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观茶论》三

《大观茶论》三

作者: 萌三易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0:19 被阅读0次

茶的好坏,关键在于蒸茶、压榨、过黄得当。如果蒸得太生,那芽叶就滑溜,茶的颜色青而味太浓烈;蒸得过熟,那芽叶就烂熟了,所以茶的颜色赤红而不易凝聚。如果压榨的时间过长,茶的精气消尽,味道就淡薄;压榨的程度不足,茶的颜色暗淡而味道苦茶涩。蒸芽要蒸得恰到好处而香气浓郁,压黄只要把水汁榨尽就马上停止。这样,制茶的功夫,就十得七八了。

原文

《大观茶论》宋·赵佶

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相关文章

  • 《大观茶论》阅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其著于宋大观年间,遂改称《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这个名字对...

  • 《大观茶论》三

    茶的好坏,关键在于蒸茶、压榨、过黄得当。如果蒸得太生,那芽叶就滑溜,茶的颜色青而味太浓烈;蒸得过熟,那芽叶就烂熟了...

  •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 四

    茶事会 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四 《大观茶论》,一共为二十篇文章 。 详细论叙了宋徴宗赵佶对于茶叶...

  •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一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一 宋徽宗赵佶以《大观茶论》此篇文章奠定了千古茶人的地位。宋徽宗,名...

  •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

  • 大观茶论

    荐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p...

  • 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任皇帝,治国无方,却酷爱 艺术,不单於于书画,亦精於艺术鉴赏。以皇帝之尊, 举国之富,对茶饮艺...

  • 大观茶论

    种植茶树的发点,如果是山崖,一定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南坡,如果是园子,一定要选择阴凉的地点。岩石性寒,茶叶生长受到抵制...

  • 大观茶论

    在如今科技和物质时代,更多的人追逐着传统,人有些人谓之标新立异、博取眼球。但我们如果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认真看待时,...

  •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与人文情怀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与人文情怀》二 《大观茶论》原文: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观茶论》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mq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