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无力感”

作者: chengheng | 来源:发表于2016-08-24 17:49 被阅读0次

    每当自己被情绪困扰的时候,我就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去感受它,全然的陪伴它。哈哈,学以致用嘛!有好多次我在陪伴自己情绪的时候慢慢会进入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清醒之后会有些自责。可次数多了,我逐渐认识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生命深层的无力感在作祟。

    昨天早上,我坐公交车去老校区向我叔叔的一个学生请教学术问题,在车上坐了一会我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因为小时候有晕车的现象,所以我下意识的认为这个不舒服的感觉不就是有点点晕车的反应造成吗,跟小时候相比,现在只是有点难受,又不碍事。后来我又拿出手机看,无意中看到群里转发了一段话,出自《当下的力量》,这段话吸引了我的眼球,看着看着我就感到很无力,很难受,可我还是凭借意志力,咬着牙把看内容看完了。这时候我实在是难受极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涌现出来,这种感觉逼着我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痛苦之身。

    我跟自己的无力感同在,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很快我就明白了,我触碰到了自己生命深层的无力感。

    记得小时候我一坐车就会晕,晕车次数多了,我对坐车会有恐惧感,尤其是在晕车厉害的时候,那种无助的感觉特别强烈,我不止一次的想,估计这辈子我永远也学不会开车了。后来听说晕车只会发生在坐车的人身上,而开车的人是不会晕车的。再后来我通过学心理学,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其中的奥秘。车是由司机来掌控的,节奏是有他来把握的,他在操控的时候就不会晕,而坐车的人则处于“任人摆布、身不由己”的状态,自己对车是没有掌控力的,所以会有晕车的现象。就是这个道理,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经常能感受到,当自己坐在座位上的时候,难受的程度更重,而站在那里的时候难受的程度会轻一些。我想,站着的时候自己的活动空间要比坐在座位上大一些,所以不舒服的程度减轻了。顺便说说一句,就在前不久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驾照,也证实了自己开车的时候自己是不会有晕车反应的。

    思考到这里,我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有强烈的无力感和无助感。道理何其相似乃尔!小时候自己被控制的厉害,选择权经常被剥夺,以至于自己的生命力会越来越弱,被无力感笼罩着,支配着。自卑,价值感低等许多负面感受都是由于无力感造成的。

    记得我刚考上高中的时候,我爸还是乐呵呵的。可好景不长,好梦易逝,后来他听说我离重点班还差几分的时候,就开始愁眉苦脸了,指责我没考好,然后就找人说情把我安排到了重点班。而他根本不会想着跟我沟通,征求我的意见,只知道自己一意孤行。无独有偶,高二分班的时候,他又担心我分不到重点班,于是又故伎重演,再次把我弄到重点班。小时候被操控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其实我这个人并不喜欢有压力竞争激烈的环境,相比之下,轻松自由的氛围更利于我的发展。所以,进重点班对我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导致我高中三年一直处于很压抑的状态。

    下了公交车,我去了叔叔办公室,过了一会叔叔的那个学生也来了,从她的身上,我再次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之弱。有两件小事值得深思。

    1.刚到办公室我就去找乒乓球拍,我记得好好的,当时回家的时候我把放好了,上次我来的时候没找到,这次又没找到,好沮丧呀,好无助呀!她来了之后提到前一天她简单整理了一下办公室,我随口问她看有没有发现乒乓球拍,没想到她说看到了,我很吃惊,然后她一下子就从一摞书中间把带盒的拍子给我拿了出来,我很兴奋,也很感激,又有些自责,这拍子明明是我在回家之前把它跟书放到一起的,当时是装在盒子里的,可我却忘了,一直以为就一个拆开的拍子,然后按照头脑里的想象在找,而对带盒子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当然这有很多客观原因。第一,这牌子是叔叔送给我的,我还没用,一直放在办公室。第二,我以前几乎不打乒乓球,对拍子盒不是很敏感。但是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与客观事物的链接能力比较弱。第二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2.我回家之前在老校区待了两个月,叔叔办公室里有一个碎纸机,我一直没注意,没有去看这是个什么玩意,也没问过别人,看到过无数次都被我忽略了。而她刚回来第三天就看到了这玩意,于是问我这是个什么东西,我说不知道,没想到她赶紧过去探索了,看了看告我说是碎纸机,紧接着她插上电源,拿起一张废纸去尝试,这一举动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同时也点燃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找到自己在银行办理业务留下的纸张去粉碎,这是我第一次使用碎纸机,这样感觉是很奇妙的。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显微镜,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去玩显微镜,费了不少心思把它拆掉了,被发现之后就是一顿骂,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我的内在一直有恐惧,不愿意触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碎纸机的事足以说明我内在的恐惧和障碍之深。

    林文才说:“最看中孩子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孩子即便现在成绩中等,但内在是丰满的,快乐的,自信的,他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身为父母,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价值观一定会影响孩子,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便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那么生命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素心竹说:“生命力来自爱之泉”,这话概括的很好,得确,爱是一切的答案。反过来,生命力的减弱是因为父母及其他抚养着的“非爱”行为导致的,纵观我的经历,足以发现自己的生命力是如何在非爱的环境中逐渐削弱的。

    这次坐公交车的经历和阅读《当下的力量》让我对自己的无力感有了透彻的领悟,同时也对晕车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经历确实值得感恩和回忆。

                                                               程珩

    ——2016年8月2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一谈“无力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jo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