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时间的朋友》书摘(IX)

《时间的朋友》书摘(IX)

作者: 蜗牛0718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22:03 被阅读20次

    十大思维陷阱

    4.逆命题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若p,则q它的逆命题:若q,则p它的否命题:若¬p,则¬q它的逆否命题:若¬q,则¬p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符号“¬”指“非”。)

    然而,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就把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等同起来。有70%以上的人分不清楚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参见《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2000,迈克尔·艾森克(Michael W. Eysenck)、马克·基恩(Mark T. Keane)合著。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异类》的作者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在其成名作《引爆点》中提到了一个现象:禁烟运动往往带来反效果,越禁越吸引未成年人,因为突破禁忌总会带来一些微妙的快感。很多未成年人开始吸烟,并非因为吸烟很酷,而是因为他们看到吸烟的人很酷。这种认知也是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至少对70%的人有效!

    5.举证责任

    也许你曾遇到过这类对话——

    甲:我要……

    乙:那么做有什么好处?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乙:……

    甲:那就这么定了!(甲究竟要做什么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的眼里,乙“哑口无言”就是自己的胜利。)

    另一个本质上一样的例子——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乙:……扯淡,我还真没见过活过200岁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不要误解,这确实是发生在21世纪的对话。)

    这两个例子的共通之处在哪里?

    在第一个例子中,甲声称要做某事,那么,“证明那么做是有好处的”这个责任应该由甲来承担,而不是由乙去“证明那么做有什么坏处”,或者“证明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第二个例子,乙反驳的是甲声称的“有人能活200岁以上”,而“乙不能证明地球上绝对没有活过200岁以上的人”本身,并不能反过来证明“有人能活200岁以上”。“找出一个超过200岁的人”,是甲的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当然,各种原因基本上都能归结于知识的困乏。不懂统计学,所以不知道统计样本有效性的核定;不懂概率,所以常常害怕不确定性;不懂科学方法论,所以从未听说过双盲测试……

    不明白“举证责任”的人,逻辑没办法明晰,脑子没办法清楚。

    首先,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的影响。其次,举证难度受当时所在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举证难度还受需要证明的结论与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相符程度的影响。由于举证难度的不同,所以,争论双方的境况常常处于这种状态:

    ▷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

    ▷另外一方则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benefit of assumption)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而在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6  案例局限

    在哈佛商学院刚起步时,找不到合适的教材。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采访顶尖的商人,详细地记录这些卓越的领导者正在做的和做事的方法,就是“个案”。经过一番努力和分析,教授们又发现不可能拿着这些“个案”照本宣科,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既定的“标准”来衡量“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授们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让学生们先去认真阅读这些“个案”,然后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基本上,到今天为止,这种“教学模型”依然还是这样运用的。

    “案例教学法”固然相对先进,但也有自己的局限,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谬误。可是,很多书籍都把商学院“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当作天经地义的方法,导致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随处可见。其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不少书籍曾这样用爱迪生举例说理:爱迪生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之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 “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曾有传言称这句话是断章取义,原话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再加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事实上,爱迪生仅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努力行动”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原因。至关紧要、但并不经常被提及的是,爱迪生有幸出生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度。如果再深入追溯,爱迪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不妨假设一下,爱迪生若是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

    有另外一些人采取了与“努力行动”恰恰相反的行为模式,同样获得了成就。比如,沃伦·巴菲特买入他认为值得持有的股票后,就只采取一个等同于“不努力、不行动”的策略——等待卖出时机。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也与“努力行动”恰好相反。

    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爱迪生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换句话说,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可是,上司真的愚蠢吗?我们并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上司确实很愚蠢的可能性——没有人十全十美。然而,另外一个解释可能更合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他们做的。在任何一个部门或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都是显性的,是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看得见的;而下属之间、成员之间往往并不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看到上司的缺点。

    抱怨上司“愚蠢”的人和能够发觉“上司的愚蠢可能有另外的解释”的人,得到的结论和采取的行动往往截然相反。因此,时间在他们接下来的经历中所产生的伴随作用也截然相反。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不停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基本上把“上司很愚蠢”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可笑与可悲:既然上司那么“愚蠢”,自己又为什么要用宝贵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这个“愚蠢”的上司打工?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的,要么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么在爱莫能助时自行离开。

    8.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还有一批人热衷于此,因为他们发现张冠李戴非常奏效。例如下面这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牧师正在准备第二天布道的讲稿。他的妻子有事出去了,小儿子在一边吵闹不休,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路。心烦意乱之中,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从里面挑出一幅色彩鲜艳的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掉儿子整整一个上午,但没过10分钟,儿子就拿着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敲响了他的房门。牧师对此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么快就拼好了?”“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试着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笑了,爽快地付给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布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跟着会意味深长地说: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应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快乐的;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忧伤的。”这个解释的逻辑是混乱的。

    就算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过程。

    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讲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这是偷换概念,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

    要命的是这种混乱的逻辑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无数人不由自主、不加分辨地接受了。

    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做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另一个关于“态度改变一切”的例子。谁都知道也相信“有些时候,仅仅态度上的改变真的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然而,用以下的逻辑让任何人接受,都行不通——

    将字母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A=1,B=2,…,Z=26),然后比较不同单词的分值:

    ▷Knowledge(知识)得到96分

    (11+14+15+23+12+5+4+7+5=96);

    ▷Hardwork(努力)也只得到98分

    (8+1+18+4+23+15+18+11=98);

    ▷Attitude(态度)才能左右你生命的全部,因为它能得到100分

    (1+20+20+9+20+21+4+5=100)——满分。

    结论:“态度改变一切”。

    讲点逻辑好不好?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等于100的单词多的是:

    ▷Alienation(疏远)▷Apoplectic(中风患者)▷Boycott(联合抵制)▷Cacophony(杂音、刺耳的音调)

    ▷Chimpanzee(黑猩猩)▷Connivance(纵容)▷Coyness(羞怯)▷Flurry(慌张)

    ▷Frisson(颤抖)▷Impotence(阳痿)▷Inflation(通货膨胀)▷Pussy(小猫/阴户)

    ▷Socialism(社会主义)▷Status(身份、地位)▷Stress(压力)▷Surcharge(超载,追加罚款,额外费)

    ▷Syndicate(财团)▷Tuppence(微不足道的东西)▷Turkey(火鸡,无用的东西)▷Wednesday(星期三)▷Wholesale(批发)

    以上罗列的只是在大不列颠语料库英文词汇表中找到 的1000多个词中的一小部分名词。

    useless(无效的) 如果按照这种算法,结果也等于100。

    网上有个作者不客气地写道:“So,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hard work and knowledge will get you close, attitude will get you there, but bullshit will put you over the top.”(所以说,勤奋工作与知识会让你靠近顶峰,态度则可以让你到达顶峰,而“胡说八道”却可以让你超过顶峰,这个论断是顺理成章的。)——因为bullshit(胡说八道)这个单词按照这种算法得到的数字是大于100的1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的朋友》书摘(IX)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j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