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大宝放学,家长们聊天,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孩子考试的分数,决定家庭的和谐程度”。
是啊,哪个家长不在意孩子分数呢?
然而,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具备“学霸”属性,而有的孩子却是风景在别处。
所以,即便孩子们付出同样的努力,有时候也无法获得同样的成绩结果。
老一代父母们教育孩子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被强迫做。
而我们这一代的妈妈们则是呼吁鼓励式教育孩子,不再吼、骂、打,追求孩子自主选择。
因为孩子在持续的否定中,会把这种“不行”的念头深植内心,形成原生的自卑。
有了自卑,再做任何事时都会拌脚。其实,何必强求孩子进入一个不属于他的赛道呢。
肯定孩子的长处,多给予积极关注,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价值所在,迎来自己的逆光时刻。
我们都知道木桶盛水理论,一个水桶的蓄水量关键取决于木桶的短板。
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花费更多努力,去弥补不足和短处,哪怕得到的只是一个中庸的模板。
可是,如果我们把木桶倾斜,木桶能盛多少水,将由它的长板多长决定。这就是新木桶理论。
与其紧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短板死磕,不如鼓励孩子发扬长处,找到梦想和兴趣所在。
无论何时,让孩子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幸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