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刑事律师圈中流传着一句话:律师之荣誉,生于交叉询问,死于交叉询问。
香港著名大律师张耀良也经常和学生、徒弟说:“一个诉讼律师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懂,就是懂得发问”。
会不会发问真有哪么重要?发问真的有什么技术含量吗?
在这里我举三个针对目击证人的发问实例,通过对比,您就会发现法庭发问不仅是一门重要的技术,而且还是一门变幻莫测的艺术。
例一
律师:“你说你离事故现场约有35米,你能看清多远的东西?”
证人:“这么说吧,早上起床后我看见太阳,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例二
律师:“你说你离打斗现场有15米,是吗?”
证人:“是。”
律师:“当时你是站在马路的东面是吗?“
证人:“是。”
律师:“你说的15米就是距离马路的另外一面吗”
证人:“是。”
律师:“当时是早上9点钟,是不是?”
证人:“是。”
律师:“据了解,早上9点是交通非常繁忙的时候,是不是?”
证人:“是。”
律师:“你在看到打斗时,观察过程差不多有一分钟,是吗?”
证人:“是。”
律师:“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至少有三四车辆车从你前面经过,对吗?”
证人:“可能是,我没有数过”
律师:“这个过程当中,受红绿灯的影响,所以有些车会停在你面前,对吗?”
证人:“对。”
律师:“一分多钟的时间里,你真正能够观察对面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是吗?”
证人:“不到一分钟”
律师:“我估计应该只有一分钟的三分之一,是吗?”
证人:“差不多吧”
例三
律师:“你看到被告被告时是否戴着眼镜?”
证人:“是”
律师:“你戴镜多久了?”
证人:“从六岁开始。”
律师:“你的眼镜一直是这么厚吗?”
证人:“不,我的眼镜是逐年加厚的。”
律师:“当你年岁渐长,视力越来越不行,你换了多少副眼镜?”
证人:“我不知道,六十年间换了十次吧。”
律师:“也许现在该换了吧?”
证人:“不用,这副还可以。”
律师:“你看到被告人进入便利店时,他们离你有多远?”
证人:“约100英尺。”
律师:“我现在站的位置距你50英尺,是你说的距离的一半,我举了几根手指?”
证人:“四根。”(律师当时只举了两根手指)
《我的表兄维尼》剧照.jpg
同样是针对目击证人,同样是质疑目击证人的观察能力,由于发问技术水平的差别,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例一中,律师没有做任何铺垫,既没有通过发问检测证人的视力好坏,也没有问清当时是白天还是晚上、能见度如何、证人与事发现场中间是否有遮挡,证人观察的时间有多长、证人当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有无压力、紧张与否,就直接了当的去质疑证人的观察能力,发问不仅没有打垮证人,反而让证人抓住发问的不周延之处反戈一击,场面极为尴尬。
为什么发问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倒被证人呛得下不了台,原因就在于简简单单一个问题就犯了交叉询问的两大忌,即不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以及尽量不问开放性问题而要用封闭式问题去控制证人。
例二中,辩护律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封闭式的发问,将证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象演电影似的场景化重现,证人与打斗现场虽仅有15 米远,但中间隔着一条马路,又恰逢早高峰期间,受过往车辆的影响,观察时间仅有二十秒左右,其能否准确完整看到打斗现场的全貌,不言自明。
例三中,律师从现场检测证人的视力状况入手,获得了戏剧性的效果,证人先前声称看到被告人作案过程的可信度在一片笑声中丧失怠尽、荡然无存。
正如威尔曼在《交叉询问的艺术》中所说“法庭盘问需要出众的天赋、逻辑思考的习惯、清晰的常识认知、无穷的耐心和自制力、透视人心的直觉能力、从表情判断他人的个性、察觉他们的动机、强而精准的行动力、和主题有关的丰富知识和一丝不苟的细心谨慎,还有最重要的、经由盘问发现证词弱点的本能。律师必须面对无数不同状况下作证的各式各样证词,涵盖人类道德、情感、智能的一切层面与情势,与证人展开智力抗争”。
可见,法庭发问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