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睡美人大宝贝问到,老师,为什么有人喜欢帮助别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基因会选择让你身心愉悦的,大脑会用多巴胺补偿你做你喜欢的。打游戏让人爽,孩子们总是想打游戏。吃垃圾食品的一瞬间很爽,姑娘们老想吃炸鸡加冰可乐。
助人有三种。
第一种,我帮助了你,你必须要谢谢我,最好还要投桃报李,否则我就觉得你这个人不懂得知恩图报,是个辣鸡,以后要跟你划清界限再也不帮你了。说白了,这种情况还算不上帮助,只是一种带有很高期望的利益交换。尤其是那种对你先有了诉求然后上杆子帮忙的,根本就是黄世仁。
我人生中遇到的普通好人,都是介于一二之间,就是留名,但不图回报,因为觉得这孩子可怜愿意出手相助。比方说小时候老师经常收留我,还给我做饭吃。大一的时候每年寒暑假都留下来打工,那个时候学生的兼职工作都很廉价。宿舍楼下的杂货铺大叔经常给我免单,几块钱的肥皂牙膏牙刷洗脸盆啥的。
第二种,我帮助了你,不要求你回报,甚至你都无需知道我是谁。富豪们成立基金会,请专人打理,去帮助跟自己的生活毫无瓜葛的普罗大众。你得了好处拿了钱,根本无需知道是哪个富豪给的。这个就是“我帮助你是为了实现我自己”,做好事不留名,更加不求你那微薄的回报。不过呢,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并不是真正在意那些被帮助了的人怎么想,他们只惦记着自己如何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在媒体采访时可以很傲娇地说,我目前关心怎么赚钱的唯一动机,是如何让整个社会进步blabla,甚至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福祉。
第三种,我帮助了你,我得到了莫大的愉悦,我还要谢谢你,“感谢你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自己得到了疗愈”。给予帮助的那个人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对方的体验和感受,因为只有对方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能量得到提升了,才能再回传给帮助的给予者,让他也从中感受到被赋能。跟第二种情况比,二者最大的差别,前者的中心还是“我”,后者是“无我”的,全然地关注在对方身上,只关心如何荣耀和彰显对方,让对方被抬起,be raised up。这个“无我”,其实出现在我感觉自身真正的完整之后,我无需依靠外在的成就来证明我的完整的时候,也就“无我”了。
上次有个新结识的小伙伴问我,claire你的爱好是什么,我说帮助别人啊。他说你开玩笑吧,从来没听过这种答案。我说,因为所有你认为应该属于爱好的内容,我都发展成了职业。我太幸福了,觉得此生到此就已经无遗憾。所以唯一让我觉得是爱好的,还真是帮助别人,助人让我被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