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会听到或感叹道:“哎,我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我们都清楚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发质变。事实上,不是孩子突然变了样,而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家庭教育不应该是条条框框教条式教育,它是细节教育。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昨天傍晚,我心急火燎地冲进厨房准备做饭,孩子在后面问我:“妈妈,你要不要来看看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的?”。我硬邦邦地回答他:“不要!” 接着我听到孩子嘟囔着:“你都不想与我同化。” 我继续理直气壮地回答着:“我又不是闲坐着不去看。肚子饿得咕咕叫,今晚又得赶时间出去,此刻我急着做饭,怎么看?” 孩子不再做声。我想,那一刻孩子是失望的。孩子不仅仅只是要我去看他在玩些什么、看些什么,他是在向我发出邀请,邀请我走进他的世界,去了解他在玩些什么、喜欢什么,从而能与他产生更多的共同话题。而我,却在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他的邀请。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的局面是什么造成的?是一个个“充分理由”的拒绝造成的,是一个个被我们忽视的细节推开了孩子。
当我走到孩子身边,瞄了一眼电脑屏幕,说了句“哦,以前的香港是这样的啊。”他立马很高兴地跟我说:“是啊,是不是跟现在的不一样?" "原来你玩的枪战游戏里面还有这样的场景,做得好逼真啊......” 说实在的,走过去满足他的需求花不了我几分钟的时间,这短短的几分钟可以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我们不需要经常刻意地拉着孩子说我们来聊一聊什么话题吧,或是刻意地灌输什么思想。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就着孩子说的话延续下去,顺着他的兴致,在有意无意地表达我们想要孩子接收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经意间走进孩子的心。
除了相处沟通的细节外,还有父母言语的细节需要我们重视。下面我分享一段我在“创伤”课程里看到的给大家。
问:我小时候总是被妈妈说我是要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候觉得可笑,有时候还是有点恨母亲。我和母亲的关系也不是太亲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创伤,想请教一下老师,怎么样判断创伤事件在心里是不是留下了伤痕呢?除了比较明显的,比如说现实功能被影响以外,还有哪些表现算是留下了伤痕的?
答:父母不要轻易跟孩子开这种玩笑,诸如不要你,扔垃圾桶。孩子虽不能完全听懂,但他听懂了一个意思,就是他是家里的多余,是一个累赘,父母亲随时可以不要他。所以他就会夸大放大,特别是成人父母亲对自己的眼神。他就会锚定,他是捡来的。。。如果他有阴影的话,他跟妈妈的关系就不亲密。
表现就是创伤: 人际关系不够信任,不容易发展亲密的关系。比较自卑、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
语言是能量的。我们想向孩子传递怎样的能量,就隐藏在每一句话里。千万不要忽视语言这一细节。莫让无心的一句话伤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