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里常年会保留一个喜欢的有深度的八卦新闻公众号。一年多前她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当三观党踏平弹幕》,讲述了她对时下流行的弹幕文化的批评和反思。
彼时的我不清楚什么是弹幕,弹这个字究竟读dan(四声)还是tan(二声)我也不甚了了。偶尔听到同事用的dan(四声),也就稀里糊涂跟着混用了下去。
现在我当然知道了什么是弹幕,像子弹一样嗖嗖掠过屏幕的评论,是我对它最直观的理解。但是,我个人好静,不习惯在观影时被打扰,以免分心影响观影感受,所以往往在打开视频之初就选择了关闭弹幕,于是实在无法理解一年多前那篇批评文章的观点和感受。
直到我最近打开弹幕看了《在一起》时代报告剧。
为什么突然想要伴随弹幕观影?可能是由于抗疫题材的特殊性不同于普通的影视剧,影片氛围特别适合众人一起沉浸其中分享感受。
我被剧中的大国担当,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勇气深深感动,弹幕中掠过的“感动、泪目、难忘”“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此起彼伏,好像有无数人在身边呐喊,让我想起了年初那段艰难的日子,正是在各地网友的互相打气鼓舞中,树立了对未来的信心。
由于《在一起》的头两集故事实在太过精彩,弹幕评论很和谐,意见也很统一,都是歌颂与赞美,我对弹幕的观感非常正面。
转折出现在第三集,在我看来这是一名三流导演启用流量明星完成的一部不怎么高明的剧集,令我也有不吐不快的感受。打开对话框我编辑发送了人生第一条弹幕。
后面细观其他弹幕评论,我开始逐渐明白公众号那篇文章的愤怒点何在,也初步理解了何为“三观党”,何为“键盘侠”。
我以为的自由评论是建立在理性探讨的基础上,无非是彼此观点不同,各自列举证据强化论点而已。然而眼前看到的大部分弹幕却绝非如此理想,简单粗暴的言语攻击占了绝大多数。看来只觉得乌烟瘴气,令人添堵。
一个典型的吵架场景如下:
有网友弹幕评论:这集质量很水,拍得不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随后的杠精回复,我归纳存在如下几种类型:
1.你行你上啊,在这里唧唧歪歪什么
2.你有明星帅吗,就是嫉妒
3.懂不懂得尊重,明星都是零片酬演出
4.人家拍给你看就不错,还在挑剔
长篇大论、废话连篇,就是一句没在点上。除了艺术欣赏水平上的差异,更可怕的是,我从里面看到了一种倾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我意见不同者都该滚。这真是时代的倒退、教育的悲哀。难怪网络上的段子说如今80后要反过来劝90后不要那么封建。
如今的网络环境恐怕真不如10年前的论坛时代了。那时的天涯、西祠简直是高手云集,学术讨论、观点讨论的品质相当高。自从微博和短视频兴起,信息数量开始爆炸,由于篇幅所限,内容深度急剧缩减,没有营养的口水段子在网上肆意蔓延。
正因为此,我没有微博,没有短视频,不想将时间无意义地消耗。没想到如今的弹幕文化原来是这个样子。令人失望。
有一种观点说是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众多低龄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找到渠道疯狂输出观点,发泄情绪。至今我还能清楚记得杨丽萍被抨击无儿无女的闹剧。
中国的精英也许能在自己的专业中保持沉默,但是艺术创作呢,会被这种明显的反智带跑偏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