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人体就如同一驾马车,马车由马来拉动,人体由情绪推动。控制马的工具叫做缰绳,管理情绪的工具叫做情商。如果拉车的马受惊失控,马车就会翻车,车毁人亡。如果人的情绪失控,人就会生病、发疯、自杀、杀人。由此可知提升管理情绪的能力多么重要。
1990年梅耶和萨洛维的论文第一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1995年戈尔曼写出了畅销书《情商》,到2005年畅销10年。戈尔曼教授实现了从象牙塔里的知识到现实实践的转换,使得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造福人类,而不仅仅是学者自己的智力游戏。
1997年该书被引进中国,并且畅销中国,从而使中国的大众认识了情商,也推动中国学者开始在中国环境下进行深入和拓展性的研究。
例子
大人如何同小孩沟通?第一抱起来,第二蹲下去,第三用他的语言,第四教他说大人的话。我的一个学生是位年轻的父亲,女儿三岁,哭着要带米老鼠玩具去幼儿园,说米老鼠是她的弟弟,自己在家会害怕。但是幼儿园不允许孩子们带自己的洋娃娃。这个父亲知道要用孩子的逻辑去思考孩子的问题,用孩子的语言与她沟通。他跟女儿说:“这个弟弟几岁啦?”女儿说:“一岁。”爸爸说:“一岁的娃娃能上幼儿园吗?应该让谁看着呀?”女儿回答:“不能去幼儿园,要妈妈看。”爸爸说:“把弟弟放在家里让妈妈看着,晚上回来再陪弟弟好不好?”女儿回答:“好。”
这个案例说明如何通过移情换位消除沟通差距。大家都懂情商,就可以消除沟通差距了。
情商的核心能力
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把这五个能力简单归纳成: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
同时,我提出了情商树的概念:树根是情商得以提出的基础理论,树干就是情商,树冠就是五个能力。
情商的核心价值
广为接受的观念是一个人的成功遵循20/80法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由其他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护士与医生相比,情商更重要;中学老师与大学教授相比,情商更重要;幼儿园老师与中学老师相比,情商更重要。也就是说,同人打交道的人情商要高,同事情打交道的人智商要高。
医学数据表明,人的疾病75%由情绪引起,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寿5~7年。
情商对于个人的人生成功、职场顺利和家庭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戈尔曼的研究,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于一个人情商的培养十分重要,奠定了一生幸福的基础。所以,情商教育越早越好,要融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过程中,这就首先要求提升教师的情商,使他们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也完成对人的教化。
在这个世界上,不缺教育,缺教化;不缺教师,缺圣人。天职司覆、地职承载、圣人教化。教师提升情商,拥有阳光心态,才能够同时完成教书和育人的工作,既传授知识又完成美德教育,这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情。知识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教人做事,二是教人做人,学校教育既要教人做事,又要教人做人。否则,一个没有情商的人一旦走向社会,又没有自我教育能力,就如同孤魂野鬼一样,粗糙地吞噬和谐文化,自己是“祥林嫂”,也给别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只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当社会越来越复杂,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可能成为新的社会底层的时候,以升学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有失偏颇,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适应社会的情感教育,对人的一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戈尔曼的著作以丰富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说明了,许多疾病、酗酒、吸毒、犯罪、摩擦、冲突、家庭不和谐、职场不顺利等不如意的事情,都与情绪管理有关。可以说,一个人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情绪管理不当有关。
情商高的人什么样?
有些人以为情商高就是不发脾气。不发脾气当然好。你看,证严法师不就说过,愤怒是短暂的疯狂吗? 但情商不只是不发脾气而已。
情商高的人会激励自己。在遭遇挫折、陷入低潮的时候,他会提醒自己要面对,要站起来,未来还大有可为,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己有这个优点、那个长处,因为自己做成过某件事、克服过某项困难,所以一定做得到。情商高的人通常积极向上。
情商高的人也会激励他人。他会赞美周围的人,他会肯定他的家人、同事、朋友。别人跟他在一起常常会有一种重要感。
其实,你很容易知道某人的情商高不高,因为情商高的人常常面带笑容,充满热忱。
情商教育
目前,国内关于情商教育的普及远远不及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情商研究的不断发展,美国教育者开始注重情商教育。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里,“社交与情绪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和相关的活动,能够提高人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心理对人的健康有影响,情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情商每天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以及诸多社会关系,如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情商不仅应在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学生的性格培养及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而且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情商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加坡很早就开展了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学校也是如此。在欧洲,英国走在前列,另外十几个国家的学校也引进了情商教育。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拉美、非洲的一些国家紧随其后。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140个国家的教育部发布了实施社交与情绪学习的十大基本原则,开始在全球范围推广社交与情绪学习。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交与情绪学习已经成为一把无所不包的“保护伞”,囊括了性格教育、预防暴力、预防毒品、反校园暴力及加强学校纪律等项目内容。社交与情绪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在学生中消除这些问题,还要净化校园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发现,学生成就测验分数和平均学分绩点表明,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参与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的学校,50%的学生成绩得到提高,38%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有所提高。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还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安全,学生不良行为平均减少28%,终止学业的学生平均减少44%,其他违纪行为平均减少27%。与此同时,学生出勤率有所提高,63%的学生明显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旨在改变行为的项目来说,取得这些效果非常了不起。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兑现了先前的承诺。
1995年,我指出社交与情绪学习的成效还在于它可以塑造儿童发育中的神经回路,尤其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执行功能。前额叶皮层负责管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我们在学习时用到的记忆,以及抑制破坏性的情绪冲动。目前我的观点已经得到初步的科学证实。华盛顿大学是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PATHS课程的发起机构之一,该校学者马克·格林伯格(Mark Greenberg)研究指出,针对小学生的社交与情绪学习项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主要归功于注意力和工作记忆(前额叶皮层的主要功能)的改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神经可塑性,即通过反复经验塑造大脑,是社交与情绪学习的一大优势。
《情商》的误读
情商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另外还有几十种理论。每种模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取向。萨洛维和梅耶模式受到一个世纪以前智商研究范式的影响,属于传统的智力研究。鲁文·巴昂提出的模式以其幸福研究为基础。我的模式侧重于工作和组织领导力的表现,融合了情商理论和近几十年个体竞争力的模型研究。
遗憾的是,对《情商》的误读造成了一些迷思,我希望在这里及时澄清。首先是流传甚广的谬误,比如“情商对成功的贡献率为80%”,这纯属无稽之谈。
这种误解起源于“智商对事业成功的贡献率约为20%”的说法——它本身就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说明成功的主导因素还没有得到明确,需要寻找智商之外的其他因素填补空白。但这并不代表情商就是余下的这80%的因素,成功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除了情商之外,还包括财富、家庭教育、性格以及莫名其妙的运气等。
约翰·梅耶及其研究同事指出:“对于不成熟的读者,所谓成功还有80%的未知因素,意味着也许存在一个迄今为止被人忽略的变量,而它才是人生成功的真正主导因素。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一个世纪以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哪一种变量具有如此之大的作用。”
第二个普遍误解是对《情商》副标题“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过度渲染,比如在学习领域。如果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种说法不能随便乱用。尤其极端的是,有人认为在所有领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比智商重要的领域主要是智力与成功关联度相对较低的“软领域”,比如在情绪自我调节和同理心能力比纯粹认知能力更为突出的领域。
我在《情商实务》中提出了一个扩展框架,描述了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及人际关系管理能力等情商的基础要素如何转化为职业的成功。为此,我借鉴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我的研究生导师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关于“竞争力”(competency)的概念。
情绪智力决定了我们学习自控等基础能力的潜能,而情绪竞争力(emotional competence)代表我们掌握的这种潜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职业能力。比如要熟练掌握客户服务或团队合作的情绪竞争力,必须具备情商的基础能力,尤其是社会意识和关系管理能力。情绪竞争力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具有社会意识或关系管理的技能并不代表个体掌握了熟练处理客户关系或解决危机所需要的额外知识,只说明个体具备了掌握情绪竞争力的潜能。
基础的情绪智力对于特定竞争力或工作技能是必要但不充分的要素。认知模拟使学生具有出色的空间想象能力,但他可能从来没有学过几何,更别提做建筑师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可能具有很强的同理心,但处理客户关系却很糟糕——原因在于他没有掌握客户服务的竞争力。
1999年,研究人员对另外一组儿童进行评估,数据显示他们的情绪指数比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明显的改善,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回升到70年代中期的最高水平。没错,总体上父母仍然喜欢抱怨孩子,担心他们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家长们的牢骚似乎比以前更多了。但儿童情绪指数的总体趋势是明显向上的。
坦白地说,我对此感到不解。我曾经推测,当代儿童无形中成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受害者,他们情商低下,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比起前几代人工作的时间更长,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切断了他们与大家庭的联系,而且他们的“空闲”时间过于刻板和有组织性。要知道,情绪智力传统上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到传承的,比如和父母、亲戚相处,自由随意地玩耍,但现在的年青一代已经失去了这些机会。
此外还存在一些技术因素。现在儿童独处时间之长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他们要么上网,要么看电视。这等于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自然实验创造了机会。这些精通技术的儿童,长大后与他人相处时会不会像与电脑相处那样自在?我对此很怀疑,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会削弱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这就是我的论据。最近10年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谢天谢地,孩子们反而有所进步。
情绪的本质
所有的情绪在本质上都是某种行动的驱动力,即进化过程赋予人类处理各种状况的即时计划。
情绪引发的独特生物学特征显示,情绪体系中的每一种情绪均扮演独特的角色。得益于新的人体和大脑检测方法,研究者在每种情绪导致不同类型反应的驱动机制方面发现了更多的生理学证据。
人在生气的时候,血液会流到手部,以方便抓起武器或攻击敌人,同时心率加快,肾上腺素激增,为强有力的行动提供充沛的能量驱动。
人在恐惧的时候,血液会流到大块的骨骼肌,比如双腿,以方便逃跑,而且面部会由于血液的流失而发白(因此会有血“变凉”的感觉)。与此同时,也许是因为需要考虑是否应该躲藏,身体有那么一瞬间会呆住不动。大脑情绪中枢的回路释放出大量使身体保持警觉的激素,人的感觉变得敏锐,为行动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集中精力分析当前的威胁,更有效地评估即将采取的行动。
人在快乐的时候,主要的生理变化是负责抑制负面感觉及提升可用能量的大脑中枢活跃度增强,而产生忧虑情绪的大脑中枢趋于平静。不过此时生理状态保持静止,不会产生特殊的变化,身体复原的速度要快于悲伤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这种特征使身体能够得到正常的休息,同时为即将面临的任务以及朝着目标努力储备充足的热情和力量。
人在坠入爱河的时候,会唤起温柔的感觉和性满足,同时还会唤起副交感神经——这和人在恐惧或生气时“战斗或者逃跑”的行动生理模式截然相反。副交感神经模式俗称“放松反应”,此时身体处于平静和满足的状态,易于合作。
人在吃惊的时候,眉毛会往上挑,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允许更多的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捕捉更多关于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当下的情况,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人在厌恶的时候,面部表情在全世界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且传递的是同样的信息:吃到或者闻到让人很难受的东西,或者类似这样的经历。厌恶的面部表情——上唇撇向一边,鼻头微微皱起,达尔文认为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为了不吸入有害气体而屏住呼吸或者吐出有毒的食物。
悲伤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个体适应重大的损失,比如亲人的死亡或者极大的失望。悲伤会降低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热情,尤其是娱乐活动或者享乐。随着悲伤情绪的加深,并慢慢滑向沮丧,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缓。这种内在的收缩为个体创造机会哀悼损失或者幻灭的希望,领悟损失对人生的影响,并且在能量回升之后开始新的生活。能量的降低还可以把哀伤而脆弱的原始人类留在家的附近,也就是留在更安全的地方。
生存的压力曾经使人类的情绪反应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当这种压力消退时,人类部分情绪的吻合度也出现了问题。在远古时期,“一触即发”的愤怒对人类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但对于当代13岁的儿童来说,获得“一触即发”的自动化武器经常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情绪和理性这两种心理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和谐共处,它们不同的认知方式相辅相成,为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提供指引。情绪和理性心理通常处于某种平衡状况,情绪袭来,要求理性心理采取行动,理性心理则斟酌、有时甚至否定情绪的指令。当然情绪和理性心理是半独立的体系,我们接下来会谈到,它们各自如何反映独特而又相互关联的大脑神经回路运行机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心理的相互协调简直是巧夺天工,感觉对思维必不可少,思维对感觉也是如此。不过一旦激情超过平衡的临界点,情绪心理就会占上风,压倒理性心理。
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情绪。自我意识,即感受发生时能够识别到感受的发生,是情绪智力的基石。我们在第四章将会看到,时刻监控情绪的能力是心理领悟(insight)及自我理解的关键。如果无法注意到自身的真实感受,我们就只能听命于感受的操控。对自身情绪更加确定的人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控能力,他们更加清楚自己对和谁结婚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个人决定的真实感受。
2.管理情绪。恰当地处理情绪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能力。第五章将会介绍自我减压,摆脱过度焦虑、阴郁或易怒情绪的能力,并说明缺乏基本情绪技能的后果。情绪调节能力差的人常常受到痛苦情绪的困扰,而那些情绪调节能力强的人则可以更快地从生活的挫折和烦恼中恢复。
3.自我激励。第六章将会介绍,为实现目标进行情绪控制,是集中精神、自我激励和控制以及创造力的关键。自我控制情绪即延迟满足和抑制冲动,这是所有成功的基础。个体如果能进入全神贯注的“涌流”(flow)境界,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拥有这种技能的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更加高产和高效。
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理心是基本的“人事技能”,同样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第七章将探讨同理心的根源、情绪“失聪”的社会成本,以及同理心激发利他主义的原因。微妙的社会信号显示了他人的需要或欲望,有同理心的人对这些社会信号的协调性更强。他们擅长从事护理、教书、销售和管理等职业。
5.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艺术属于管理他人情绪的一部分。第八章将考察社交竞争力的因素以及具体的技能。社交竞争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受欢迎程度、领导力和人际交往的有效性。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在任何需要良好人际互动的领域都会有出色的表现,他们是社交明星。
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的目的是实现平衡,节制,不做激情的奴隶。没有激情的人如同荒漠,而情绪失控又是病态。关键是减少负面情绪,增加幸福情绪,而不是只维持一种情绪。
事实上,控制我们的困扰情绪是保持情绪健康的关键。情绪过于极端——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会破坏情绪的稳定性。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只应该感受一种情绪。随时随刻保持快乐,就像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盛行一时的笑脸徽章一样平淡乏味。苦难对创造性和精神生活有很多积极的意义,苦难可以安抚灵魂。
对待困境的两种注意力立场:把自己置身事中和置身事外。置身事中增强了情绪反应,置身事外弱化了情绪反应。
我们在此时的自然反应,表明了我们在困境之中偏好的注意力立场(attentional stance)。
女性的情绪体验比男性更强烈。有适度情绪敏感性的人,情绪生活比较丰富。情绪反应可以是个连续体,一端是没有任何情绪感受,一端是过度的情绪敏感性。
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女性的情绪体验一般要比男性强烈得多。除去性别差异,情绪关注度越高的人,其情绪生活也会越丰富。一方面,情绪敏感性较高的人,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引发情感风暴,当然结果有好有坏;另一方面,那些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即使在最直接的环境下也很难体会到任何感觉。
情绪感受对个人选择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强烈的感觉会破坏理性,但是没有感觉会破坏选择。理性和感性共同完成决策。
人们对自身情绪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更容易捕捉到恐惧和快乐的情绪,对情绪的强烈自我意识是天生的。情绪是心灵的语言。
自我意识是心理领悟的基础,这是很多心理治疗师致力于加强的官能。
消除愤怒的三种主要途径
第一种途径:控制和质疑触发愤怒的想法,获得缓和性信息。
第二种途径:在生气时摆脱对方,分散注意力,身处不可能进一步引发愤怒的环境,等待肾上腺涌动逐渐消失,生理水平恢复平静。
第三种途径:在愤怒或敌意想法刚刚萌芽时就把它们遏制住,并且把它们写下来。
乐观者在推销行业的成功说明了乐观态度是一种情绪智力。推销员受到的每一次拒绝,都是一个小小的挫败。对挫败的情绪反应是调动足够的激励继续努力的关键。随着被拒绝次数的增多,推销员士气低落,再次拨打电话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悲观者来说拒绝尤其难以承受,他们会把拒绝解读为“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永远也卖不出一份保险”——这种想法不是引发抑郁就是导致冷漠和失败主义。但是乐观者就不同了,他们会告诉自己“我的方法错了”,或者“那个人刚好心情很差”。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具体的情景而不是本人,因此他们再打电话的时候就会改变策略。悲观者的心理暗示引发了绝望情绪,而乐观者的想法却孕育了希望的机会。
涌流:卓越的神经生物学
一位作曲家这样形容工作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刻:
你达到了一种如此入迷的境界,以致你感到自己几乎是不存在的。我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我的手好像不属于我,而我和发生的事情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是坐在那里充满敬畏和惊叹地看着,音符自己流淌出来了。
作曲家的描述,和很多不同的男男女女(比如登山者、国际象棋冠军、外科医生、棒球运动员、工程师、经理人员,甚至档案管理员等)讲述自己在喜爱的活动中战胜自我的体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kaly Sikszentmihalyi)把这种状态称为“涌流”,他在长达20年的研究中收集了很多关于巅峰表现的描述。运动员把这种状态称为“地带”,一旦进入了“地带”,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刻运动员全神贯注、满心欢喜,观众和其他竞争者似乎在他们眼前消失了。
在1994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速度滑雪金牌的黛安·罗芙–斯坦洛特表示,她在滑完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觉得一阵轻松,“感觉就像瀑布奔涌而下”。
进入“涌流”状态是情绪智力的至高境界。涌流也许意味着情绪控制在表演和学习的目的之下达到了极致。在涌流状态,情绪不受抑制和牵绊,而是积极的、充满活力的,与当前任务协调一致。个体如果处于抑郁倦怠或者焦躁不安的状态,就无法进入涌流。不过几乎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涌流(或较小的支流)的状态,尤其是在进入巅峰状态或突破以前局限的时候。令人沉醉的做爱,水乳交融、合而为一,也许最能捕捉到涌流的状态。
涌流的体验让人非常愉快,涌流的特征是自然流淌的欢乐甚至狂喜。涌流的感觉很美妙,因此它内在的回报也非常丰厚。在涌流状态,人们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心无旁骛,他们的意识与行动融为一体。
个体如果过于关注当前发生的事情就会阻断涌流,比如“我干得很棒”的想法可能会破坏涌流的感觉。此时,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关注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狭窄范围,忘掉了时间和空间。举个例子,有位外科医生回忆他在实施一个难度很大的手术时的涌流状态。他做完手术后注意到手术室的地板上有一些碎瓦砾,于是就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非常吃惊地听到,原来在他全神贯注做手术的时候,有一块天花板掉了下来,但他完全没有注意到。
“涌流”是情绪智力的至高境界。涌流意味着情绪达到了极致。在涌流状态,情绪不受抑制和牵绊,而是积极、充满活力的,与当前任务协调一致。涌流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专注于当前任务,失去所有的自我意识,把心里常常惦记的健康、金钱甚至成功统统抛诸脑后。涌流是无我的时刻。
在涌流状态,人们的表现达到了巅峰水平。进入涌流的重要途径是专注,涌流的本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涌流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与沉思和忧虑正好相反。处于涌流状态的人们并不是在精神紧张地冥思苦想,而是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失去所有的自我意识,把心里常常惦记的健康、金钱甚至成功通通抛诸脑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涌流是无我的时刻。看似矛盾的是,处于涌流之中的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他们对不断变化的任务要求反应自如。在涌流之中,人们的表现达到了巅峰水平。进入涌流的重要途径是专注,涌流的本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涌流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与沉思和忧虑正好相反。处于涌流状态的人们并不是在精神紧张地冥思苦想,而是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失去所有的自我意识,把心里常常惦记的健康、金钱甚至成功通通抛诸脑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涌流是无我的时刻。看似矛盾的是,处于涌流之中的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他们对不断变化的任务要求反应自如。在涌流之中,人们的表现达到了巅峰状态,但他们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表现,想着成功或失败——行为本身的绝对愉悦才是他们的动机。
进入涌流状态有几种途径。一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当前的任务。涌流的本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涌流的通道似乎存在一个反馈回路:个体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开始执行任务——第一步需要自律。而一旦注意力锁定于目标任务,就会激发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不仅能够减缓情绪波动,还使完成任务变得轻而易举。
如果人们发现某项任务属于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但又稍微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时候也可以进入涌流状态。用齐克森米哈里的话来说:“人们似乎在任务要求稍稍高于平常时最能集中精神,而且他们在这个时候的表现也会优于平常。如果对他们的要求过低,人们就会觉得乏味。如果要求过高难以应付,人们就会产生焦虑。涌流存在于乏味和焦虑之间的微妙地带。”
自发的愉悦、优美以及有效性是涌流的特征,涌流与情绪失控导致边缘神经系统汹涌澎湃冲昏大脑是两码事。涌流状态中的注意力是放松而又高度集中的。这种注意力集中,与我们疲劳或乏味时强打精神,或焦虑、愤怒等侵扰性情绪控制注意力的情况完全不同。
除了强烈、高度刺激的轻微入迷的感觉,涌流是一种没有情绪静力的状态。涌流的前提是注意力集中,而入迷似乎是注意力集中的副产品。事实上,冥想传统的经典理论把专注的状态描述为纯粹的极乐: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引发涌流。
你会觉得处于涌流状态的人做事轻而易举,巅峰表现自然而然,而且是家常便饭。这种印象与人脑的运行机制极为相似,人脑也有类似的重复出现的矛盾现象,即最有挑战性的任务是用最少的心理能量完成的。在涌流状态,人脑处于“冷静”状态,其神经回路的唤起和抑制与当前要求协调一致。如果人们从事不需要努力集中和保持注意力的活动,大脑就会“安静下来”,表现为大脑皮层唤起减少。由于涌流可以帮助人们在特定领域处理最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与国际象棋大师对弈还是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因此这个发现很不寻常。一般认为艰巨的任务会令大脑皮层更加活跃,而不是相反。不过涌流的一个关键是只在能力顶点的范围之内才会出现,此时技能得到很好的预演,神经回路的运行最为有效。
紧张的专注,即由忧虑引发的注意力集中,会引发频繁的大脑皮层活动。不过涌流和最佳表现似乎是大脑皮层效能的一片罕见的绿洲,只消耗极少的心理能量。这也许可以解释熟练的实践可以帮助人们进入涌流状态,只要掌握了任务的步骤,不管是身体活动比如攀岩,还是心理活动比如计算机编程,大脑的运作都会更加高效。相对于刚开始学习或者难度过大的活动,经过良好训练之后的活动,对大脑的消耗要少得多。同样的道理,人脑由于疲劳或紧张导致效率降低,就像紧张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发生的情况一样,就会出现大脑皮层活动的精确度下降,大量额外的区域被激活——注意力被高度分散的神经状态。人在觉得乏味的时候也会处于同样的状态。不过,如果在涌流状态,大脑的运行效率达到最高峰,大脑的活跃区域与任务要求的联系就会非常精确。在这种状态下,即使面对艰巨的工作,个体也会感到轻松自如、精神奕奕,而不是筋疲力尽。
学习与涌流:一个教育的新模式
涌流是某项活动促使人们把自身潜能发挥到极致的状态,因此,随着人们技能的提高,需要更大的挑战才能激发人们的涌流状态。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就会使人乏味;如果任务过于复杂,就会使人焦虑而无法激发涌流。有人认为,涌流的体验可以激发技艺或技能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也就是说,无论是拉小提琴、跳舞还是基因拼接,精益求精的精神至少是进入涌流状态的部分催化剂。齐克森米哈里对200名从艺术学校毕业18年的艺术家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在学生时代享受过绘画本身纯粹乐趣的人成了严肃的画家,而那些在艺术学校为名利所驱使的人,在毕业之后大多数离开了艺术领域。
齐克森米哈里的结论是:“画家一定要想着画画,画画高于一切。如果画家对着画布开始考虑他这幅画能卖多少钱,或者评论界会如何评论,他就无法独辟蹊径。创造性的成就取决于一心一意的投入。”
涌流是精通一门技艺、职业或艺术的前提,同时也是学习的前提。除了成就测验所衡量的智力潜能之外,进入涌流状态的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在芝加哥一所特殊的科技高中,挑选数学测验成绩排名在前5%的学生,并由数学老师评估为高成就者或低成就者。研究者对学生如何利用时间进行监测,每位学生携带一个传呼机,在白天传呼机会随机提醒他们记录当前从事的活动以及情绪状态。不出所料,低成就者每周在家学习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比高成就者的27个小时要少得多。低成就者不学习的时候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社交上,与朋友或家人出去玩耍。
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如此。他们之间主要的差异在于学习的体验。对于高成就者,在40%的学习时间里,他们感受到了愉快、专注的涌流状态。但对于低成就者,他们只在16%的学习时间里出现涌流状态,而且他们在行为要求超出能力水平的时候往往产生焦虑情绪。低成就者从社交活动而不是学习当中获得乐趣和涌流的感受。总之,能够达到并超过自身学业潜力水平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被学习吸引,原因在于学习会令他们进入涌流状态。悲哀的是,低成就者无法磨炼可以让自己进入涌流状态的技能,这不仅令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还有可能限制他们完成智力任务的水平——也许他们将来会发现这些智力任务很有趣。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涌流及其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教导儿童最健康的途径之一。也就是说,不用威胁或奖赏,而是从内在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加德纳提出:“我们应该利用孩子们积极的状态,把他们吸引到可以发展自身竞争力的领域进行学习。涌流是一种内在的状态,它意味着孩子从事的是恰当的活动。你必须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并持之以恒。孩子如果对学校感到厌烦,就会打架闹事;如果对功课感到焦虑,就会害怕挑战。如果你有感兴趣的活动,并从这项活动中获得乐趣,你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很多学校把加德纳多元智能模型付诸实践,其制定的教育策略着眼于辨别儿童的专长,使其发挥长处、改正缺点。比如,相对于其他不擅长的领域,有音乐或运动天赋的儿童在这些领域更容易进入涌流状态。了解儿童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提供从补习班到强化班等各种层次的课程,使儿童获得最优化的挑战。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会变得更有趣,不再令人厌烦或恐惧。加德纳说,“希望在于,如果孩子们从学习中获得涌流的感觉,他们就会勇于尝试新领域的挑战”,他还补充说经验可以证明这一点。
更有普遍意义的是,涌流模型揭示了掌握任何技能或知识最理想的状态是顺其自然,把孩子吸引到他感兴趣的领域,从本质上说,也就是孩子热爱的领域。最初的激情可能孕育出高水平的造诣,孩子意识到有所追求——无论是在跳舞、数学还是音乐领域——是涌流快感的源泉。由于保持涌流状态要求个体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界限,因此涌流成为精益求精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当然,与大多数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模式相比,这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学习和教育模式。谁不会在回忆校园生活的时候,多多少少想起那些枯燥与焦虑相互交织的时光呢?对于以教育为出发点的情绪控制,通过学习获得涌流状态是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然,而且很有可能更高效的方式。
这从更普遍的意义说明了把情绪导向有利的结果是一种主导性向。不管是控制冲动还是延迟满足,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使其有助于思考而不是妨碍思考,自我激励,勇于尝试,百折不挠,或者寻找办法进入涌流状态,使表现更为出色,这一切都揭示了情绪对于有效活动的导向性作用。
同理心
同理心的基础是自我意识,我们对自身的情绪越开放,就越善于理解情绪。像加里这种述情障碍者,他们不清楚自身的感受,对于他人的感受更是一无所知。他们是情绪的失聪者。情绪的音调与和弦交织在人们的言语和行动中,比如言之凿凿的声调、姿态的变换、别有深意的沉默或泄露秘密的颤抖,这一切他们浑然不觉。
述情障碍者不仅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如果别人向其表达感受,他同样也会感到困惑。无法接收他人的感受是情绪智力的一个重大缺陷,也是人生的悲惨失败。从根本上说,关怀起源于情绪的协调性,起源于同理心。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和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爱和政治行动。没有同理心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在精神病罪犯、强奸犯和娈童犯身上就看不到同理心。
人们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情绪很少,情绪更多的是体现为其他信号。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关键在于理解非言语信息的能力,比如声调、姿势、面部表情等。
研究者测试了美国及其他18个国家的7 000位人士,能够根据非言语线索理解情绪的好处包括:更善于调节情绪,更受人欢迎,更加外向,同时还更加敏感。一般而言,女性的同理心要强于男性。在为时45分钟的测试中表现有所改善的人——说明他们拥有学习同理心的天赋——与异性的关系更加亲密。同理心还能促进爱情生活,这一点也不奇怪。
言语是理性脑的模式,而非言语是情绪脑的模式。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与他表现出来的声调、姿势或其他非言语方式不一致,那么他真实的情绪在于他说话的方式,而不在于他说话的内容。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经验法则是90%或以上的情绪信息是非言语的。非言语信息——声调里的焦虑、快速动作中所包含的怒气,通常会被对方下意识地接受,没有特别留意信息的本质,只是心照不宣地接受并回应。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即同理心的技能,基本上也是心照不宣地学会的。
同情心是指对别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但并没有体会到和别人一样的感受。同理心起源于一种对他人困扰的身体模仿,个体通过模仿引发相同的感受。
情绪忽略会削弱同理心,童年期缺少协调的情绪代价非常大。遭受情绪虐待的儿童对他人的情绪会变得极度戒备,成年之后很善于感知他人的感受,但是会情绪紧张,喜怒无常。
我们很早就开始学习情绪的展示规则,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明确的教导。比如爷爷出于好心,却送了一份糟糕的生日礼物,我们会教导孩子不能流露出失望的情绪,而是要微笑着向爷爷道谢。不过展示规则的教导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示范:儿童通过观察学会行为。在情绪教育中,情绪既是媒介又是信息。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微笑着说谢谢”,如果他们当时非常严厉冷酷,以命令式的口吻而不是亲切地悄悄提醒,孩子就有可能获得截然相反的经验,他们会皱着眉头,随口对爷爷说“谢谢”。两种情绪表达对爷爷的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会很高兴(虽然被误导了);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会由于自相矛盾的信息而感到伤心。
情绪表达肯定会对情绪的接收方产生直接的影响。儿童学到的规则类似于:“如果会伤害你爱的人,那么最好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代之以伤害没有那么大的虚情假意。”这些情绪表达的规则不仅是社交礼仪的一个方面,它还决定了我们自身的感受怎样影响他人。得体地运用和遵循情绪表达的规则,会产生最佳的效果,反之就会陷入情绪混乱。
演员是情绪表达的专家,他们的表现力在观众当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无疑也是天生的演员。不过我们情绪表达的熟练程度差异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学到的展示规则由于不同的榜样示范而大相径庭。
表现力与情绪感染
我们在每次社会交往中所发出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我们的社交技巧越熟练,控制情绪信号的能力就越出色。在礼仪社会中,含蓄是确保不安情绪的流露不会影响对方的一种手段(不过这个社会规则如果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就会令人不自在)。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用“受欢迎”和“有魅力”来形容我们喜欢与之相处的人,他们的情绪技巧使我们感到舒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们是有强烈情绪需求的人求助的对象。我们互相充当情绪转变的工具,正面或反面的作用都有。
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发送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特别受欢迎,他们是有情绪需要的人求助的对象。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人际互动中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人际互动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
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感到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这是无意识的亲密的衡量指标。一方发表观点,另一方点头,或者双方同时变换坐姿,或者一方向后退,另一方向前倾。这种协调性的微妙之处还体现为双方以相同的节奏摇晃旋转椅。正如丹尼尔·斯特恩观察母婴之间同步性时所发现的那样,相同的交互性使情绪一致的人表现出行为的一致。
情绪的同步性有助于情绪的传递和接收,尽管有些情绪可能是负面的。比如在一项身体同步性的研究中,抑郁的女性及其伴侣来到实验室,讨论他们感情关系出现的问题。这些情侣在非言语层面的同步性越强,抑郁女性的伴侣讨论后的感觉越糟糕——他们受到女方消极情绪的感染。简而言之,不管人们感到高兴还是难过,他们与他人的身体协调性越强,双方的情绪就越相似。
师生之间的同步性显示了他们的融洽程度,关于课堂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的动作协调程度越高,他们在互动时就越感到友好、快乐,充满热情和兴趣,容易相处。一般而言,人际互动的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弗兰克·伯尼利(Frank Bernieri)告诉我:“你与他人相处得好不好可以体现在身体层面。你需要掌握彼此合适的时机,使身体动作协调一致,感觉舒适。同步性反映了双方投入的程度,如果你高度投入,你的情绪就会开始与对方相互配合,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有效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人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走,他们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
简而言之,情绪调和是融洽的精髓,是母婴之间协调性的成年版。卡乔波认为,有效的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他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那么这些人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或表演者,其特征是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数千名观众。卡乔波指出,同样的道理,不善于接收和发送情绪信息的人容易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原因在于别人与他们相处时常常感觉不舒服,但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人际智能
人际智能由四种能力组成:
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并协调团队努力开展工作。
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
人际联系——同理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
跟具有这四种技能的人相处会非常愉快,而且这种人具有持续改善的能力。
交际花:以牺牲个体真实的满足感为代价,成为人人欢迎的人。他私下的形象与他试图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大家的爱戴。
变色龙:为了赢得别人的爱慕或者单纯的好感,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好,但私底下却几乎没有任何稳定或满意的亲密关系。这种人“印象管理”的能力很强。说一套做一套。
交际花主动迎合别人,变色龙则被动附和别人。
如果随机应变而又忠实于自我内心的感受,运用印象管理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高情商的人。取向于钱,外圆内方;外圣内王,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个体无法平衡人际能力与了解自身需要和感受及其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能力只会导致空洞的社会成功——以牺牲个体真实的满足感为代价,成为人人欢迎的“交际花”。这是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Mark Snyder)提出的观点,他对八面玲珑的社交变色龙进行了研究。这种人的心理信条可以用英国诗人W·H·奥登的话来概括,他说他本人私下的形象“与他试图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大家的爱戴”。假如社交技能超过了解并尊重自身感受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进行权衡和取舍。为了赢得别人的爱慕或者好感,社交变色龙会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斯奈德发现,判断某人陷入这种模式的标准是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棒,但私底下却几乎没有稳定或满意的亲密关系。当然更健康的模式应该是,在忠于自己与社交技能之间取得平衡,诚实正直地行事。
不过社交变色龙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毫不介意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处于公共面具与私人现实的分裂状态。心理分析师海伦娜·多伊施(Helena Deutsch)把这种人称为“假想人格”,他们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后可以任意切换伪装。斯奈德告诉我:“对某些人来说,公共形象和私人形象比较匹配,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改变外表简单得如同转动一个万花筒。他们就像伍迪·艾伦电影里的泽里格,疯狂地想和周围每个人打成一片。
这种人努力从他人身上寻找蛛丝马迹,在行动之前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不是直接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为了与他人融洽相处,赢得好感,变色龙愿意让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觉得他们很友好。他们运用社交能力,根据不同社会情景的要求塑造自身的行为,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从八面玲珑的社交能手转变成保守人士。当然,这些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在某些职业领域,比如演戏、法律、销售、外交和政治等领域,这些特质会受到高度赞扬。
随波逐流的社交变色龙试图给每个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另一种人运用社交润滑剂更多的是为了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另一种更关键的自我监测能力。这种保持真我的能力,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就是“对自己忠实”,即不管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行动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和价值观都要保持一致。对情绪保持忠实很可能会导致为了防止欺骗或否认而故意进行对质,而社交变色龙永远不敢这样澄清事实。
儿童需要较高情商
从事儿童非言语能力研究的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诺维奇(Stephen Nowicki)指出:“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表达情绪的儿童常常会感到沮丧。他们其实无法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非言语传播通常是你所做一切的潜台词。你无法停止流露表情或摆出姿势,或者隐藏声调。如果你发送了错误的情绪信息,你会感觉到人们用很滑稽的方式来回应你——你被人断然拒绝,而且不知道原因。如果你以为自己在表现快乐,但实际上看起来兴奋过度或生气,你就会发现其他孩子反过来对你感到生气,而你意识不到原因何在。这样的孩子最后会感到无法控制其他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毫无影响。这会让他们产生无力感,又沮丧又冷漠。”
除了被社会孤立之外,这些儿童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课堂的学习环境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社会”,不擅长社交的儿童对待老师的方式与他们对待其他小朋友的方式一样,他们会误解老师的意思,并作出错误的回应。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困惑本身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儿童非言语敏感性测验显示,相对于他们由智商测试所反映出来的学业潜能而言,误读情绪信号的儿童往往在学校表现不佳。
“我们讨厌你”:团体边缘人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刻莫过于,你希望加入一个游戏团体,却被人排除在外。社交不适的惨状在此时表露无遗。在这种危险的时刻,被人喜欢或讨厌,合群或孤僻,一切都是公之于众的。因此,这种关键时刻已经成为研究儿童发展的学者密切关注的主题,他们的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学生和被遗弃者的接近策略形成鲜明的对照。研究发现凸显了关注、理解以及回应情绪和人际暗示的社交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看到一个孩子徘徊在其他孩子游戏圈子的边缘,希望加入却被拒之门外,这既令人叹息,同时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局。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孩子有时也会遭到拒绝。针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最受人喜爱的孩子在试图加入已经开始游戏的团体时被断然拒绝的比例是26%。
这种拒绝暗示着年幼孩子的情绪性判断直率得残忍。
孩子通过设法加入别的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可以锻炼自己的逆境商和社交商。
由于要冒着被公然或暗中声明“我们恨你”的危险,可想而知,所有孩子在接近小团体的时候都会显得小心翼翼。
男女的差异
情绪教育的差别造就了男女不同的技能,女孩变得“善于理解语言和非言语情绪信号,善于表达和交流感受”,男孩变得善于“使与脆弱、内疚、恐惧和伤害有关的情绪最小化”。科学研究充分印证了两性之间的不同立场。比如,成百上千项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更有同理心,至少在根据面部表情、声调和其他非言语线索理解他人未说出来的感受方面,经测试女人的能力要强于男人。同样,根据女性的面部表情了解其感受一般比较容易。但在幼年时期,男女的面部情绪表达不存在差异,到孩子上小学后,男孩的表情变得收敛了,而女孩的表情则更有表现力。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之间的另一种主要差异:女性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活跃度通常高于男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女性比男性更加“情绪化”。
所有这些性别差异表明,女性一般在婚姻关系中担任情绪管理者的角色,而男性对于维系感情关系这项任务看得没有女性那么重要。
情绪泛滥就是情绪失控。在情绪完全失控的时候,个体的情绪太强烈,观点太狭隘,思维太混乱,根本无法听进他人的意见或用理性解决问题。泛滥会使个体丧失情绪自我意识和自控的能力,使同理心荡然无存。
有些人不容易进入泛滥状态,他们对愤怒和轻蔑的承受力比较强,而有些人只要配偶提出轻微的批评就可能触发情绪泛滥。泛滥的生理特征是心率高于平静时的水平。在静止状态,女性的心跳大约是每分钟82次,男性大约是72次(具体的心率因个人体型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如果每分钟心跳比静止状态增加10次左右,就表明泛滥开始了。如果心跳达到每分钟100次(愤怒和哭泣的时候很容易达到这种水平),身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度困扰。心率水平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情绪失控:心跳比正常状态每分钟增加了10次、20次,乃至30次。肌肉紧张,呼吸变得困难。有害情绪泛滥成灾,恐惧和愤怒席卷而来,让人无处可逃,个体感到“永远”都无法复原。在情绪完全失控的时候,个体的情绪太强烈,观点太狭隘,思维太混乱,根本无法听进他人的意见或理性地解决问题。
当然,大多数夫妇在争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剑拔弩张的时刻。婚姻关系的问题始于某一方的情绪持续泛滥。如果有一方对情绪攻击或不公正待遇总是处于防卫状态,对任何攻击、侮辱或怨恨的迹象过于警觉,肯定会小题大做、反应过度。如果丈夫处于这种状态,妻子只要说“亲爱的,我们需要谈谈”,丈夫就会想“她又准备挑起战争了”,从而触发情绪泛滥。从生理唤起中复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反过来又使个体更容易把原本没有恶意的交流视为用心险恶,并再次引发情绪泛滥。
情绪反应从童年期开始形成,通过最亲密的关系或者以父母为榜样得到学习,然后被带入婚姻,全面成形。对配偶的情绪产生同理心是缓和冲突的法宝。
冷静、同理心、善于倾听,能使夫妇有效地解决争端,促成“有益的争吵”。如果任由负面因素发展下去,就会摧毁婚姻。
自我释放
由于对配偶的负面想法会触发情绪泛滥,因此,如果为此感到不快的丈夫或妻子直接面对并加以解决,也能阻止情绪泛滥。类似“我不能再忍受了”或“我不该受到这种对待”的情绪是无辜受害者或易怒者的口头禅。认知治疗师艾伦·贝克指出,如果捕捉并质疑这些想法,而不是简单地被这些想法激怒或者感到受伤,那么丈夫或妻子就开始摆脱它们的控制了。
非辩护性的倾听和交谈
他:“你吼什么!”
她:“我吼又怎么样,我说的话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你就是不听我讲!”
倾听是一种维系夫妇感情的技巧。夫妇俩即使吵得不可开交,情绪都失控了,其中一方或双方也可以努力做到在怒火过去之后进行倾听,理解并回应对方补救性的姿态。即将离婚的夫妇内心往往充满了怒火,陷入当前具体问题的纷争而不能自拔,根本无法做到倾听,更别提回应对方缔结和平的暗示了。一方处于防卫状态的表现是忽略或立即反驳配偶的抱怨,将其视为一种攻击而不是改变行为的努力。当然,夫妇俩吵架时,一方说的话经常会表现为攻击的形式,或者语气中充满强烈的否定,除了攻击之外再没有别的意思。
即使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夫妇双方也可以有选择地接收所听到的话,忽略争执当中恶意及负面的部分,比如厌恶的语调、人格侮辱、轻蔑的批判等,只听取主要的信息。如果能把配偶的否定看做重视的表现,即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关注,这将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假如妻子大喊:“你不要打断我的话好吗,看在老天的分上!”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对妻子的愤怒可以不作过度反应,而是说:“好吧,你继续说。”
非辩护性倾听最有效的形式当然是同理心,即真正倾听和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第七章谈到,在夫妇关系中,一方要对另一方真正产生同理心,其自身的情绪反应必须保持冷静,提高接收能力,自身生理才能达到反映配偶感受的水平。如果没有这种生理协调,一方对另一方感受的知觉可能会完全错误。如果自身情绪过于强烈,凌驾于一切之上,破坏生理和谐,个体的同理心就会受到破坏。
有效倾听情绪的一个方法叫做“镜像”,常见于婚姻治疗。比如妻子对丈夫抱怨时,丈夫对妻子重复同样的话,其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妻子的想法,还在于努力领会妻子的感受。夫妇双方在实施镜像疗法的时候,要注意复述的准确性,如果不准确,就要再次复述,直至准确。镜像疗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操作之困难却令人意外。准确反映配偶的感受,其效果不仅在于理解配偶的感受,还能够增强彼此情绪协调的意识。镜像本身有时能够瓦解潜在的人身攻击,而且能有效防止发牢骚升级为争执。
夫妇之间非辩护性交谈的艺术,其核心是交谈必须围绕特定的问题,不能升级为人身攻击。
最后,和人生的其他领域一样,尊重和爱可以瓦解婚姻中的敌意。防止争执升级的一个有效手段是:让对方知道你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尽管你本身并不赞同,但这种观点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如果你认为自己有错,就要承担责任并且道歉。认可至少可以传递出你在倾听并认同对方感受的信息,尽管你并不赞同对方的看法,比如“我知道你不高兴”。有时候,如果夫妇没有吵架,认可还可以表现为赞美的形式,比如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作出赞扬。认可是舒缓配偶情绪或培育积极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情绪智力的三种作用:把发牢骚转化为有效的批评;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减少摩擦;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
想象一下,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或者对同事的感受麻木不仁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情绪低落,人们就无法聚精会神,思路清晰地记忆、学习或决策。按照一位管理咨询师的说法,“压力之下必有愚夫”。
我们还可以正面考察一下提高基本情绪竞争力(与他人的情绪协调一致,防止分歧升级,工作进入“涌流”状态)对工作的益处。领导力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说服人们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艺术。此外,在对自己职业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识别自身对工作最深刻的感受,了解什么样的改变能使我们对工作更为满意。
情绪潜能逐渐成为重要的业务技能,这也反映了工作环境的急剧变化。下面我将介绍情绪智力的三种不同应用:一是把发牢骚转化为有用的批评;二是营造推崇多样性的氛围,而不是将其视为摩擦的根源;三是建立有效的关系网。
批评是第一要务
系统论中的“反馈”,原意是关于系统的一部分运作情况的数据交换,系统的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因此任何阻碍进程的部分都应得到改善。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反馈——也就是信息交流——相当于组织的血液,人们据此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需要调整、升级甚至彻底转向。没有反馈,人们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与上司、同事相处,也不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期望,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是经理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他们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之一。和前文那位挖苦下属的副总裁一样,很多经理人的反馈方法很糟糕。这种欠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正如夫妇的情绪健康取决于他们表达不满的技巧,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满意度以及产出也取决于上司向他们指出问题的方式。事实上,如何提出批评和接受批评,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事满意度以及上司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最糟糕的激励方式
一项面对108名经理人和白领员工的调查显示,不当批评的影响超过了猜疑、性格不合以及权力斗争,成为工作冲突的一个主要成因。伦斯勒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了刻薄的批评对职业人际关系的危害。受测者被要求给一种新型洗发水制作广告,一名实验助手对广告提案进行评论,他的评语有两种,均是预先安排好的。受测者会收到其中一种评语。第一种评语友善而且具体,第二种评语则包含了威胁以及对受测者的人身攻击,比如“想也不要想,好像没有一件事是做对的”,以及“也许缺乏天赋,我得找其他人来做”。
可以想象得到,受到攻击的受测者变得紧张、愤怒和抵触,并拒绝与批评者在接下来的项目中进行协作或合作。很多人表示他们希望不再与批评者来往,也就是消极作对。刻薄的批评使被批评者士气低落,不再努力工作,最严重的后果是,他们自认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身攻击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批评的艺术
我们还有另一种批评的方式。
有技巧的批评也许是经理人传递的最有用的信息之一。比如,那位轻蔑的副总裁可以这样对软件工程师说:“目前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你们的计划时间太长了,增加了成本。我希望你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提议,尤其是软件开发的设计标准,看看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与恶意的批评相比,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制造无助、愤怒和反抗,后者传递了改进的希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有技巧的批评,关注的是个人的行为以及日后改善的可能性,而不是把工作质量差归结为人格方面的原因。正如拉森指出的:“批评某人愚蠢或无能,这种人格攻击并没有批评到点子上。你一下子把他置于防守的地位,他再也听不进你让他改进的意见。”拉森的建议显然和我们对已婚夫妇表达不满的建议是一致的。
批评别人的艺术:具体,提供解决办法,当面表达,保持敏感。
接受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当做建议,不要自我保护,把批评当做机会。
对于激励,如果人们认为失败是由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引起的,他们就会失去希望,不再努力。请记住,激发乐观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挫折或失败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这些条件,把工作做得更好。
批评的艺术与赞扬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精神分析师转为企业咨询顾问的哈里·莱文森对批评的方法提出了如下建议:
具体。选择有意义的事件,即能够显示需要改变的关键问题或缺陷模式的事件,比如无法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某些部分。如果员工只听到他们“做错了”,但不知道具体错在哪里,也就无法改进,这样会打击员工的士气。关注具体的细节,明确员工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及应该怎样加以改进。不要旁敲侧击或拐弯抹角、回避问题,混淆真正有用的信息。类似于夫妇之间发牢骚的“XYZ”法则,批评员工时要指明问题是什么,具体错在哪里,你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莱文森指出:“对于赞扬,具体同样重要。当然,含糊的赞扬不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但是效果不大,而且你无法从中学习。”
提供解决方法。和所有有用的反馈一样,批评应当指明改正问题的方法。否则被批评者会感到沮丧,士气低落,或失去动力。通过批评,被批评者了解到此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或者替代方法,或者意识到需要注意某些不足。批评还应该包含关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建议。
当面表达。批评和赞扬一样,在面对面和私下场合效果最明显。不习惯提出批评或表扬的人也许会为了减轻心理负担,选择远距离表达批评或赞扬,比如写备忘录。不过这种方式太缺乏人情味了,而且对方也没有机会进行回应或澄清。
保持敏感。这需要同理心,与自己所说的话以及说话方式对接收方产生的影响协调一致。莱文森指出,没有同理心的经理人在反馈时最容易伤害别人,比如使人无地自容的奚落。这种批评的后果非常严重,被批评者没有机会改进,反而为此心生怨恨和痛苦,处于防守和疏离的立场。
莱文森还对被批评者提供了一些情绪方面的建议。首先,把批评看成是改进工作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人身攻击。其次,警惕自我辩护而不是承担责任的冲动。如果批评实在难以接受,可以要求暂停谈话,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消化,使情绪冷静下来。最后,他建议人们把批评看成是与批评者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采取敌对立场。
偏见的根源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家瓦米克·沃尔坎(Vamik Volkan)博士回忆了他在塞浦路斯一个土耳其家庭长大的经历,当时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冲突非常激烈。沃尔坎小时候曾听到谣言,说当地希腊神父的腰带打着结,每一个结代表他勒死了一个土耳其儿童。他还记得别人告诉他希腊邻居吃猪肉时那种不可思议的语调,对他本人所属的土耳其文化来说,猪肉是不能吃的。现在,作为研究种族冲突的专业人士,沃尔坎指出,宣扬不同种族仇恨的童年记忆会持续很多年,每一个新生代都会处于这种敌对的偏见之中。对本族群保持忠诚的心理成本是对其他族群感到反感,尤其是在有着长期敌对历史的族群之间。
偏见是个体在早期获得的一种情绪经验,偏见的情绪在童年期形成,但是支持偏见的信念是后来才出现的。偏见反应很难完全消除,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偏见的态度。
偏见是个体在早期学到的一种情绪经验,因此偏见反应很难完全消除,对于认为偏见不对的成年人也是如此。
偏见受到刻板印象的支持,而刻板印象部分源于较为中立的心理神经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使刻板印象带有自我验证的倾向。人们倾向于记住符合刻板印象的事件,而不重视质疑刻板印象的事件。比如在聚会上,一位英国人情绪外露、热情亲切,这与通常冷漠保守的英国人形象截然不同,于是人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个英国人不同寻常,或者“他喝醉了”。
微妙的偏见很难根除。偏见的形式也许会表现为,自认为没有偏见的白人高级经理拒绝了一位黑人求职者,表面上不是出于种族原因,而是他的教育背景和经验“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组织智慧与群体智商
20世纪末,美国职业大军当中的第三大力量是“知识工人”,比如市场分析师、作家或电脑程序员等,他们的生产力体现在为信息提供附加值。发明“知识工人”一词的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人的技能高度专业化,其生产力取决于他们作为组织一分子与组织团队的协调能力:作家不是出版商,电脑程序员不是软件发布者。德鲁克说,人们总是要协同工作,而对于知识化的工作,“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工作的单元”。这也说明情绪智力,即有助于人们协调一致的技能,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将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组织化团队工作最基本的形式也许是开会,比如董事会会议、电话会议以及其他普通会议等,这是执行官难以避免的一部分任务。面对面的会议是最明显但又略显过时的样板,可以据此判断一个团队是如何分工合作的。电子网络、电子邮件、电视电话会议、工作团队、非正式网络等都是组织内新出现的功能实体。从某种程度上说,组织结构图所揭示的明确的等级制度代表了组织的骨骼,而这些人际接触点就代表着组织的神经系统。
人们在进行协作的时候,不管是召开执行计划的会议,还是成立团队共同开发产品,都会体现出所谓的群体智商,即群体成员才能和技能的总和。团队完成任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群体智商的高低。据研究,群体智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并不是群体成员学业意义上的平均智商,而是群体的情绪智力。高群体智商的关键是社会和谐。在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团队协调一致的能力是激发团队才能、提高效率和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团队成员才能和技能相同的情况下,团队如果无法协调一致就无法出色地完成任务。
提出“群体智力”概念的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从事群体效率研究的研究生温迪·威廉姆斯。人们为了完成一项任务组建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才能,比如语言流利、创造性强、富有同理心或者拥有其他技术专长。群体智力不一定大于所有群体成员特定才能的总和,如果群体成员无法共享各自的聪明才智,群体智力还有可能小于成员才能的总和。斯腾伯格和威廉姆斯通过研究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他们召集一群受测者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受测者的任务是为一款有望成为糖果替代品的虚拟的甜味剂策划有效的广告宣传活动。
这项研究的一个惊人发现是,过于急切而不愿合作的人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影响了团队的整体表现。这些野心勃勃的人过于喜欢控制或命令别人。他们缺乏一种基本的社会智力,无法识别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什么行为合适、什么行为不合适。成员不愿意参与,是团队表现的一个负面因素。
团队成果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团队成员保持内部和谐的程度,团队和谐有助于成员充分发挥才能。对于一个和谐团队来说,拥有一位天分极高的成员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而摩擦较多的团队则难以充分利用能力出众的成员。在有高度情绪或社交障碍的团队,无论这些障碍是恐惧或愤怒引起的,还是敌对或怨恨引起的,成员的才能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挥。和谐可以使团队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员的创造性和天赋。
该研究对工作团队的启发非常明显,同时对每一个在组织中工作的人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很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赖于人们号召合作者组成松散网络的能力,不同的任务需要合作网络中不同的合作者。各种特设的工作团队由此应运而生,并对成员的才能、专长和岗位进行最优化安排。人们对合作网络的组织能力,即建立临时性特设团队的能力,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非正式网络对一个人顺利开展工作是必需的。有三种非正式网络:一是沟通网,二是专业网,三是信任网。
非正式网络对于处理意想不到的问题尤为关键。一项关于非正式网络的研究显示,“正式组织是为处理可预期的问题而设置的。假如出现了无法预期的问题,非正式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在同事之间每一次交流的时候形成,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加强,最后发展成为异常稳定的关系网。非正式网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可以随意变化,能够跳过整体,直接完成任务”。
对非正式网络的分析显示,由于人们天天在一起工作,他们不需要向所有人透露敏感的信息(比如想换工作,对某个经理或同事的行为感到不满),遇到困难时也不需要向所有人求助。事实上,更加成熟的观点是非正式网络至少有三种形式:一是沟通网,即互相交谈的圈子;二是专业网,由可以提供建议的人组成;三是信任网。如果在专业网担任骨干,说明此人拥有专业技能杰出的声望,专业技能通常是晋升的决定因素。不过,被视为专家,与被视为值得交换秘密、疑问和弱点的人,两者毫无关系。一位狭隘的办公室暴君或者吹毛求疵的领导者也许具有过硬的专业才能,但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会削弱他们的管理能力,并被排除在非正式网络之外。组织里的明星通常与所有关系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沟通网、专业网还是信任网。
关于父母如何对待子女的研究有很多,无论是严厉的教导还是出于同理心的理解,无论是冷漠还是热情,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情绪生活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过直到最近才有可靠的研究数据表明,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父母处理彼此感受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孩子是异常敏锐的学习者,家庭生活是个体情绪学习最早的学校,父母要善于充当情绪老师。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研究人员在孩子5岁时对所选家庭进行第一次观察,在4年之后再次观察这些家庭,当年的孩子已经9岁。研究人员除了观察这些家庭中父母之间交谈的方式之外,还观察(包括莱斯利的家庭)父母教年幼孩子玩新电子游戏的情形——看起来极其平常的家庭互动场景,实际上很能反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交流。
有些父母与安和卡尔一样,过于专横,对不熟悉操作的孩子没有耐心,声音尖利,充满厌恶和愤怒,甚至把孩子贬为“笨蛋”。简而言之,孩子遭受的轻蔑和厌恶,与侵蚀婚姻关系的轻蔑和厌恶是一样的。而另一些父母则能够耐心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玩游戏的方式,而不是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令人吃惊的是,电子游戏的环节成为准确反映父母情绪方式的风向标。
以下是父母不善于处理孩子情绪的三种最常见的方式:
完全忽视孩子的感受。这种父母认为孩子情绪不安是小事或麻烦事,等一等,孩子的情绪就会恢复平静。他们没有利用这种机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或者帮助孩子掌握情绪竞争力。
过于自由放任。这种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感受,但认为孩子怎样处理情绪风暴都可以,甚至进行攻击行为也无所谓。和忽视孩子感受的父母一样,他们很少给孩子示范情绪回应的替代方式。他们试图舒缓所有不安情绪,也会用谈判和贿赂的手段使孩子不再伤心或愤怒。
表示轻蔑,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种父母通常会严厉地批评和惩罚孩子。比如,他们会禁止孩子流露出任何愤怒的情绪,而且孩子一生气就惩罚他们。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申辩会感到非常生气:“你居然敢回嘴!”
最后,有些父母会利用孩子情绪不安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或指导。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感受,努力了解孩子情绪低落的原因(“你生气是因为汤米伤害了你吗?”),并帮助孩子通过积极的途径舒缓情绪(“你不要打他,找一个玩具自己玩吧,等你想和他玩的时候再和他玩好不好?”)。
为了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辅导,父母本身必须对情绪智力的要素有所了解。比如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情绪经验是如何辨别各种不同的感受。如果父亲对自身的悲伤情绪没有正确的意识,他就无法帮助儿子理解蒙受损失、看悲剧电影以及至亲发生不幸所引起的悲伤之间的差异。除了区分不同的情绪之外,关于情绪还有很多复杂之处,比如愤怒通常是由最初感情受到伤害引起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已经准备就绪以及所需的特定情绪经验也会随之改变。我们从第七章了解到,同理心的经验开始于婴儿期,得益于婴儿父母与婴儿的情绪协调一致。尽管孩子可以通过与朋友交往获得一些情绪技巧,但善于处理情绪的父母可以提供更大的帮助,教会孩子情绪智力的各种基本技能,比如学习如何识别、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具有同理心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情绪波动。
父母的情绪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擅长处理情绪的父母,与不擅长处理情绪的父母相比,前者的孩子更容易相处,对父母更有感情,在父母面前不会感到紧张。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更善于处理自身的情绪,能更有效地缓解不安情绪,而且情绪不安的情况也较少。这些孩子的身体更加放松,应激荷尔蒙和其他情绪唤起的生理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从第十一章可以知道,个体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身体会更加健康)。另外,这些孩子在社交方面也显示出优势:他们更受伙伴们的欢迎或喜爱,而且被老师认为更善于社交。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师表示他们较少出现粗鲁、好斗等行为方面的问题。最后,情绪教育还会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孩子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因此学习更有效率。对于5岁的孩子,假设智商水平一般,如果父母善于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等到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们的数学和语文成绩会更好(要向孩子传授情绪技巧、帮助他们应对学习和生活的有力证据)。因此,父母善于处理情绪,对孩子的帮助相当惊人,这些好处不仅涉及情绪智力的方方面面,而且超出了情绪智力的范围。
情绪智力是所有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
尽管情绪智力的形成贯穿个体的整个求学阶段,但塑造情绪智力要素的先机在人生的最早几年。父母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自信而乐观的孩子和期望失败的孩子,他们人生观的差异在人生的头几年开始形成。布雷泽尔顿建议,父母“必须清楚他们自身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入学前形成的情绪性格。
美国国家临床婴儿项目中心的报告指出,孩子掌握的知识和超前的阅读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没有情绪和社交测试结果那么显著。情绪和社交测试内容包括自信、兴趣,知道什么是得体行为以及如何控制行为不轨的冲动,耐心等待,听从指示,善于向老师求助,和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如何表达需求。
这份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在学校表现不佳的孩子都缺少一项或多项情绪智力(不管他们是否同时存在认知困难,比如没有学习能力)。这并不是小问题,在美国的一些州,有近1/5的孩子不得不复读一年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也会变得越来越沮丧、愤怒,并且爱捣乱。
孩子是否作好了入学准备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了学习能力——一切知识的基础。该报告列举了这项关键能力的七大要素,这些要素都与情绪智力有关。
1.自信心。控制和掌握自己的身体、行为和世界的感觉;孩子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成年人会提供帮助。
2.好奇心。认为探寻事物本质是积极、有趣的。
3.意向性。产生影响的意愿及能力,并且持之以恒。意向性又与竞争力、有效性的感觉相关。
4.自控。与年龄匹配的调整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内在控制的感觉。
5.关联性。与他人相互理解、交往的能力。
6.沟通能力。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想法、感受与概念的意愿和能力。沟通能力又与对他人的信任感以及与他人(包括成年人)相处时的愉悦有关。
7.合作性。在群体活动中协调自身与他人需要的能力。
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是否具有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绪方面的启智项目。
大脑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可塑性,但改变程度远远不如童年期那样显著。所有的学习都会改变大脑,加强突触的联结。强迫症病人的大脑变化显示,通过持续的努力,情绪习惯甚至神经基础也是可以改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或接受治疗的患者)大脑出现的情况,类似于所有重复或强烈情绪经验的效果,不论是好的情绪经验还是坏的情绪经验。
最有说服力的情绪经验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父母向孩子灌输的情绪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些父母与孩子协调一致,承认并满足孩子的情绪需要,而且他们的教导还包含了同理心;而另一些父母只顾自己,忽略孩子的困扰情绪,或者对孩子的教育反复无常,任意打骂。心理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个体早期生活中被扭曲或完全缺失的东西进行补救性辅导。与其事后补救,何不未雨绸缪,在一开始就让孩子接受情绪教育,培养必不可少的情绪技能。
情绪素养评估清单
情绪的自我意识
1 识别和描述自身情绪的能力得到提高。
2 能更好地理解感受产生的原因。
3 了解感受和行为的区别。
管理情绪
1 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控制愤怒的能力更强。
2 挖苦、打架及课堂捣乱现象减少。
3 停学和开除现象减少。
4 攻击或自毁行为减少。
5 对自身、学校和家庭的态度更积极。
6 更善于处理压力。
7 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减少。
有效调节情绪
1 责任感更强。
2 能更好地关注当前任务和集中注意力。
3 更少冲动,更多自制。
4 成就测验分数提高。
同理心:理解情绪
1 更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 更有同理心,对他人的感受更敏感。
3 更善于倾听。
处理人际关系
1 分析和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增强。
2 更好地解决冲突和协商分歧。
3 更好地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4 人际沟通更有自信、更有技巧。
5 更受人欢迎和外向,友善,与同龄人打成一片。
6 乐于助人。
7 更加关怀和体贴。
8 更加“亲社会”,团结和谐。
9 更善于分享、合作及提供帮助。
10 对他人更加民主。
本书摘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50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http://www.jianshu.com/c/d3950a9c3431),也可看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
也欢迎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