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神李健,又唱火了一首冷门歌,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的词来自军旅诗人董玉方,根据他父亲的日志改编。父亲写的散文诗,真的是一首散文诗,只是这诗里写的是一代人的生活。听到李健现场演绎,差点泪流满面。不容易动容的我,也被打动,是因为歌里铺面而来的老照片画面,是多么亲切熟悉,我的父辈,就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小时候在家最喜欢翻那些老照片,泛黄的黑白照片,是八十九十年代物质匮乏精神却不匮乏的时代的缩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0726/b19d91819424d54f.jpg)
小时候我在家翻箱倒柜的最大收获,不止那些照片,还有那个年代的信件,其中就有老妈写给老爸的情书,没错,就是情书。如今又十几年过去,老照片还在,信件却早已不知所踪,幸亏我从小最大的特点就是记性好,还能记得点滴内容。开头写着“亲爱的他”,结尾写着“小安养的鸽子飞出去一直没回来”。小安是我二爸的名字,我曾经在父亲节的文字里写过,爸爸年轻时养花,二爸养鸽子,常常为了鸽子啄了花吵架。即便如此,母上大人也不忘在信里提一句鸽子丢了。好有画面感。那个年代,家里几个兄弟姐妹,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不时起点小摩擦,又很热闹温馨。颇为吃惊的是开头的这句称呼,据我估计是我爸妈新婚不久我爸出了趟远门,那时还没有我(因为信里没有半句提到我),我爸妈是经人介绍互相看对眼在一起的,即使是相亲认识的,也是有爱情的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激情不再,亲情深厚,爸妈时不时拌嘴,没事互怼,却是我见过周边亲戚里夫妻第二黏糊的(第一是我小姨和小姨夫,地位无人撼动)。
那个年代,相亲不讲有房有车,有个缝纫机自行车,再加电视机录音机就不错了。电话都没有的年代,远距离沟通要写信,一封信送到对方手上,要十天半个月吧,下笔时字斟句酌,还不能写错。
我羡慕那个年代,在我出生前的八几年。借着这些信件,这首歌,得以穿越到过去。
不能对比,反差太大。都说房价逼死了现在年轻人的诗和远方,可是,不过二十年前,没有人婚前必须要有房,刚结婚的年轻人都和父母住在一起,或者单位分的宿舍。出门有28自行车,后面坐着妻子,前面坐着孩子,一家人出门,天还很蓝。
我羡慕那个年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