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明:
许久不见,高考复习得如何?听闻你打算在考后来场毕业旅行,却囿于异国风情、都市风采、自然圣地、古城探幽四种选择。就我个人看来,去大自然揽中华壮丽山河之美景是最佳首选。
大好河山打造大美中华。身为炎黄子孙,家国的秀丽江山,我们穷尽一生都难以一一涉足,实在不必崇洋媚外。听,疾风呼啸,骏马驰骋,汉子们在茫茫大草原上喝酒高歌,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北方的豪情;看,淅淅沥沥的江南小雨,姑娘撑着油纸伞于青石板上缓缓归矣,在那温柔的水乡,竟使人对雨滴有了神秘感,那是南方的柔情;去西北看看吧,去体会那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去东部驻足吧,去切实领会“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澎湃。无论东西南北,背上行囊,踏上祖国的任意一隅,你都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最真实的心跳,而不是只对着课本沉于诗词中想象。你所经之处无不告诉你:家国大好河山,美哉!
作为一名高中生,观我中华之河山,不能仅仅停留于“眼”,而要深入“心”。眼之所观,也许只能流转在脑海片刻的时间;而心之所向所思,是精神上的进一步升华,是时时可取的精神食粮。而这一切,是大自然赐予的恩德。沿途的风景要好好看,高山巍峨,它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流水无意,却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陶潜醉心于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寻得一生心境澄清;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终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旷达;即使王阳明被贬到寸草不生的龙场,环境的恶劣,却使其催生的明朝最耀眼理论学说——心学!如此看来大自然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啊。身为时代弄潮儿,何不去体悟山水之间的大境界,去求“古仁人之心”胸怀天下呢?
当然,旅游的意义也在于放松心情,而我认为把自己的身和心交给大自然,那真是最好不过了。大美中华,河山大好,何不出去走走?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用。
小王
2017年×月×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