们就哭着给队员们跪下了:“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18天了!真没想到你们还能来救我们,你们要是不来,我们只好在这等死了!”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王再平这位硬汉子也不禁流下了热泪。王再平扶了一下没有扶起来,自己也只好跪了下去:“老乡,你可不能这样,我们是应该做的,你这样我们承受不起啊!”

    地震发生后,矿工谢德华被巨石砸伤,躺在石头堆里三天三夜,用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三天后,本已逃出危险境地的妻子刘代蓉带着工友找到了他,把他从乱石堆里转移到了这里。

    无数次,刘代蓉看到空中有直升机飞过,都会急忙跑出去,大声呼喊,拼命摇动双手。但由于所处地形狭隘,相距太远,每一次她都失望地大哭着回到工棚。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这么大的雨,还会有解放军来救他们!

    黄辉简单查看了一下谢德华的伤势。谢德华的伤情已经非常严重,右臂严重开放性骨折,左腿骨折严重化脓,左臂受伤。18个日日夜夜,他就靠着妻子的精心照料,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熬了过来!

    待夫妇二人情绪稍稍稳定下来以后,队员们开始详细了解工地的情况。“太惨了!我躺了三天啊,没敢合一会眼,我晓得我要是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地震的惨痛让谢德华再一次流下了泪水。

    “没得人了!里面再没得人了!”见队员们还要继续向西搜索,谢德华赶紧劝队员们。“太危险喽,你们不要去了,里面只有死的了!”

    为了保险起见,黄辉决定留下马磊给伤员包扎伤口,安抚二人情绪,制作简易担架,康健伟、王再平跟着黄辉一起继续向西搜索。“你们要注意安全啊!”谢德华见挽留不住战士们,只好再三的叮嘱。

    image

    越往西,地势越高,山体垮塌的越发厉害。暴雨造成的泥石流随处可见,队员们拖着体力严重透支的身体,手脚并用,艰难地向西前进。

    2140工地。工棚5间,其中一间完好。没有发现幸存者,仅在垮塌工棚前发现尸体一具。队员们在尸体前列队,脱帽,致哀。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希望你们在天堂安息!

    简单处理尸体后,于12时10分返回至2003工段。经向谢德华了解得知,2140工地上死者姓王,35岁,北川人,城墙岩工地2140工段矿工,死者地震时并未受伤,因丈夫受困矿洞中而不愿离开,执意等其丈夫。哭至半夜无声,15日,其夫和四个工友从另一洞口爬出,将谢德华转移至2003工地后,再次返回寻妻。苦寻至此,抚尸大哭。

    壮哉,伟大的中国人民!大难之时彰显大爱!

    【战况通报】应绵竹市政府请求,29日14时10分,第一搜救小组、第三搜救小组在排长彭兵和营长崔增杰的带领下,分布乘直升机滑降至长河坝、板棚子地区,实施搜索任务,经5个小时细致搜索,发现失踪车辆和被埋矿洞,但所有人员全部遇难,没有发现幸存者。

    由于2003工地无适合直升机悬停的区域,12时30分,队员们开始利用自制简易担架运送伤员返回至直升机滑降点。伤员不能饮用冷水,刘代蓉把烧好的开水装入暖瓶,一同带下山。因地震将上山小路破坏严重,加上下雨路滑,转运伤员极为困难,多数路段要靠搜救队员跪、爬的方式才能尽量保持担架平稳。在通过一个巨石的时候,队员马磊甚至跪在地上爬行,以保持担架的平衡!膝盖被磨破了,他一声不吭,一直坚持到把夫妇俩安全送至直升机悬停点。

    image

    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加之地形和道路原因,队员们已无法抬着伤员按原路返回。认真研究山体落石特点和时间间隔后,队员们决定从堰塞湖北侧山石塌方处将其运至安全地带。乱石中抬着担架既难以保持平衡,也无法提高速度。“我来背!”身高力壮的康健伟第一个把伤员背在背上。“马磊,你到湖对面安全的地方等着接应我。”

    趁山体碎石稍为稳定时机,康健伟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将伤员运送至50米外安全地带。马磊赶紧迎了上来:“班长,我来背吧!”

    “我来背!”王再平也把手伸了过来。

    连长黄辉望着这几个已经疲惫地嗓子都哑了的战士,感动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四川人民遭受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空降兵战士肩上担负的是全国人民的牵挂和嘱托,即使自己面临再大的困难,付出再多的努力,也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托!

    体力透支、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的战士们每背着伤员走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十米一换。十米的距离已经让队员们眼冒金星。

    image

    伤员谢德华躺在担架上看着队员们几乎寸步难行,一再要求把他放下来。他说:“你们把我放下来拖着走吧,你们也好走,只要能活命,受点痛苦我也能承受。”马磊一把抓住了他:“你别动,我们能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让你再次承受痛苦!”,

    14时27分,搜救小组终于将伤员安全转移到达城墙沿安全生产指挥部(直升机滑降点),搜救队员们已经累得瘫倒在地。黄辉取出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报告情况:“报告!伤员已经安全转移到直升机悬停点,请求直升机前来援助!”

    队员们开始制作引导标志,清理现场。等待直升机前来接应。

    【马磊日记摘抄】天气不是很好,有雾。但是指挥部通报飞机可以起飞。15时20分,天空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我们赶紧把谢师傅背在肩上,等待直升机下降、悬停。据科长通报,军李参谋长也搭乘飞机来接我们来了。我们心情很激动,排成一列,象接受首长检阅一样。可以看见飞机上的紫荆花标志了。然而天公捉弄人。仅仅在飞机盘旋半圈的这么2分钟内,突然就刮起了一阵浓雾,能见度顿时降到了不足50米。

    直升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浓雾却越来越大,直升机始终降不下来。再次和指挥部取得了联系,搜救小组得到的命令是就地露营,待第二天天气好转,飞机再来接应。

    image

    夜色再一次暗了下来。火红色的篝火在黑暗的峡谷中燃起了希望。一样的夜晚,不一样的心情。为了保持伤员体温,队员们仔细地把汽车里的蚊子驱赶干净,把夫妇俩安置在汽车里。干粮已经所剩不多,队员们悉数给了夫妇二人,而自己,只留了四根火腿肠、一瓶水。考虑到二人出山后生活不便,黄辉悄悄地把四人身上仅有的三百元钱塞到了刘代蓉的口袋里。感动的泪水再一次充满了这位善良妻子的双眼:“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30日上午9时许。直升机的轰鸣声由远至近。红色的引导标志旁,刘代蓉的双眼凝视着仍在不断掉落碎石的山体,眼睛里透出点点晶莹。18个噩梦已经结束,明天,他们就要开始新的生活。 2985780-19538171b47f8d86.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汶川十年回眸:空降兵某部侦察特种小分队深山搜救纪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go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