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时候,领导说自己事情没办好还让其他人受累,心里特别赌,很有冲动想改行做别的事情。脑袋在那一瞬间突然空白了许多。当意识到自己快进入负面情绪的时候,我立即行动,拿起毛巾洗头去了。当温暖的水淋在头上时,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思维也跳跃起来,然后又把事件的前因后果理清楚了。确实是自己不对,一心想把事情做好,反而考虑不周。
在我意识到负面情绪快浮出头脑的时候,我果断的选择转换注意力,把全身心投入到别的事情,这就叫自我情绪干扰。一旦某些事情发生了,既成事实,而且我们也改变不了,只能自己把精力或身心用去做其他事情,久而久之,当自己全然冷静下来,便可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不足或存在异常的真实原因,而不至于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正确的解读,只有正确解读以后所有的判断和行为方能正确。
自我情绪干扰,还需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有些时候,太过于愤怒、悲伤、伤痛、失望等情绪时,是完全被这些负面的影响所困,很难在短时间里走出来或意识到自己身处负面情绪中,此时此刻,自我情绪干扰无效。
还有一种情况,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佳,就是不愿意走岀来,更不希望自己好转。通常出现这类似的问题,已经是把不佳的情绪赋予了其他意义或期盼,所以对情绪产生了依赖。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特别依赖于某物某人某情绪时,是很难把这种依赖阻断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也有自我向好的能力,在觉察自己在某方面欠缺的时候,如果缺失感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正常的防御反应是会去学习,去成长的。但人天性懒,贪图安逸,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人会自然回退到原来的地方,时间长了就生成一种适应缺失感的习惯,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就是不愿意去改。
所以,我们习惯低级的错误重复犯,好像走不出既成的习俗,大脑始终保持原样。改变是痛苦的,发现不佳的情绪也是容易产生痛的,视而无见,默默地懂得和了解自己,也是极其聪明的人所为。
要觉察自己的不佳情绪,需要明白情绪的好坏之分,努力以好的、积极、正向的人为伍为邻,假如自己发现不了自己,也不要耿耿于怀,与聪明的人打交道,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时间长了,水到渠成。也可以去找自己的榜样或偶像,以他/她的事迹激励自己努力向好!这种榜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在书本里或网络中,立志成为什么,就去寻找他,把他/她当成自己的标准,一点点的努力象其靠拢。因为改变太难了,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之能耐,还得从娃娃抓起,从自己抓起。
好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跳跃也罢,至少他也是一计良药,良药苦口,利于行。我从点滴开始,督促自己一天更比️一天好!
网友评论