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阅读支架,如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下注释等,不能忽视的阅读支架还有课后练习题。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课文《卖油翁》的课后第4题,是这样要求的: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己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觉得阅读时“质疑”也很有意思?
这一问题的设置给了我们一个敢于思考的引擎,不要死读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课文哪怕是已经有了约定成俗的解读,也可以大胆质疑。运用好课后练习题这一阅读支架,尝试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缘由,真切感受并大胆质疑,质疑更多的读书收获,可能会找到另外一种打开教材的方式,收获更多的阅读惊喜。
还是回到《卖油翁》的课后第4题,来看一下这个阅读支架,这道题的编者意图很清晰,就是在引导学生读书就得学会读自己的书,学会联系,学会思考,敢于并尝试质疑。这篇课文按照传统的解读,我们几乎不约而同地理解成:卖油翁敢于挑战权威,不卑不亢,用灌油的亲身经历给骄傲的陈康肃公上了生动的熟能生巧的一课。
也许,熟能生巧的典故在人们的心中太过根深蒂固,很长时间里,欧阳修这篇作品中的卖油翁成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标志性人物。这篇不足200字的一篇小文,内容浅显,人物形象鲜明,但是如果借助课后题的阅读支架,由一个质疑生发多个质疑,由一个层面质疑拓展到多个层面质疑,更深刻地挖掘课文里更多的可读性和未知性元素,再来理解文章便会使文章更加丰满厚重,人物也会更有立体感,课堂也会折射出更绚丽的色彩和光影。
质疑一: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
非也。何为“善射”?如何才能“善射”?真正的神箭手是力量和智慧均衡的一种职业,他们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头脑,才能知道如何一剑封喉,让目标无还手之力。要做到“善射”往往需要眼疾手快,搭弓放箭只在弹指之间需得智勇双全才行,所以,射箭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天赋;艺无止境,精湛的射艺更需要后天的勤加练习,精益求精,才能使技艺炉火纯青。而往葫芦里灌油就像我们现代产业链中操作工进行生产加工一样,只需要时间成本的投入,多次实践操作就能成为熟练工,甚至能够达到“闭着眼就能干”的境地。说到底,往葫芦里灌油就是一个活计,换成任何人,不需要天赋异禀,只要勤加练习,几乎都能达到“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程度。
但是,射箭这项本领不是谁都能通过练习,就能成为像历史上以一敌百的“神射手”李广、黄忠和花荣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卖油翁同陈康肃公是不可同日而语,就各自的“才艺”来讲,当然也不能相提并论。
大多数读者和卖油翁一样,只看到了陈尧咨和卖油翁表面的技,而没有看透他内里的术。因此,有了这样的质疑,大家对陈尧咨的箭术定会有更清醒客观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卖油翁灌油熟能生巧这样的雕虫小技的赞叹上。
质疑二:作为文学造诣身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为什么会写这篇小短文?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人物,欧阳修对推动古文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一篇《醉翁亭记》足见他的才学出众、文采过人,而这篇短小的文章并不以文采夺目,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究竟是何目的?
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作为文人出身的欧阳修力图通过这篇文章反映社会上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当时武将处处受到牵制,就连卖油的老头都能对他指手画脚。好箭法也仅仅只能与倒油、灌油相提并论,武将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也许,欧阳修也在有意告诫技艺高超的武将收敛起自己的锋芒,认清社会现实。说白了,欧阳修是在为统治阶级助威呐喊:响应国家号召,为保统治的稳定,重文轻武,不给武将发展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思考,欧阳修写这篇短文,是写给民众看的。
然而,细作推敲,这是欧阳修的唯一目的吗?非然。
这篇文章选自于《归田录》,这还得从他的《归田录》说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年迈的欧阳修再次遭流言蜚语陷害,自请外任,他在出任毫州时作了《归田录》。在《归田录》自序中,欧阳修写道:“《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备闲居之览”旨在消遣时光、自娱自乐,这句话足以证明这本书的写作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不会迎合朝野也不会针砭时政,更多的是率性而为。正如这本书的名字“归田录”,是回归田园的点滴记录,欧阳修辞官后,远离了政治漩涡,他的文章写的更多的应该是他和他的人生才对,他回归的是自己的内心才最妥帖。
欧阳修是极其罕见的百科全书式文化巨匠。他是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主编的;他是农学家,曾实地考察洛阳牡丹的栽种历史、花期、品种、赏花习俗等,写成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他在乐谱、金石、书法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写的《集古录跋尾》是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他慧眼识珠,选拔了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也就是说,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人受过欧阳修的提携。不难看出,欧阳修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世人难以逾越的高山。
《卖油翁》中卖油翁说的那句话“我亦无他,唯手熟尔”是讲给晚年的自己听的,他在警醒自己:自己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功绩,无论曾经成绩再大,成就再高,都要认清现实,不要张狂。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儿,顺其自然、与世无争,不计较恩恩怨怨、起起伏伏。
从这个层面讲,这就是年迈的欧阳修写给自己的。
质疑三:一介草民卖油翁为什么胆敢在陈康肃公面前秀“才艺”?
阅读这篇短文,你也许会有这种感觉,陈康肃公其实挺窝火的:被卖油的老头轻视、嘲讽,甚至还被上了一课——“唯手熟尔”:你没什么了不起,同我打油的功夫一样,只要勤加练习都可以!试想陈尧咨作为朝廷重臣,被人如此看扁,是何感受?是的,陈尧咨一定算得上是朝廷重臣。
诚然,尽管朝廷重文轻武,但是,他的江湖地位也实在了得。他谥号为康肃公,何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可见,“康肃公”的谥号是由朝廷所赐,这是国家荣誉啊,不难想象陈尧咨生前何等的辉煌。
何况,根据历史考证可知,陈尧咨并非一介武夫,他可是文武双全,曾是当时的状元。他的哥哥是北宋名臣陈尧佐,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更为传奇的是,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都考中过状元,陈尧咨的家族是一个令世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的家族呀。位高权重、身世显赫的陈尧咨能与一个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老头儿说来道去、直接对话,尽管卖油翁一系列的动作显然能看出来他的来者不善,可是陈尧咨依然能并且能够静静地看着卖油翁的一举一动,没有叫停卖油翁的展示,更没有恼羞成怒地呵斥指责。
总之,面对卖油翁的一连串的举动,可以理解成无理取闹,可以理解成恶语相加,可以理解成针锋相对,也可以理解成本性使然并非有意而为,陈尧咨选择的是后者,他以最善良的心来揣测对方,“笑而谴之”,一笑而过,一笑解千愁,一笑而已,他不打击、不报复、不拉仇恨。这正如彼时遭流言蜚语中伤的欧阳修,内心坦荡荡,不因对方莫须有的事儿来丑化自己而心声怨气,面对各种栽赃陷害,他如康肃公一样“笑而谴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遇到多少苦痛,还是笑着看世界,乐观地排除各种攻击、伤害和干扰。
如此说来,陈尧咨简直就是欧阳修的形象代言人,不再是那个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形象,而更应该是文武双全、豁达开朗的伟丈夫。
学贵有疑。课后习题是阅读文章的支架,它鼓励我们大胆质疑,并引导我们如何质疑;课后习题这一阅读支架也是一个引子,促发我们思考、反思,质疑,自觉而有价值的质疑会为我们读书学习打开了一扇窗,能够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光亮。读文章、做学问,贵疑贵思;学语文、用语文,要且疑且思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